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种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9-12-10孙波白美芹

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 2019年10期
关键词:种植玉米问题

孙波 白美芹

摘 要 文章主要介绍了玉米种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此作出分析,探讨问题解决方法,以期更好地促进玉米生长,做到丰产丰收。

关键词 玉米;种植;问题

玉米是我国重要粮食作物,在各个省大概都能见到其种植,我国粮食作物的总产量中,玉米的播种面积和产量占有较大比值。我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提高玉米质量是我们农业可持续发展中重要的任务。

1 现阶段玉米栽植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1.1 选种技术差

目前来看,玉米栽植过程中,选种问题是一个重要问题,在实际的选种过程中,技术人员不具备专业素质,不了解不同土壤适宜栽植的玉米品种,也没有考虑玉米生长环境,导致选种不合理。而且现阶段种子市场秩序也不规范,种子质量参差不齐,现阶段农业生产使用的种子还是传统的玉米种子,适应能力差,抗病虫害能力也比较差,导致玉米植株生长速度慢,产量低。

1.2 土壤处理技术差

玉米栽植之前要对土壤进行处理,一般运用农耕机进行处理,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由于技术人员的技术不到位,没有做好土壤的翻耕工作,导致玉米难扎根,不容易生活。对于玉米的生长来说,土壤是基础的条件,土壤能够为玉米种子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使玉米植株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如果没有做好土壤处理工作,玉米就无法正常生长。

1.3 密度设计技术差

玉米栽植能力的提高还与玉米的密度有关,合理的密度能够使他们接受充足的阳光,提高生长效率,目前来看,种植人员在栽植玉米的过程中,没有控制好密度,也沒有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玉米栽植的间距,导致玉米生长过程中竞争力强,主要体现在争夺营养成分和阳光资源方面,一些低矮的植株容易在竞争过程中被淘汰,导致玉米大量减产,不利于农业的发展。

2 玉米栽培技术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2.1 提高选种技术

栽植玉米栽植过程中,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玉米种子,首先,要观察种子的形态,种子是否饱满,不选择干瘪的种子,从外形判断种子是否容易成活,玉米种子栽植过程中,还要准确分析其生长环境,根据实际环境选择不同的种子,尽量选择一些新的品种,提高玉米植株的抗病虫能力,快速适应生长环境,增加玉米产量。此外,还要购买正规厂家的玉米种子,在种子选择上,严格检查种子购买渠道,选择正规的进货渠道,保证玉米种子的质量。

2.2 引进先进的设备

玉米栽植仅仅依靠人工不仅速度慢,成活率也不能保证,在实际的栽植过程中,可以利用机械播种,引进先进的机械设备,提高玉米栽植效率。此外,还要提高翻耕技术,技术人员要确定栽植范围跟深度,进而进行翻耕,翻耕要有一定顺序,一般情况下,控制在二十厘米左右,不宜太浅,按照一定的顺序栽植,提高栽植效率,提高玉米的成活率。

2.3 分区种植

不同玉米种子的性质不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不同,在种植过程中,可以采取分区种植的形式,根据不同的土壤条件选择不同的玉米种子,考虑气温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还要考虑地形因素的影响,做好低温防护与高温避暑工作,为玉米种子的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在种子播种过程中,要确定其深度,还要做好水肥管理,严格控制水肥比例。

2.4 合理设置种植密度

在玉米栽植过程中,要设置好栽植密度,不宜太大,也不宜太小,要根据实际环境条件控制玉米栽植密度,使每个玉米植株都能充分吸收养分,提高生长效率,玉米种植过程中,还要安排技术人员做技术指导,合理施肥,严格检查玉米的生长环境,调整玉米株行距,还可以采用先进的种植设备,使玉米株距更加合理。

2.5 强化栽植培训工作

玉米栽植是一项技术工作,对技术人员的技术要求也比较高,不仅要考虑外界因素的影响,而且还要考虑玉米植株自身的生长状况,为其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训,要求他们掌握关键技术,提高种植技术,合理种植,提高玉米成活率。

2.6 提高病虫害防治技术

玉米栽植过程中,病虫害防治是一项重点工作,在栽植过程中,要根据玉米品质特性,预生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病虫害,并积极采取防治措施,可以采取喷洒农药或者生物防治的方法,从根源上减少病虫害。做好栽植养护管理,在玉米生长的各个阶段都要进行养护管理,实时监测农田的土壤条件,尽量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采用更加生态的方法防治病虫害,防止土壤污染。总之,玉米栽植是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重点探究的问题,玉米栽植技术的提高也能实现农业增产,对于农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在玉米栽植过程中,要做好栽植管理,提高选种技术,合理设置玉米植株的距离,使其能够均等分配生长资源,同时,还要提高翻耕技术,使玉米种子在深处扎根,稳定植株,还要重视病虫害防治,提高玉米品质。

猜你喜欢

种植玉米问题
收玉米啦!
我的玉米送给你
浅谈有机农业种植中病虫害防治的原则和方法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