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嵌入关系研究*
2019-12-10唐凌云
宋 罡, 唐凌云, 刘 鹏
(沈阳工业大学 管理学院, 沈阳 110870)
在信息全球化,制造智能化的趋势下,工业4.0已经迈入了中德合作的新阶段,为向德国工业4.0战略看齐,国务院2015年5月8日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指出我国在国际制造业格局调整的同时应正视并解决当前制造业面临的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弱、缺乏国际品牌竞争力、资源利用效率低等问题,应加快工业化进程,加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结合,推动智能制造,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制造业日益精细化和多样化的需求。在中国制造业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上,东北地区作为工业基础雄厚、工业体系完善的老工业基地,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号召下,深化其制造业改革对实质性推进中国制造业的战略转型具有显著意义。
本文结合新一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时代背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东北三省2002、2007、2012年投入产出表数据分别对东北地区的直接消耗率、中间需求率、中间投入率等指标进行了横纵向对比及综合分析,并进一步对东北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嵌入关系及发展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提供支持和参考。
一、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发展研究现状
作为促进产业链向两端延伸,推进制造业向新型工业化转变的重要方式[1],近年来,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发展问题的研究在国内外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从行业差异角度来看,学者们探讨了不同类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间的相互影响作用及影响因素,并指出了其融合程度上存在差异。唐晓华等(2018)经研究发现,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间的良好协同发展对制造业的正向影响程度受不同产业规模、发展水平、创新能力等门槛的作用呈现非线性特征[2];卫颖(2016)研究表明知识密集型与传统型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影响分别体现在拉动力和推动力上,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间接推动作用弱化而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拉动作用日益突出[3];王小波(2016)通过行业差异比较发现,中国目前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间的融合是一种低水平融合,传统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程度较高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程度较低[4]。
从产业集聚角度来看,相关研究对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空间集聚理论等进行了梳理并点明了促进及阻碍制造业或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但对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格局形成及演变机理的相关研究较少。摩赛(Mossay,2013)系统归纳分析了较为前沿的空间集聚理论[5];刘明(2017)指出制造业增长与制造业聚集相互促进,制造业资产份额与制造业空间聚集负相关[6];卢飞和刘明辉(2016)通过假设甄别出各要素基于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对制造业的升级或阻碍作用的临界点及线性与非线性特征[7];张志彬(2017)对三大经济圈进行比较并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区际差异、驱动因素与政策选择[8]。
从产业关联或融合角度来看,通过多种手段、方法的综合应用,各学者甄别了有利于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关联互动及嵌入融合系统有效运行的影响因素,对各影响因素下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特征等进行了进一步分析。綦良群和李庆雪(2017)通过SNA社会网络分析发现社会网络点度中心度、网络密度、网络异质性越高,越有利于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系统运行[9];杜宇玮(2017)运用DEA方法,结合全国时序数据和省际截面数据从互动效率视角评价了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升级的促进作用[10];解季非(2018)认为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效率不仅仅影响两大产业的发展,也关系到供给侧改革效果的发挥,并且运用DEA模型研究了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的互动效率、现象及特征[11]。
二、产业界定及划分依据
1. 制造业
制造业是涉及研发设计、生产、运输、营销等生产活动的产业,是以满足消费者需要为目的将人才、资金、制造资源整合后生产相应工业品的产业,制造业发展程度直接反映了国家及地区的生产力水平高低。根据《2017年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我国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四大类,其中,制造业包括食品与烟草业、纺织品业在内的19大产业。在联合国发布的《2016年工业发展报告》中,又将制造业划分为高技术制造业、中技术制造业及低技术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包括通用及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中技术制造业包括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制造业,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品制造业,金属制品制造业;低技术制造业包括食品和烟草制造业,纺织品,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制造业,木材加工和家具制造业,造纸印刷、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废品废料及其他制造业。
2. 生产性服务业
生产性服务业是制造业在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需求下从自身中剥离出的相关产业,是集合人流、知识流、技术流、资金流、信息流、物流于一体的产业,具有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等特征,在为制造业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有助于辅助制造业生产运营各个环节的改进和创新,提高制造业生产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12],生产更为人性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差异化产品,有助于帮助制造业塑造品牌形象,增加客户信任度。生产性服务业起初发展依靠制造业的支撑和带动,随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日益成熟,其规模不断扩大,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规模经济效益日益凸显,生产性服务业将转而带动制造业的发展,为制造业提供更为多样化、精细化服务,进一步提高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生产性服务业的划分方法大致有以下三种:
(1) 将服务业各产业中用于中间需求的部分划分为生产性服务业,用于最终使用的部分划分为消费性服务业,这样划分突出了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作用,清晰呼应了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中间投入辅助生产的概念,但与此同时,使各产业同时具备中间生产特性与最终消费特性,生产性服务业与消费性服务业无法被明晰地分隔开[1]。
(2) 参照相关研究[13-14]的作法,将服务业各产业中中间需求率大于50%的产业视为贴合生产性服务业特征的产业,将其定义为生产性服务业,将其余服务业定义为消费性服务业。
(3) 国家及各省市颁布的相应文件明文规定了生产性服务业的特征以及包含在生产性服务业范围内的各个产业以供参考,如2015年国家统计局将生产性服务业划分为包括研发设计与其他技术服务、货物运输仓储和邮政快递服务在内的十大类,此外,较多省市将生产性服务业划分为流通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商务服务、科技服务五大类,不同分类各有其适用范围及优缺点,但由于没有统一的尺度、口径,在采用时需适当斟酌[15]。
本文考虑到生产性服务业划分的通用性和准确性,采用了第二种方法,对辽吉黑地区各服务业的中间需求率进行计算,并作均值处理,由于辽吉黑地区旅游业仅在2002年投入产出表中列出,在2007及2012年中均未计入投入产出表,所以此处不予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的中间需求均高于50%,但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不满足生产性服务业知识、技术密集特征,不具备辅助生产的功能,而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中间需求率接近50%,是经济全球化和制造业信息化、智能化发展必不可少的辅助行业,因此,本文划定生产性服务业包括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三、数据来源及数据处理
1. 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投入产出法对东北地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关系进行横向比较及动态分析。由于投入产出表每五年更新一次,并且发布时间还存在一定的时间滞后,因此本文选取了2002、2007、2012年东北三省投入产出表中42个部门的数据进行分析。
2. 数据处理
为了保持计算口径的一致性,本文将东北三省2012年制造业中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服务业并入其他制造业,将通用设备制造业与专用设备制造业合并为通用及专用设备制造业,将东北三省2002及2007年服务业中交通运输及仓储服务业与邮政业合并为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然后分别对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的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直接消耗率、中间需求率及中间投入率进行计算。
(1) 直接消耗系数,指国民经济中第i部门对第j部门每单位投入的贡献值,即每生产一单位第j部门的产品对第i部门的直接消耗。直接消耗系数是观测产业关联程度最直接的指标,反映各部门间直接技术经济联系的强弱,直接消耗系数越高[16],表明各部门直接技术经济联系越强。具体计算方法如公式(1)所示:
αij=Xij/Xj(i,j=1,2,…,n)
(1)
式中:αij为第j个部门对第i个部门的直接消耗率;Xij为第j个部门在生产中对第i个部门产品的消耗量;Xj为第j个部门的投入总量。
(2) 中间需求率,指国民经济中各部门总产出被其他各部门需求时占比总产值的份额,即对第i产业产品的中间需求量与第i产业产品的总产出的比值。中间需求率可较精确地计算出各产业部门产品用于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比例,从而较准确地把握各产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中间需求率越高,该产业越具有基础产业的性质[17-20],产业发展更多依靠其他产业的需求。具体计算方法如公式(2)所示:
(2)
式中:ωi为第i个部门的中间需求率;Xi为第i个部门的产出总量。
(3) 中间投入率,指国民经济中各部门投入占某部门总投入的份额,即第j产业产品的中间投入量与第j产业产品的总投入量的比值。中间投入率反映某部门对其他部门生产活动的支撑作用及此部门的产业性质,产业部门中间投入率越高,该产业越具有最终产业的性质,其他部门对该部门的依赖性越强。具体计算方法如公式(3)[17-20]所示:
(3)
式中:λj为第j个部门的中间投入率。
四、产值、增加值比重及增加值变化率分析
增加值是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以及营业盈余之和的总称,反映了生产活动中商品的新增价值,对产值、增加值比重及增加值变化率进行分析[1,18]有助于辨别增值空间大的产业及其未来增值趋势,把握经济发展的方向。
1. 辽宁省数值特征分析
表1为东北三省产值、增加值比重及增加值变化率情况。从表中辽宁省三大产业比值及其变化情况来看,2007年辽宁省第二产业比重约为0.70,远高于第三产业及第一产业,由2002年的0.62上升至2012年的0.72,第二产业比重逐年增加,经济发展依赖于第二产业。从辽宁省增加值及其变化来看,农业增加值比值由2002年的0.11变为2012年的0.09,比重小幅度持续下降;工业比重上升后在2007至2012年间较为稳定,其中,制造业占比总增加值及制造业占比工业增加值变化幅度相似,变化率分别为0.22、0.00和0.09、-0.01;服务业比重下降后稳定在0.23,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占比总增加值变化率分别为-0.20及0.01,与服务业变化较为一致,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服务业变化率为0.05及-0.20。此外,制造业占比工业增加值约为0.7,生产性服务业占比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约为0.6,2002—2007年变化幅度分别为0.09和0.05,2007—2012年基本保持不变。
表1 东北三省产值、增加值比重及增加值变化率情况
综上,辽宁省社会经济发展依赖于第二产业。参照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占比总增加值和占比工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可知,自2007年至2012年辽宁制造业与服务业及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较稳定,此外,生产性服务业及制造业对第三产业及第二产业的支撑作用强,但增值能力稍有下降。
2. 吉林省数值特征分析
结合表1从吉林省三大产业比重及其变化情况来看,吉林省第二产业比重约为0.62,略低于辽宁省第二产业比重,但由0.58增至0.62及0.69,可见吉林省制造业近年来实现了较快速的发展。从吉林省增加值及其变化来看,与工业增加值较快增速形成对比,吉林省农业增加值比重由2002年的0.20变为2007年的0.15后又升至0.20;工业增加值比重由0.44持续增长到0.53,其中,制造业占比总增加值与占比工业增加值变化幅度基本保持一致,变化率分别为0.19、0.14及0.08、0.03;2002—2012年间生产性服务业占比总增加值及占比服务业增加值变化率均为负,分别-0.03、-0.09和-0.05、-0.20。此外,制造业占比工业增加值约为0.70,生产性服务业占比服务业增加值约为0.57,制造业占比工业增加值由2002年的0.66增至2012年的0.73,实现了持续增长,生产性服务业占比服务业增加值变化率分别为-0.05及-0.20,比重持续减少但趋于缓和。
综上,与辽宁省产业结构相似,吉林省第二产业发展占据绝对优势,制造业增值速度较快,增值能力较强,增值空间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充分,增值能力较弱且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增值动力不足。
3. 黑龙江省数值特征分析
结合表1从黑龙江三大产业比重及其变化来看,黑龙江省第二产业比重约为0.60,低于辽宁、吉林第二产业比重,工业比重下降,服务业比重上升,可见服务业近年来实现了较快发展。从增加值及其变化来看,黑龙江省农业增加值比值由2002年的0.13变为2012年的0.15,增值能力略有提高;工业增值比重由0.55降至0.44,降幅较大,其中,制造业占比总增加值变化率分别为-0.20及0.20,制造业占工业增加值比重变化率分别为-0.15与0.27,工业增加值比重下降的同时制造业增值能力增强;服务业比重不断上升,由2002年的0.32上升至2012年的0.40,生产性服务业占比总增加值及服务业增加值变化率分别为-0.06、0.20及-0.13、0.03,增值能力较强,增值空间广阔。此外,制造业占工业增加值比重约为0.40,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约为0.55,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实现了由负转正的增长。
综上,黑龙江省三大产业比重与辽宁省、吉林省相似,虽第二产业发展占据优势,但其增加值比重不断减少,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持续增加,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制造业与服务业增值能力近年来得到进一步增强,黑龙江省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前景较好。
从整体来看,辽吉黑地区产业结构相同,制造业是支柱性产业,从第一产业数值情况来看,除了黑龙江省产业比重及增值能力上升外,辽宁省与吉林省均有小幅度的下降。从第二产业数值情况来看,东北地区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均高于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从增值情况来看,辽宁省第二产业发展较为平稳,吉林省第二产业发展较为迅速,黑龙江省第二产业有小幅度下降。其中,辽宁省制造业增值能力较强但增值空间较小,吉林省制造业增值能力较强且增值空间较大,黑龙江省制造业增值能力由负转正,增值前景较好。从第三产业数值情况来看,除黑龙江省外,其他两省服务业产业比重均有下降。从增值情况来看,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增值较为稳定,稍有下降;吉林省生产性服务业增值能力较差,发展不充分,动力不足;黑龙江省生产性服务业增值能力较强,发展前景较好。
五、直接消耗率分析
通过对直接消耗率的分析,可以清晰探知产业部门间的相互依赖程度以及直接关联关系,下文通过对辽吉黑地区制造业整体及生产性服务业整体进行配对分析,在用增加值分析探讨制造业及生产性服务业增值现状及趋势后,分析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间的嵌入关系。
1. 辽宁省数值特征分析
表2为东北三省直接消耗率情况。结合表2可知2002、2007、2012年辽宁省制造业对自身消耗分别为0.42、0.46、0.47,制造业发展对自身的依赖程度增加并有持续增加的趋势,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直接消耗呈现“V”型,由0.20下降到0.16后上升至0.20,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辅助作用2002—2007年下降后2007—2012年又有所回升;生产性服务业对自身的消耗率均高于对制造业的消耗,对制造业的直接消耗由0.13降为0.02后升至0.09,对自身的消耗增加后保持稳定,由0.14升至0.20后变为0.19。
总的来说,辽宁省制造业内置化程度较强且有增强趋势,生产性服务业自我服务程度相对于制造业自我服务程度较低但高于对制造业的直接消耗,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性不强、互动增强趋势不明显。
表2 东北三省直接消耗率情况
2. 吉林省数值特征分析
结合表2可知吉林省制造业对自身消耗由0.48升至0.50后再降为0.46,呈现出倒“V”型变化特征,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直接消耗率先减后增,在0.15左右波动;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直接消耗率均低于对自身直接消耗率,且均先减后增,分别为0.09、0.02、0.12和0.16、0.11、0.15。
总的来说,吉林省制造业内置化问题近年来略有缓和,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支撑作用未来可能保持稳定,而自我服务程度可能加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关联性不强但有增强趋势。
3. 黑龙江省数值特征分析
结合表2可知2002、2007、2012年黑龙江省制造业对自身的直接消耗率分别为0.40、0.33、0.31,呈现逐年递减并有进一步下降趋势,制造业对自身依赖程度为三省中最低,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直接消耗率逐年递减,分别为0.18、0.15、0.13;生产性服务业对自身的直接消耗率分别为0.14、0.17、0.19,逐年上升,对制造业的直接消耗率均约为0.10,较为稳定。
总的来说,黑龙江省制造业内置化问题在东北三省中最不突出且有进一步下降趋势,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更趋向于自我服务,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关联性不强且有减弱趋势。
从整体上来看,相比于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消耗,辽吉黑地区制造业对自身直接消耗更大,内置化问题较为突出。其中,辽宁省内置化问题有进一步加强趋势,黑龙江省内置化问题较好且有进一步降低趋势;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自我服务程度可能保持稳定,吉林省生产性服务业自我服务程度可能增强,黑龙江省生产性服务业自我服务程度将增强;东北三省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程度均不高,辽宁省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将保持稳定,吉林省未来有增强趋势,黑龙江省未来有减弱趋势。
六、中间需求率及中间投入率分析
在对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增值现状及发展趋势,以及消耗关系进行分析后,下文对辽吉黑各省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各个细分产业的中间需求率及中间投入率进行分析[17,20,21],探讨各省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各细分行业间的嵌入关系。
1. 中间需求率分析
(1) 辽宁省数值特征分析。表3为中间需求率变化情况,结合表3从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中间需求的变化趋势上来看,2002—2012年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对低技术制造业中造纸印刷和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的中间需求率较高且波动较大,对其余制造业中间需求率均略有上升或保持稳定;对中技术制造业中石油、炼焦产品及核燃料加工品制造业的中间需求略高且由0.24降为0.09后升至0.13,对其他中技术制造业中间需求均保持稳定;对高技术制造业中通用及专用设备制造业的中间需求率较低,对其他制造业中间需求率略高,对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及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的中间需求由0.11分别降至0.09和0.06后保持稳定,对其他制造业中间需求有一定的波动。
结合表3从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需求来看,除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外,辽宁省制造业对其余产业2012年的中间需求率均低于2002年,2012年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的中间需求率最高,为0.44和0.42,对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的中间需求率最低,仅为0.11。
综上,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对高技术制造业的中间需求率相对较高,以对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为代表,高技术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推动作用相对较强,此外,造纸印刷和文教体育用品以及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品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推动作用相对较强;整体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推动作用三年来波幅略大,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对制造业发展的推动作用较弱,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对制造业发展的推动作用较强。
(2) 吉林省数值特征分析。结合表3从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中间需求的变化趋势上来看,2002—2012年吉林省生产性服务业对低技术制造业中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制造业及造纸印刷和体育文教用品制造业的中间需求率较高且有较明显降低,其2012年中间需求率分别降为0.03和0.40,其余制造业变动均较为稳定;对中技术制造业的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品制造业的中间需求较高且有较大波动,2007年中间需求率高达0.94,远高于2002年及2012年的0.43及0.33,对其余制造业的中间需求率较低且较为稳定;对高技术产业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通用及专用设备制造业的中间需求较低且较为稳定,对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中间需求下降较快,2012年降至0.04,对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中间需求上升迅猛,分别为0.29、0.83、1.72,对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的中间需求波动大,2002、2007、2012年中间需求率分别为0.44、1.05、0.08。
结合表3从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需求来看,吉林省制造业对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与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2002年的中间需求率均高于2012年,对其余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需求率2012年均大于2002年,2007—2012年除了对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的中间需求率由0.13变为0.10,对其余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需求率均有所上升,2012年对金融业的中间需求率超过1,对租赁和商务服务中间需求率为0.77,对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的中间需求率仅为0.05。
表3 中间需求率变化情况
综上,吉林省生产性服务业对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及文化办公用机械等高技术制造业的中间需求率相对较高,与辽宁省相似,造纸印刷和文教体育用品以及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品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推动作用相对较强;整体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波动较大且推动作用增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的推动作用较弱,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和金融业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推动作用较强。
(3) 黑龙江省数值特征分析。结合表3从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中间需求的变化趋势上来看,2002—2012年黑龙江省生产性服务业对低技术制造业中造纸印刷及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的中间需求较高且有较大波动,需求率分别为0.21、0.14、0.54,对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制造业的中间需求略高且有一定程度上升,对其他制造业的中间需求均保持稳定;对中技术制造业中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品制造业的中间需求略高并上升至0.29,对其他制造业的中间需求较为稳定;对高技术制造业中通用及专用设备中间需求较低且较为稳定,对交通运输设备、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中间需求率均有下降,对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中间需求率由0.65急剧上升至2.89,对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中间需求率有一定波动,由0.22降为0.19后升至0.35。
结合表3从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需求来看,黑龙江省制造业2012年中间需求均低于2002年。
综上,黑龙江省与辽宁、吉林省相似,对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制造业,造纸印刷和文教体育用品以及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品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推动作用相对较强;黑龙江省整体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需求相较于辽宁、吉林省偏低,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发展推动作用较弱。
从整体上来看,辽吉黑三地生产性服务业对高技术制造业的中间需求率整体较高,尤其是对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及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中间需求率大于1,表明省内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供给不足,需依靠省外制造业支持),高技术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更强;同时,辽吉黑三地对低技术制造业中造纸印刷及文体教育用品制造业需求较高,对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制造业需求略高,对中技术产业中石油加工、炼焦及燃料加工品制造业中间需求略高。此外,辽吉黑三地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中间需求均较低,吉林和黑龙江省对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的中间需求较低,黑龙江省对金融业的中间需求较低。通过对比可知,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需求普遍高于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中间需求率,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推动作用更强,其中,2002、2007和2012年辽宁省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需求除个别行业,较明显高于吉林省和黑龙江省,且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中间需求率低于吉林省和黑龙江省,说明辽宁省可能已经进入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发展的阶段,而吉林省及黑龙江省仍处于制造业拉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阶段。
2. 中间投入率分析
(1) 辽宁省数值特征分析。表4为辽宁、吉林、黑龙江省中间投入率变化情况,结合表4从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中间投入率来看,2002—2012年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对低技术制造业中造纸印刷和文教体育用品的中间投入率略高,由0.19下降为0.12后上升为0.16,对纺织品的中间投入率2012年快速上升至0.80,对其余低技术制造业中间投入率均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稳定;对中技术制造业中非金属矿物质品的中间投入率略高且先降后升,对其余中技术制造业的中间投入均比2002年投入高,2007—2012年基本保持稳定;对高技术制造业中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的中间投入率变动较大,2002—2012年分别为0.15、0.11、0.43,对其余高技术制造业的中间投入率在一定范围略有波动。
表4 中间投入率变化情况
结合表4从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投入来看,辽宁省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除批发和零售业2012年的中间投入率外均基本高于2002年,2007—2012年对批发和零售及金融中间投入率变动稳定,对其余生产性服务业中间投入率上升,2012年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的中间投入率较高,对金融及批发零售业的中间投入率较小。
综上,辽宁省中高技术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依赖性略高。造纸印刷和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依赖性略高。此外,辽宁省批发零售业及金融业对制造业依赖性较低,其余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依赖性均较高。
(2) 吉林省数值特征分析。结合表4从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中间投入率来看,2002—2017年吉林省生产性服务业对低技术制造业中所有制造业中间投入率均有所下降,2007—2012年均有所上升;中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投入率变化幅度与低技术制造业投入变化一致。
结合表4从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投入来看,吉林省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中除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的中间投入率2012年数值大于2002年数值,对其余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投入率2002年数值均大于2012年数值,2007—2012年制造业对批发和零售业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中间投入率略有上升,对其余生产性服务业中间投入率变动较为平稳,2012年吉林省生产性服务业对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的中间投入率较高,对金融业及批发零售业的中间投入率较低。
综上,吉林省低中高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依赖较为均衡,低中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依赖性近年有较明显增强趋势,与辽宁省一致,吉林省生产性服务业对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的依赖性较低,近年来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依赖性的变化幅度较小。
(3) 黑龙江省数值特征分析。结合表4从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中间投入率来看,2002—2012年黑龙江省生产性服务业对低技术制造业中造纸印刷和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的中间投入率略高,由0.13上升至0.17后降为0.11,对其他制造业中间投入率均保持在约0.10;对中技术制造业中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品制造业的中间投入率较低,均小于0.10,对其余制造业中间投入率均略高且保持稳定;对高技术制造业中各制造业中间投入率略高,均约为0.10且变化幅度较小,投入较稳定。
结合表4从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投入来看,黑龙江省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中除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中间投入率2012年相对于2002年数值变化较为平稳,对其余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投入率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2007—2012年对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中间投入率减幅较大,对批发和零售业及金融业的中间投入率较低,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中间投入率较高。
综上,黑龙江省生产性服务业对低技术制造业中造纸印刷和文教体育用品依赖性较高,对中技术制造业中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品依赖性较低,对低、中、高技术制造业依赖性整体较为均衡;制造业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依赖性较强,对租赁和商务服务、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的依赖性较低。
从整体上来看,辽宁省各年生产性服务业对中高技术制造业的中间投入率略高,吉林省和黑龙江省对低中高制造业各年的中间投入力度相对较为均衡,黑龙江省波动相对较小且投入均相对较高。其中,东北三省对中技术制造业中非金属矿物制品的投入率略高,辽宁省和黑龙江省对低技术制造业中造纸印刷和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的中间投入率略高;对中技术制造业中金属制品的中间投入率略高;对高技术制造业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的中间投入率略高。此外,东北三省对批发零售业及金融业的中间投入率普遍较低,黑龙江省对科学研究及技术服务业的中间投入率相对于辽宁与吉林省较低。相比之下,辽宁生产性服务业对某些高技术产业如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等中间投入率略高于吉林和黑龙江省,吉林省2012年投入率普遍升高后与黑龙江不相上下,黑龙江省投入情况较好且较稳定,未有突破性投入。
七、 结论与建议
1. 结 论
本文以辽吉黑地区的投入产出数据为基数,对产值、增加值比重及增加值变化率、直接消耗率、中间需求率与中间投入率进行了分析,对辽吉黑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互动情况进行研究并探索了加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的发展方向:
(1) 辽吉黑地区支柱性产业制造业增值能力较强但内置化问题较为严重。其中,辽宁省制造业发展平稳,内置化程度有加深趋势,吉林省制造业增值动力较大,发展前景较广,内置化程度有缓和趋势,黑龙江省制造业实力相对较弱但有提高趋势,内置化程度较低且有减弱趋势。
(2) 辽吉黑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具有高附加值特征,发展空间较大,增值动力较强,自我服务程度较低。其中,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平缓,自我依赖程度稳定;吉林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有衰减趋势,自我服务趋势增强;黑龙江省生产性服务业有较好的增长趋势,趋于自我依赖。
(3) 辽吉黑地区的发展缺乏一定的经济刺激,经济增长较缓慢。此外,辽吉黑地区处于制造业驱动的发展阶段,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拉动作用高于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推动作用。辽宁省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发展的初步趋势,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嵌入关系相对较强且较稳定;吉林省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迅速;黑龙江省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关联性较弱但较为均衡。
(4) 东北三省应首先保持并加强对低技术制造业中造纸印刷和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其次加大对中技术制造业中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品制造业的投入以及对非金属矿物的需求。此外,东北三省应加强对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的投入,加大对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需求。
(5) 在制造业发展方面,辽宁省和黑龙江省应加大对高技术制造业中电气机械和器材的中间需求;辽宁省应加强对通用及专用设备,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的投入;黑龙江省应加强对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的需求;吉林省应进一步加强对高技术产业的投入,尤其是对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的投入,并加强对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产品的需求。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方面,吉林省和黑龙江省应当加大对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的需求;黑龙江省应当加大对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的投入及对金融业的需求。
2. 对策与建议
为了促进东北地区制造业向“两化融合”的新型制造业转型,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向更高级阶段转化,充分发挥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发展的引擎作用以保证各产业的成长性和可持续发展,提升区域经济效益以及企业效率,在有效整合各自资源的前提下助力东北经济迈上新台阶,本文提出如下发展建议:
(1) 促进制造业由资源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化,明确企业定位,鼓励大企业一体化发展,促进中小企业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剥离。大企业往往承接国际国内大型项目较多,人脉资源更广,发展视野更加开阔,技术条件更加成熟,生产经营经验更加丰富,危机应对能力更强,财政能力更雄厚,具备产业链向两端延伸的现实基础;小企业由于资金、技术等各方面的限制往往有固定的业务范围,勉强拓展业务范围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还会降低企业的生产效率,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促进大企业向大而全、小企业向小而精方向转化,应着重提高企业内部的信息透明度、沟通效率以及信息整合能力,提升企业办事效率,推动云计算、工业互联网、智能设备与制造业尤其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全面链接。
(2) 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知识含量与技术含量,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向更专业化、精细化、多样化方向发展,充分利用其高附加值特征。东北经济区应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区的战略合作,积极与外资企业、跨国企业交流,在引进新技术及高素质人才的同时,应建立良好的创新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将政、产、学、研相结合,建立高效的创新及转化机制。在“两化融合”的背景下,生产性服务业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带来的巨大优势,提高信息筛选、信息整合、信息运用的效率,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并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此外,应树立金融意识,拓宽融资渠道和多样化融资方案,大力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提供更为丰富、更为人性化、更能满足客户需求的服务产品。
(3) 扩大市场开放程度,营造规则透明、公平公正、充满活力的市场竞争环境。东北三省的机制体制问题阻碍了东北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政府应通力改善机制体制僵化等问题,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完善专利发明及研究成果保护机制,加强法制监督,鼓励各企业共同营造公平、诚信的生产交易环境,以激发市场活力,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促进资源更合理分配。此外,应鼓励大中小企业积极对外合作交流,吸引跨国公司及外资企业入驻东北地区,加强新技术、新知识、新管理方式以及资金、高素质技术人员的流动,促进生产要素的不断整合和优化;应明确各地区发展的优势与劣势,在完善海陆空交通网基础上进行地域间的交流合作,制定定制化、差异化的发展战略,推进不同区域优势企业间的强强联合以及优势企业对劣势企业的交流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