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贪玩少年文牧野逆袭成“电影匠人”

2019-12-10陈君

恋爱婚姻家庭 2019年34期
关键词:牧野

●文/陈君

他从小贪玩,学习成绩倒数,以至于他形容自己在高中毕业前都处于“智力未开化”状态。然而,他在大学的一次作业中第一次被老师青睐,被当众表扬,他由此开始思考人生,定位方向……

他是怎样夺回12年学习时光考上研究生?又以怎样的努力实现成长逆袭,在影片《我和我的祖国》中再展实力?他就是2019年第10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年度导演奖获得者、85后导演——文牧野。

“人生第一次的鼓励”让他找到方向

1985年2月14日,文牧野出生在吉林省长春市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祖父和外祖父都是知名大学教授。两位教授几经推敲,给他起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名字——文牧野,希望在文墨中浸染的他,能将文化放牧到远方的原野,做一个有学识、有担当的人。可惜文牧野从小贪玩,并没有按照祖父和外祖父拟好的“人生剧本”成长。

文牧野上学后,心思全放在了玩上,对学习提不起兴趣。母亲坐下看着他学习,他身在书本前,心里却琢磨着课外读物。祖父和外祖父嘱咐他好好学习,他笑着答应,并未放在心上,学习成绩基本保持在倒数一二名。

随着年龄增长,文牧野玩的花样增多了,漫画书、各种娱乐器械、游戏与课外读物占据他的日常生活。他整日疯玩,最崇拜关公和赵子龙。升入初一后,文牧野开始对电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买的第一张碟片是《黑客帝国》。文牧野说:“每周都会看好几部电影吧,谈不上别的,就是纯粹的爱好。”他还喜欢看漫画,家里一面墙都是他看过的漫画书。父母没有因为他成绩不好而放弃他的学业,坚持让他读高中。他形容自己在高中毕业前都处于“智力未开化”状态。

2004年,高考成绩公布,文牧野不出意外地考了290分。就在他觉得与大学无缘时,做音乐老师的父亲打听到两个三本二级学校,一个是“教育技术”专业,另一个是新开设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文牧野想了想说:“我从小就爱看电影,第二个好像跟电影沾点边,那就第二个吧。”

19岁的文牧野步入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习,大一期末,老师布置作业——假期每个学生拍摄一部短片,主题及内容自己设定。文牧野从朋友那里借来一台老掉牙的小DV,拍了一部名为《跑》的短片。《跑》描述的是一群街头青年的故事。他之所以选择这个题材,因为拍摄几乎零成本。

本文主人公

令文牧野没想到的是,老师非常喜欢他在《跑》中运用的蒙太奇剪辑手法,在全年级140多名同学面前称赞他的作品,说他有天赋。文牧野心中升起自豪感,那是他作为一名“差生”,从小到大第一次被老师表扬。这第一次受到的鼓励,让文牧野感到四周的空气都变得格外清新,仿佛自己瞬间就长大了,他开始思考人生和未来。想了很久之后,文牧野把手放在胸口,对自己说:“我想当导演。”

文牧野开始主动跟周围的同学交流,拉他们拍短片。可他很快发现自己拍出的短片缺少专业性,于是广泛涉猎国内外经典电影,每周至少看五六部,遇到喜欢的电影就翻来覆去地看很多遍,边看边琢磨,哪个镜头、哪个构思打动自己,换做自己会用怎样的手法表现出来……文牧野一直喜欢看漫画,发现漫画与电影分镜的联系,有了意外的收获。

奋力拼搏逆袭成长路

大学即将毕业,文牧野觉得自己对导演专业知识所知粗浅,产生了考研、进入正规专业学习的想法。下定决心后,文牧野捧起书本,从基础知识学起。他开始后悔贪玩浪费掉的12年美好学习时光,起早贪黑地学习,努力想把失去的时光补回来。

文牧野两耳不闻窗外事,刻苦学习1年。考研成绩公布后,他却落榜了。文牧野虽有心理准备,还是难免感到失落,但他没有气馁,更加努力地备考。第二次考研前的最后3个月,文牧野每天睡不到5个小时,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进步,信心满满地走进考场,谁知他却再次落榜。

接连遭受打击,文牧野依然没有放弃。他很清楚,自己想成为一名观众认可的导演,就要有真才实学;要加速实现自己的梦想,就必须用专业知识武装自己。

文牧野沉下心来,争分夺秒地学习。2010年,文牧野在备考的同时,还挤出时间拍摄了短片《石头》。功夫不负有心人,文牧野通过3年的努力,终于考上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师从田壮壮。

文牧野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田壮壮的教学方式很特别,喜欢把学生叫到他的工作室里聊天,聊电影。文牧野意识到,拍电影不仅是一种艺术技巧,更重要的是判断和思维,真实的生活才是艺术养分的真正来源。文牧野开始关注现实社会,尤其是热点新闻,他说:“我不想拍那种单纯的娱乐片,让观众们哭过笑过就算了。如果拍的东西能对社会有一些帮助,那可就太好了。”

2011年,文牧野自编自导短片《金兰桂芹》,从跳广场舞的人群里挑中两位老太太,请她们“演”两个东北老太太出门交电费的故事。影片语言诙谐幽默,于细微处反应空巢老人的生活境地,表现出空巢老人的现状,令人深思。拍完短片,他上网搜索各种短片比赛信息,把短片投出去。

很多北电学生早早就出去找剧组,揽活,有的进入一线大导演组,做执行人员或场记积累经验;有的摩拳擦掌自己写剧本。文牧野不声不响,埋头拍摄现实主义题材的短片。2012年,他执导了短片《BATTLE》。2014年,文牧野推出短片《安魂曲》,这是他研究生毕业联合作业,也是他拍摄《石头》后的第9个短片。文牧野每次拍完短片,就上网搜索短片比赛的信息。DV大赛、学生短片赛、青年电影展等,只要查到,他全部投出去,投过的比赛有四五十个。有同学笑他:“这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比赛,得奖又能怎样?”文牧野有自己的想法:通过参赛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知道自己什么地方需要改进,什么方面为观众接受与喜爱。文牧野在影视领域没有人脉,他相信自己有实力,希望能通过这样的方式把自己推荐出去。

文牧野说:“能被别人看到自己片子的机会,我一个都不会放过。”文牧野的短片《金兰桂芹》获得了第五届山东青年微电影大赛故事片一等奖,他获得优秀导演及优秀编剧奖;《BATTLE》获得第七届FIRST青年电影展评委会特别奖、2013年度FIRST青年电影展拍片季优秀影片奖;《安魂曲》获得第12届亚洲国际短片电影节国际短片大奖、第12届全球华语大学生影视奖最佳剧情片和最佳创意奖,文牧野则凭借该片获得了第6届澳门国际电影节微电影大学生组澳天龙微电影导演大奖……

导演宁浩看到《BATTLE》和《安魂曲》两部现实主义作品透着坚毅又柔软的力量,牢牢记住了文牧野的名字。

宁浩通过朋友联系到文牧野,两人约在一起吃火锅。宁浩微笑着问文牧野以后想干什么,文牧野说:“我的梦想是有朝一日能用中国本土故事,输出中国式价值观。”文牧野的想法正符合宁浩发掘新导演的本土、当代、创新、有独立思考角度四大标准,于是从心底里认可了他。

2015年,文牧野拿到《我不是药神》的剧本。他沉下心来修改剧本,对于情、法、理之间关系的把握尤其谨慎,既考虑现实和各方力量在剧情上对主角形成的阻力,又要让观众感觉真实合理。文牧野还和主创全方位考虑电影上映后引起的社会反响,提前做了大量工作。

做热爱生活的“电影匠人”

2016年9月,宁浩发布“坏猴子72变电影计划”,文牧野是首批10位签约青年导演之一。经过长达2年的剧本修改,《我不是药神》开机。文牧野开始像陀螺一样周旋在剧组各方。2018年7月《我不是药神》上映后引起轰动,30.7亿的票房让文牧野一跃成为备受瞩目的青年导演。此后,《我不是药神》荣获2019年第10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年度影片奖、年度编剧奖,以及第3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两岸华语电影奖等多项大奖,文牧野也因此荣获第10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年度青年导演、第26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导演等殊荣。

文牧野从一众青年导演中脱颖而出,作为80后导演代表参与了为新中国70周年华诞献礼影片《我和我的祖国》拍摄,并且作为7位导演中最年轻的一位,执导压轴部分——《护航》。

由于拍摄任务重大,时间紧迫,文牧野迅速到空军基地取材。在看到备飞女飞行员时,他将相关的故事延伸构思成了剧本。文牧野特别想让观众看到战斗机飞行员经历的真正“魔鬼训练”,希望片中80%是实拍,并为此培训飞行员成为摄影师。他耐心地与飞行员摄影师沟通自己想要的效果,反复切磋,有时一个镜头就要拍摄4天,最终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在工作中精益求精的文牧野,在日常生活里其实有着感情细腻、充沛的一面。文牧野一直非常喜欢动漫,做导演后依然如此,《火影》《猎人》等都是他的美好记忆。文牧野在追看《海贼王》时,完全投入进去,心情随剧情而动。一天下午,文牧野看着黄金梅丽号着火,耳边响起《DearFriends》的歌声,黄金梅丽号的船体在他眼前烧毁,不再存在,他竟像个小男孩一样哭了许久。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文牧野经常会在欣赏一些悲伤或者感人的影视剧时投入自己的真实情感。有一次,他看了一部讲述5个家庭的温暖亲情、邻里街坊小市民传统的爱情与友情故事的电视剧,仿佛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剧中人物的快乐与忧伤,在剧集结束时哭得不能自已。

文牧野特别喜欢小动物,外出看到一只失去翅膀的公鸡,他会感动地拍下一段公鸡仅靠双脚艰难保持平衡站立行走的视频,感叹公鸡的坚强,“没有翅膀照样活得风生水起。”文牧野养过一只柴犬,他每天带柴犬散步,游戏,为它清洗,已经把柴犬当成了自己的家人。柴犬也特别依赖文牧野,总是围着他转,文牧野躺在床上休息,柴犬就像个小孩子一样乖乖地依在他身边。文牧野经常在爱抚柴犬的头时不自觉地面露笑意,这是他一天紧张工作之余,最为放松的时刻。

2018年,与文牧野朝夕相伴的柴犬去了另一个世界,他每每说起,总有掩饰不住的思念。文牧野想着如果有机会,一定要拍一部萌宠电影。

文牧野闲暇时喜欢到街上遛弯,胡同口的乞丐更换着乞讨方式,摆摊的商贩用各自的方法招揽顾客,形形色色的顾客有拿起物品付款便走的,也有为了一片残缺的菜叶讨价还价的……他走走瞧瞧,小人物的平凡、卑微,无甚波澜。生活就在眼前,文牧野乐在其中,也特别喜欢过这样接地气的生活。

如今,文牧野已将所有的成就抛至脑后,全心投入到下一部作品的创作中去。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未来想要当一个什么样的导演,适合走哪一条路,他说:“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做一个‘电影匠人’,对得起自己的工作和热爱,踏踏实实做好导演。”

猜你喜欢

牧野
喜欢是多云转晴
归途
强者搭桥,弱者筑墙
文牧野 30亿票房的网瘾导演
贪玩少年文牧野逆袭成“电影匠人”
说故事掘金千万的盗墓小说“掌门人”
说故事掘金千万的盗墓小说“掌门人”
难忘的消防演习
“瞎编乱造”《鬼吹灯》出身竟如此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