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好人”程彩玲:咱是全村人的“知心大姐”

2019-12-10方堃

恋爱婚姻家庭 2019年34期
关键词:客栈乡亲们客人

●文/方堃

休宁县位于安徽省最南端,这里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山峰俊秀、峡谷幽深,但位于山脚下的岭脚村以前却是个贫困村。程彩玲就出生、成长在这里。看着生态优美的徽开古道穿村而过,程彩玲率先开办民宿,发展起了旅游经济。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程彩玲始终觉得赚钱不重要,帮着全村人一起过上好日子才是最有意义的事。如今,村民们陆续富裕起来,程彩玲家却依然只有最初盖起的那栋小民宿,但她每天都是乐呵呵的,不仅任劳任怨地帮乡亲们解决各种实际问题,还是全村人最亲切、最信赖的“知心大姐”。

本文主人公

传承“助人”家训,设立“贫困户农产品代销点”

1972年,程彩玲出生在休宁县榆村乡岭脚村。家乡山高林密,程彩玲从小就跟着父母一起伐木采茶。小学毕业,因家庭贫困,程彩玲不再读书了,十几岁的年纪就独自一人上山砍树,再走16公里的山路把树运下山,一棵树能卖2.7元钱……

虽然生活很苦,但程彩玲的父母总是笑对困境。父亲常常教育程彩玲:“咱日子过得下去,别人有了难处,我们能帮一点是一点。”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之下,程彩玲勤劳善良,乐于助人,心智也远比同龄人成熟。

村里有几个流浪汉,人人见了避而远之,程彩玲却经常从自家锅里给他们盛些饭菜,天气冷了还会拿衣服给他们御寒。邻居看见了,好心劝程彩玲:“你不要给他们吃的,当心他们赖在你家不走了。”程彩玲却说:“每个人的经历不到最后,谁都不知会是什么样。我少吃一口饭饿不着,他们有了这顿饭就能活下去。”

程彩玲19岁时,父亲去世了,她最尊敬的亲人永远离开了,但“尽己所能帮助别人”的家训已经深深印在了程彩玲的心里。

1993年,程彩玲与同村的汪中卫相恋,有了自己的小家庭。不久,程彩玲怀孕了,不宜再奔波劳累,于是小夫妻俩开了一间杂货店。汪中卫进货搬货,程彩玲看店,可她闲不住,直到女儿出生之前,她利用空余时间竟陆续织出二十多件毛衣,全都送给了乡亲们。

岭脚村是县级贫困村,自从政府实施精准扶贫工作以来,各级帮扶工作队齐心协力,岭脚村的面貌开始发生改观,但仍然有不少村民的生活比较困难。程彩玲看在眼里,一直想着怎样能出一份力,帮贫困乡亲们改善生活。

程彩玲聪明能干,每季收的蔬菜卖不完,她就腌制一些做成酱菜,放在店里卖,却意外地很受欢迎,几缸酱菜很快就卖完了。她又用卖不完的猪肉配上自家种的辣椒,做成辣肉酱出售,同样销量可观。程彩玲受到了启发,在小店里设置专门的柜台作为“贫困户农产品代销点”,热心地招呼村里的贫困户把各家种的时令菜蔬加工成不同种类的特色小菜,然后拿到店里免费代为销售。

听说程彩玲帮忙卖货还不收一分钱,渐渐地,拿东西来代卖的村民越来越多。看到自家原本滞销的农产品在程彩玲的小店里换成了一张张钞票,村民们的脸上都笑开了花。

程彩玲热心帮扶贫困户受到了市、县、乡妇联的肯定,有关部门在她的小店成立了“徽姑娘展示柜”,程彩玲义务为贫困村民代卖干笋、葛粉、板栗及火腿等,实实在在地提高了贫困户的家庭收入。

“朋友圈”做旅游,带动乡亲们同奔好日子

徽开古道自古是连接古徽州至浙江开化的主要通道,但公路开通后,古道失去了原有的繁华,逐渐荒凉。岭脚村正是徽开古道的起点,善于观察的程彩玲发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这条人迹罕至的古道竟重新热闹起来,来这里徒步的游客越来越多,徽开古道逐渐成为户外休闲游的“黄金之道”。邻村率先启动了乡村游,而岭脚村在旅游开发方面还处于空白,程彩玲觉得这是一个发展的良机。

2012年底,程彩玲的小儿子还在上小学,她和丈夫商量后,决定放手一搏。程彩玲在家人的支持下,拿出所有积蓄,又向亲戚朋友借了一笔钱,把家里的老房子拆了重建,盖起4层楼房。程彩玲在三楼、四楼设计出5间客房,一楼用于接待和餐饮,“岭脚客栈”应运而生。程彩玲不懂经营,就频繁去邻村向相关从业人员请教;为了规范餐饮制作,她专程去屯溪的酒店学习……

秉持诚信为本的原则,程彩玲夫妇吃苦耐劳,房间布置得干净整洁,饭菜做得味美量足。有的游客偶然路过投宿一次,下次再来游玩就会直接选择程彩玲的客栈。渐渐地,程彩玲不但接待散客,还有旅行社找上门来,将她的客栈作为团队预订的指定酒店。

程彩玲的客栈生意越来越好,她心里想的却不是多赚钱,而是带动乡亲们一起过上好日子,她说:“我要用诚信、真情、真心引领村民共同致富,这就是我的本心。”程彩玲把自己苦心摸索出来的经营经验手把手地教给乡亲们,先后有6户村民在她的带动下开起了农家客栈。

程彩玲把自己的客人介绍给村里的其他客栈,可仍然难以满足所有客栈的经营需要,这令程彩玲犯了难,到哪里去找那么多的客源呢?2014年初,一位曾经在客栈住宿的客人将自己的朋友介绍给程彩玲,这位朋友加了程彩玲的微信后问她还有没有更多的客房,程彩玲立刻回答“有”,并把手机里其他客栈的照片发过去,这位新客人当即预订了8间客房。这次经历提醒了程彩玲:自己的朋友圈就有很多潜在客户啊!

从此,程彩玲接待每位客人都会主动加上微信好友,经常在朋友圈发布村里各家客栈的特色客房、美食图片。经过客人们互相介绍,程彩玲几乎天天都能接到客房预订,有一次一天晚上就加了二十多位新客人,她也总是把自己的客源分给乡亲们。有时接到几十人的大团,程彩玲还要统筹安排好所有客人在不同客栈的食宿,保证大家都有一次愉快的旅行体验。经过客人口碑相传,如今程彩玲的朋友圈已经有三千多位好友,很多人直接通过微信选客房,订餐食,村里的客栈都有了客源保障。

程彩玲经营客栈的同时,一直坚持为乡亲们免费代卖农产品。她经常请来客栈住宿的客人品尝各种酱菜,为他们介绍绿色健康的土产干货,许多客人都会买一些带走。程彩玲还设计出“扶贫消费礼盒”发布在朋友圈,一盒里放上干豆角、山芋粉丝、干笋、火腿等,很受客人欢迎。通过程彩玲的客栈代卖农产品,一年的收入有近百万元,切实改善了不少贫困家庭的生活,村民们发自内心地感谢程彩玲。

看到朋友圈强大的消费潜力,程彩玲想到家乡山上甘甜营养的野生猕猴桃,可除了本地人摘下一些吃,其余的全都烂在了山上,实在太可惜。程彩玲发动大家上山摘猕猴桃,送到客栈根据果实大小分类包装,然后在朋友圈里发布了信息,没想到大受欢迎。这一季,程彩玲通过朋友圈卖出了价值10万余元的猕猴桃,一举增加了村民们的人均收入。

2016年,程彩玲的客栈被列为省妇女创业扶持徽姑娘农家乐示范点,程彩玲重新装修了客栈,房间设置了标间,餐厅设置了包厢。这年国庆节,一群来自英国、加拿大的留学生入住了提前预定好的岭脚客栈。程彩玲热情接待,为外国客人端上农家鸭子、千岛湖鱼干、柴火锅巴配肉酱等风味纯正的农家土菜,外国客人吃得赞不绝口。

程彩玲家客栈的一楼墙壁上,挂着“浦东户外”“七十二师”等旗帜。这些驴友联盟已与程彩玲的客栈结成共建单位,每年都会带来相当多的客源。程彩玲毫无保留地把客源分给村民,看到乡亲们经营的客栈生意兴隆,她感到由衷的开心。

创办“妇女微家”,咱是全村人的“知心大姐”

程彩玲每天精神饱满地接待游客,帮乡亲们解决难题,可背后的心酸只有她自己知道。劳碌的一天结束,别人可以好好休息了,程彩玲不但要忙着经营“朋友圈”,给全村的客栈分配客源,还要整理登记好乡亲们代卖的五花八门的货品,还想再腌制一些酱菜,每天都要熬到深夜……丈夫汪中卫看她这么辛苦,心疼不已,劝她早点休息,程彩玲说:“只要能帮到乡亲们,我就不累。”

程彩玲的全心付出赢得了村民们的信赖,大伙儿到她的客栈代卖农产品,总要和她聊聊家长里短,有了家庭矛盾就直接去找她倾诉。程彩玲慢慢意识到,乡亲们的日子宽裕了,但他们的精神生活更需要关注和关怀。程彩玲总是耐心倾听,用心疏导,成了全村人的“知心大姐”。

有一次,村里一名年轻媳妇找到程彩玲哭诉婆婆生病了,公公因为言语不和一直骂她,日子过不下去了。程彩玲听了十分着急,她很清楚这样的情况看似生活琐事,但如果处理不好就能把人逼入绝境。程彩玲先托人给这家带去一些米和钱,当天夜里忙完一天的事情后,就带着儿子赶到这户人家调解矛盾。由于连日阴雨,道路湿滑,程彩玲和儿子深一脚浅一脚地赶路,儿子突然脚底一滑,滚进了路边的沟里。程彩玲赶紧扶起满身泥污的儿子,附近的村民闻声赶来,这户人家也出门查看,当得知程彩玲是为了调解他们的家庭矛盾才遇到危险时,感动不已。程彩玲趁机劝两位老人:“媳妇要是走了,家也就散了。一家人有什么话好好说,好日子还在后头……”从此以后,这家两代人之间一直和睦相处。

2018年5月,在当地妇联支持下,程彩玲创办了“妇女微家”,“让全村的妇女都到我家来说心事。”很多人愁眉苦脸地来到程彩玲家,嚷着日子没法过了,经她一番劝慰,又眉开眼笑地回家好好过日子去了。有的人每天都来“妇女微家”,对程彩玲比对自己家人还信任,有的老人把存折拿来交给程彩玲保管:“放你这儿比放在我家里还安心。”

程彩玲作为妇女代表,出席了安徽省妇女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回到家乡,程彩玲向乡政府汇报获得同意后,将村里的妇女召集在一起,传达大会精神,着重讲解了“妇女持家、乡村振兴、发展旅游、特困优先”的话题。这次“传达会议”一共有70多位妇女参加,反响特别好,程彩玲还给每个人都准备了小礼物。

2019年10月,村里的许多妇女到“妇女微家”找程彩玲时都问:“今年的‘传达会议’什么时候开呀?”市妇联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非常支持,说:“这次我们来准备小礼品!”

程彩玲一直坚持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有困难的乡亲。村里不少农户都盖起了新楼房,程彩玲家却依然只有最初的那栋小客栈,而她多年来给贫困家庭垫付的医药费、给特困户送去的慰问金以及捐给留守儿童的爱心款,加起来就有20多万元。丈夫汪中卫有时开玩笑对她说:“你看别人家都在盖新房,我们家的钱都被你捐了。”程彩玲则笑着说:“我们有地方住就行啦。”

“奉献丹心积善留,助人过度稻粱谋。”程彩玲的善举为她赢得了“中国好人”的荣誉称号,她的家庭也被评为“全国五好家庭”。如今的程彩玲,每天一如既往地忙忙碌碌,有人问她:“你这么累,怎么还乐呵呵的?”程彩玲的回答朴实无华:“看着大伙儿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我打心底里高兴啊!”

猜你喜欢

客栈乡亲们客人
“团长”何八斤让乡亲们便利购物
做一个好客人
为乡亲们奔小康当好“领头雁”
乡亲们叫我“卖光光”书记
不常见的客人
让乡亲们“零门槛”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