基于工程造价市场的“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究
2019-12-10罗煜星王琛
罗煜星 王琛
[摘 要]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是高职培养工程造价核心能力的课程,其技术实践性强,与工程实际联系十分密切,因此,该课程的实践教学尤为重要。通过对工程造价市场的分析,探究“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实践教学的改革,优化改革现行的实训内容和考核评价方法,凸显实训环节在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提升课程与岗位的衔接性,增强课程对校企合作的推动性,从而使培养的学生更加贴合市场需求、满足岗位要求。
[关键词] 工程造价市场;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实践教学改革
一、课程实践教学的影响因素分析
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的特色,对该课程实践教学部分的建设和开发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从而会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工程造价市场的变化对该课程实践教学的影响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全面推广的模式下,工程造价市场发生变化[1],而《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与市场贴合度较高,需要依据市场对岗位需求的情况适时调整课程内容,对课程进行知识更新和重新架构,丰富和增强实践教学环节。
(二)行业规范的更新对该课程实践教学的影响
2016年我国建筑行業全面推行“营改增”,建筑业税金计算模式发生改变,随之而来的是全国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的修订工作,2018年新版《全国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发行,这对本课程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学团队从理论联系实践、知识转变为能力来构建特色实践教学环节。
(三)岗位要求对该课程实践教学的影响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主要对接的岗位是预算员、造价员,2016年国务院分批取消的职业资格证中,造价员证书列入其中,随后,助理造价师考试成为预算造价行业的入门级资格考试。而“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仍然是助理造价师考试的科目之一,由此可见该门课程的重要性。因此实践部分的教学应适时更新,方便学生日后的考证需要。
二、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探究
本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主要从课程结构设置、实训内容方法、考核评价体系、教学主体四方面进行。
(一)课程结构设置改革
本课程一共68学时,每周4学时。课程设置方面,由原来的理论58学时,实训10学时,变化为理论部分40学时,实训部分28学时(含综合实训),集中实训时间,增大实训环节参与力度。
(二)实训内容方法改革
实训体系分为“5+2”模式,即5个模块和2周(共8课时)的综合实训,实践课时安排详见表1。教学团队精心组织课程实践,结合案例教学、专题实训和仿真模拟等多种教学组织方法及手段。在综合实训期间,借助企业真实图纸和案例,进行施工图预算,让学生动手实践,突出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提前让学生体会岗位需求,使学生具有分析解决问题及独立工作的能力。
(三)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
考核形式由原来的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的模式,变化为平时考勤占20%、实训考核占30%、期末考试占50%的模式,加重课堂实践与综合实训任务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加强学生对课程的参与度。
(四)授课主体的变革
最后两周的综合实训由本校教师和企业中有经验的工程师共同指导完成,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背景,按企业岗位标准培养学生识图、预算的能力。
三、改革成效与特色
(一)实训内容与时俱进,做到课证融合
以企业的需求为根本出发点、以助理造价师考试为培养目标,精讲多练,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边讲边学边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指导者和辅助员,让学生多动手去练。实践内容充分调研,广泛听取行业专家的意见;以真实案例和图纸为背景,贴合企业对于人才技能的需求,面向市场;强化学生的实践,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二)优化现有的评价方法,凸显实训的重要性
考核评价的组成和比例变化,改变原有的注重期末考试结果的考核方式,增加实训考核环节,以实训任务书的完成情况为主,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团队协作等也纳入考核范围内[2]。
(三)实践教学双主体,专任教师与企业人员共同参与
打破原有的教学单一主体现象,吸引企业人员参与实践教学过程,建设“双导师”模式,由专任教师和企业人员共同指导学生实践学习。
参考文献:
[1]刘艳利.基于“互联网+BIM”的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工程经济,2018(1).
[2]王英春.高职院校《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职业技术术,2013(1).
[作者单位]
安徽中澳科技职业学院
(编辑:李博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