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记者“提问”问出好文章

2019-12-10刘旭

记者摇篮 2019年10期
关键词:换位思考提问

刘旭

【摘 要】作为一名出色的记者最重要的就是要成为一个优秀的提问者。那么如何做好采访提问的前期准备?如何轻松切入采访話题?如何突破采访关键点?如何和被采访对象换位思考?笔者结合自己21年的采访经历,在实践中不断寻找答案。

【关键词】记者提问   前期准备   突破关键点   换位思考

要想做一个好记者首先要过采访关。一篇好的新闻作品也是因为有了高质量的提问,才给后期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生动的素材。如何能做到精准、到位、精彩的提问,是一个记者要不断追求和摸索的。精彩的提问,让一篇新闻作品有了魂,让广播节目有了前进的路标;让被采访者平和地张嘴说话,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我们的作品就成功了一大半。

作为一名广播新闻记者,除了具备一定的采访基本功外,还应该注意广播新闻特有的采访技巧,只有在采访上下功夫,才能创作出好的广播作品来。

一、提前做好准备   不打无准备之仗

记者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一个比较无奈的行业,因为我们对哪一个行业都是陌生的,刚刚对一个行业稍微了解一些,马上又要走入另一个领域,所以几乎任何一次采访对我们来说都是陌生的,因此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我们要采访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从事的是一个什么样的职业?这个职业的特点是什么?本次采访重点要写哪个方面?这个事件的背景是什么?意义在哪?有什么亮点?还有没有其他类似的事件?这个新闻事件可能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这些都要在采访前做好充分准备,还要尽可能通过各种渠道多获取一些资料,从而明确采访主题。

刚刚参加工作不久,笔者接到一个很有挑战性的任务,采访东北大学一位院士,这位老教授德高望重,是一位学术泰斗,他研究的新型稀土永磁材料,每年给国家创造上亿美元的利润。这位六旬老人深居简出,潜心研究,为人非常低调。年龄上的差距,学术上的完全陌生,经验上的不足,可见这次采访的难度之大。为此笔者前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查阅专业的文献资料,了解稀土永磁国内外研究的发展现状、这位专家取得的技术突破、这项研究的学术价值等。采访的时候说的第一句话就是“目前在航空新材料领域发展的过程中,某某技术是最难突破的瓶颈,您带领的团队已经有了重大突破,首先要祝贺您!”老教授没想到笔者还了解这些情况,立刻刮目相看,采访进行得很顺利,后来也成为生活中的忘年交。

二、轻松入题   拉近彼此距离

记者在采访时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采访对象本来做了大量的事前准备,但是一看到采访机就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即便说了也是支支吾吾,词不达意非常拘谨。要想避免这种情况,就一定要让现场的氛围轻松起来,让大家的情绪都松弛下来,不要有如临大敌的感觉,通过前期的预热让对方有想要表达的欲望。记者要做到接近、理解、共情,“如果我是你我也会这样”的表达,会让被采访人迅速地站到自己这一边,信任你,把你当成自己人,愿意向你敞开心扉。必要的时候还可以提前打开采访机,让受访者在不知不觉中进入采访,水到渠成。还有一个技巧就是打开采访机,让被访者把事先准备的话先说完,让他“放松警惕”,然后再问自己需要的东西。当然如何巧妙地让被采访者开口讲话是很需要智慧的,有时也需要真情实感。

三、深刻精准   闭合问题见奇效

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白岩松曾说: “采访中,我们的提问你无法删掉。”用这句话去理解现场报道中记者提问的作用,真是入木三分。而很多记者,尤其是经验不够丰富的记者采访的时候,经常会问这样的问题: “您现在的心情怎样?” “您的感受是什么?”“您的愿望是什么?” “您的打算是什么?”“您满意吗?”“您开心吗?”“您感动吗?”等。这些问题是非常失败的,因为,对方只是一个“是”或“不”就能回答了,记者得不到更多的信息量,也就谈不上采访的精彩了,所以我们必须采取闭合式的提问方式。

闭合式提问是指所提问题比较具体、被采访者的回答范围狭小、指向性强的提问方式。这种提问要求被采访者必须作出明确回答,无法回避,而且容易从对方的回答中得到实质性材料。

同时这种回答一定是开放式的,不能以“是不是”“能不能”这样疑问句开头,一定要通过你的问题让对方第一不能不回答,第二在你布置好的路径上回答,第三不是一个是或否能完成答案的,只有记者这样的提问才具有精准回馈的效果。

四、入情入理   抓住突破关键

几年前,笔者采访了一位感动沈阳人物李刚,他是一个二十几岁的小伙子,连续7年累计献血量是他自身全部血量的7.5倍。他接受了很多媒体的采访,大都是这样做的初衷、感受、想法等。

因此在回答记者问题的时候虽然流畅,但更为程式化。而笔者经过前期对这个人物的研读,随即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你妈妈知道你做的这件事吗?她同意你这样做吗?作为母亲她舍得吗?”李刚一下子愣住了,这个七尺男儿竟然哽咽了。

他对记者说,从来没有人问过自己这个问题,他想到妈妈就会受不了,想哭,因为妈妈曾跪着求他不要这样做……一个与众不同的问题的切入,让李刚更加认真地对待记者的每一个问题,也成为此次采访的突破口。采访其实和面对人生或者为人处世有很多类似的地方,抓住受访者内心最敏感或者最容易引起他内心情绪波动的一个点,从这里切入,十之八九会收到不错的效果。

五、拉近距离   获取对方信任

想让受访者打开话匣子,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如何让受访者感受到你的真诚。这点看起来有些虚无缥缈,其实完全可以做到有的放矢。这就是考验采访技巧的时候了。

生活中相似的因素很多,如同乡关系、校友关系、同样的年龄、共同的信仰、共同的兴趣爱好、相同的社会地位、相同的文化教育背景,还有经历上的相似遭遇、观念上的相似看法等,都能够增强双方的认同感。当然,采访的技巧有很多,还需要我们慢慢摸索。

(作者单位:沈阳广播电视台)

猜你喜欢

换位思考提问
品德与社会课堂中学生人际交往价值取向的培养
浅析换位思考在班主任工作中的作用
谈谈提问在高一年级数学课堂上的运用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中国“换位思考”,日本不会投桃报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