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船的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019-12-10马玉春
马玉春
一、复习字词,理清脉络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搭船的鸟》,还记得这只搭船的鸟是什么鸟吗?(翠鸟)书写“翠”字时要注意什么?
生:“羽”字頭没有勾。
生:“羽”字的第一个“习”要写得稍微小一点。
生:最后一笔竖,起笔稍微出点头,不能太长。
师:同学们观察时,都关注了细微处,发现了汉字书写的一些奥秘。课文是写“翠鸟”的,为什么要提到“母亲” “外祖父”呢?
生:“我”和母亲坐着小船,到乡下外祖父家里去,途中遇到了翠鸟。
师:这是故事的起因。(板书:起因) “母亲告诉我,这是一只翠鸟。哦,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在捕鱼吃呢。” “哦”这个语气词表示明白了,作者明白了什么?
生:作者明白了这只鸟叫翠鸟,搭船是为了捕鱼。
师:这是故事的结果。(板书:结果)发现翠鸟的过程就是事情的经过,作者是怎样写具体、生动的呢?(板书:经过)
【设计意图】就写作而言,观察的意义是把事物和过程写具体、生动。在本环节教学中,理清文章的脉络,用“发现翠鸟的过程就是事情的经过,作者是怎样写具体、生动的呢”追本溯源,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探究写作的秘密。
二、初读课文,了解观察
师:我在途中不仅遇到了翠鸟,还遇到了下雨。“天下着大雨,雨点打在船篷上,沙啦沙啦地响。”这雨下得怎么样?
生:通过“打” “沙啦沙啦”,我能体会到雨“大”的特点。
师:你遇到过大雨吗?把你经历的大雨写下来。天下着大雨……
生:天下着大雨,打在雨伞上,发出砰砰的声音。
师:你和作者一样写的是自己听到的。
生:天下着大雨,落在地上,溅起一朵朵水花。
师:你写的是自己看到的。听和看都叫观察。留心观察,你就会发现生活中的很多美,你写出来的文章也会具体、生动。
【设计意图】学生借助自己的生活经历,仿写句子,体现了读写结合。更为重要的是,学生调动多种感官把自己听到的和看到的写下来,明确了对观察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留心观察的意识。
师:作者不仅写了雨,还写了雨中的船夫。作者看到的船夫与平时的船夫一样吗?
生:不一样。船夫披着蓑衣,摇橹很用力。
师:为什么作者看到的船夫会与平时不一样呢?
生:因为下着大雨,所以船夫与平时是不一样的,作者观察得多仔细呀!
【设计意图】同一个事物,不同情境下观察所得也是不一样的。平时摇橹的船夫,显然与大雨中摇橹的船夫也会有不一样的表现。此环节的设计,意在引导学生在不同情境中都要留心观察,发现事物的不同之处,写出特点来。
三、品读课文,学会观察
师:下雨的行程是多么没意思呀!雨停了,“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你读出了什么情感?
生:我读出作者在赞叹小鸟的美。
生:我读出作者看到这样美丽的小鸟,十分惊喜。
师:这究竟是只怎样美丽的小鸟呢?作者观察得特别仔细。
(逐句屏显:① 它的羽毛是翠绿的;② 翅膀带着一些蓝色;③ 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师:一眼看去,它的羽毛是——翠绿的;再仔细一看,翅膀带着一些蓝色。可不可以写成“翅膀是蓝色的”?
生:不可以。原句的意思是翠绿中还透着些蓝色,而不是全部蓝色的。
师:是呀,作者观察得仔细,表达得也准确。“比鹦鹉还漂亮”这句可不是写作者看到的,而是作者——
生:想到的。作者看到翠鸟就联想到了鹦鹉。
师:写我们观察的事物,不仅可以写看到的、听到的,还应该写写观察时想到的。除了羽毛的美丽吸引了“我”,它的嘴也引起了“我”的注意。翠鸟的嘴哪里与众不同?
生:翠鸟的嘴有两个特点吸引了作者,一个是红色的,一个是嘴很长。
师:谁来把作者的发现读出来?
【设计意图】作者按照观察翠鸟外形的顺序描写了它的色彩美,写作顺序即观察顺序,因此,教学时采用了逐句出示几句话引导学生学习,还原观察的顺序,突出观察的细致,把写作与观察的关系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写作变得可感。
师:作者在船舱里细心地观察着这只彩色的小鸟,他看到了一只美丽的翠鸟。这时翠鸟转过身来,作者又能看到哪些颜色?你替作者写一写。
(作业纸: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____________。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生: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腹部是土黄色的,翠绿的头上还有许多白色的斑点,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生: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头顶是翠绿的,脖子下方有一簇洁白的羽毛,就像围了一条围巾一样,爪子又细又红,比孔雀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
师: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就能发现不一样的美。观察得细心,写得就更加具体、生动!
【设计意图】观察是有角度的,观察的角度不同,所得也就不同。为了强化这一认识,我设计了换一个角度观察翠鸟并仿写的活动,学以致用,彰显了语文的实践性特点。
师:作者不仅写了翠鸟好看的外表,还写了它捕鱼的情景。写动作是最难的,写翠鸟捕鱼的动作就更难了,(屏显第4自然段,指名读课文)说说翠鸟捕鱼的动作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生:快。
生:敏捷。
师:这么快的动作,要想写清楚,谁告诉我,有什么好方法?
生:观察要仔细。
师:仔细观察太重要了。作者观察翠鸟捕鱼时,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看清了翠鸟捕鱼的几个关键动作,请同学们默读第4自然段,圈画出翠鸟捕鱼的几个关键动作,说说你的理解。
生:“冲”表示速度快。动作慢就捕不到鱼。
生:“衔”就是含的意思。
师:它与“含”有区别么?谁来用手当作翠鸟的嘴给大家表演一下“衔”这个动作?
生:(表演“衔”) “含”是鱼全部在嘴里,而“衔”只是用嘴叼住了鱼的一部分。
师:谁来表演一下“吞”的动作?
生:(表演“吞”) “吞”就是不经过咀嚼,整个儿咽下去。
师:假如你就是那只搭船的翠鸟,请你向大家描述一下你捕鱼的经过。
(生描述)
师:翠鸟的动作真是敏捷,可还是被作者看得清清楚楚。
(屏显: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师:这么敏捷的捕鱼动作,作者观察得仔细,写得也很巧妙。
(屏显批注:动作很快细观察,分解几步巧表达)
【设计意圖】翠鸟捕鱼的过程是由一系列动作组成的,把观察所得有条理地表达出来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通过“读描写”“圈动作”“说理解”“转角色”等处理,学生对翠鸟捕鱼的情景从浅认知转化为由一个个动作组成的镜头组合,进而领悟动作分解表达的奥秘。
四、比较总结,迁移运用
师:正是因为作者在生活中善于细心观察,去外祖父家的普通行程也变得有趣、美好起来,正如法国作家罗丹说的那样:“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作者通过观察发现了生活中的美。(屏显课文中描写大雨、船夫、翠鸟的句子)
师:你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作者是从“看到的外表”“看到的动作”“听到的声音”以及“想到的”等几个方面观察和描写的。
生:我发现翠鸟是本课重点描写的事物,要仔细观察,从多方面写具体。
【设计意图】观察使常见的事物变得有趣、美好起来。观察需要调动多种感官参与,从不同方面让学生去发现,获得写作素材。此外,观察也要有选择,重点描写的事物要更加仔细地观察。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深化对观察的理解,习得方法。
师:课后,请大家观察雨后的蜗牛,观察蜗牛的活动和平常有什么不同,并写下来。
【设计意图】学会仔细观察是提高习作质量的保障,也是小学生需要长期修炼的语文能力,因此培养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观察的意识显得尤为重要。观察雨后的蜗牛,将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培养了学生留心观察的习惯。
(作者单位:连云港师专一附小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