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断提高文化振兴对乡村振兴战略重要作用的认识

2019-12-09王国文

智富时代 2019年10期
关键词:文化振兴乡村振兴文化

王国文

【摘 要】深化乡村文明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石,也是推动我县紧跟中央步伐,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农业强县的重要抓手。本文以文化振兴为主要研究视角,首先提出文化振兴的基本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乡村文化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的作用,最后,以商河县为落脚点,关于如何充分利用传统文化优势以及创建“出彩人家”等文化形式和资源来切实助力乡村发展和全面振兴。

【关键词】文化振兴;文化;乡村振兴

“推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对山东提出的殷切期望。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要牢牢把握走在前列目标定位,要大力深化乡村文明行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今年,我县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重要指示精神,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打造“温泉乡情路”和“大沙河风情线”两条精品线路,高标准建设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美丽乡村示范村,实现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的跨越。

一、“文化振兴”的基本内涵

简单讲,文化振兴就是在乡村振兴中注入生态文化,传承历史文化,挖掘民俗文化,注重文化融合,彰显文化元素,丰富和提升乡村文化的内涵和品质,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让美丽乡村更具魅力。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振兴之“魂”。一方面,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农民对精神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注重文化教育、文化娱乐生活需求更为强烈;另一方面,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环境和整体发展水平还很不高,一些陈规陋习、封建旧俗还不同程度存在;大部分农民的法律规范意识相对淡薄,各种矛盾冲突也时有发生。

十九大报告把“乡风文明”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之一,这说明在今后工作中,要加大力度推动移风易俗,提升农村整体精神风貌,树立文明乡风;要提倡尊老爱幼、邻里和睦、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等良好乡风民俗,通过文明乡风的导入和培育,在农村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要让村民积极参与到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去,主动接受文明素质教育的熏陶,逐步摆脱落后错误的观念和行为,让村民的思想道德水平不断提升。

因此,通过文化振兴可以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进一步提升村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更好地满足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二、正确认识乡村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乡村文化是乡村社会的精神纽带。在中国传统的乡村社会,文化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治理作用,它辐射乡村生活世界的各个方面,深刻影响乡村百姓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左右乡村价值规范的形成和日常生活行为的展开。乡村文化是维系农村各种关系的重要纽带,乡村文化振兴事关社会团结和乡村精神。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之魂。推进乡村文化建设,能够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精神滋养和价值引導,展现乡村文化自信和时代魅力,有助于守护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有利于提升农民文明素养,造就“三农”人才队伍,抓牢乡村振兴主体;有助于促使文化层面的产业融合,推进农业现代化,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文化治理是乡村治理的内在支撑,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目标要求。作为乡村治理的主要力量,文化对乡村社会秩序发展影响深远。它在个体层面,展开社会化教育,实现个体从自然人向社会人演进;在社会层面,建构社会认同和价值规范,使社会互动有序,最后达到社会的良性运行。

三、重视乡村文化建设,以乡村文化振兴助推乡村振兴战略

(一)深挖传统文化优势,以文化振兴助力产业振兴、企业振兴。

沙河镇依托张铁匠锡壶文化展厅、小仉村史馆等阵地,加强传统铁艺文化、村史文化、红色文化的包装、策划、宣传、推介,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旅游。发挥镇域沙性土质和沙河林场的林木生态优势,着力打造集绿色生态、健康养生、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旅游目的地。借助现代牧业品牌效应,突出万亩牧草、奶牛养殖、生产流程、产品展示等“看点”,探索农牧业旅游新模式。今年,成功举办了首届农牧旅游节、农牧旅游嘉年华暑期档等节庆活动,提高了旅游知名度。

张坊镇积极打造旅游金字招牌,以弘扬红色文化为抓手,打造文化旅游精品小镇。建成全市首家红色主题研学教育基地1处,并纳入省教育厅“行走齐鲁”研学教育基地名录库,目前已累计接待来自省内外的学校、企业等各类团体近2万人次前来接受红色教育。打造农业观光风情小镇。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体验农业等新产业,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张坊特色、凸显生态优势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2019年5月,商河县第三届鼓子秧歌擂台赛暨郑路镇第七届珍珠红西瓜文化旅游节圆满落下帷幕。此次文化旅游节共举办4天,接待游客17.2万人次,销售珍珠红西瓜980万斤,产业越做越大、人气越来越旺。

(二)积极推进乡村文化建设,为全面振兴打基础

贾庄镇积极优化农村文化软环境,成立由分管副镇长任组长的镇农村文化监督管理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镇域内的各类文化活动、文娱场所的规范管理,各村分别成立由退休干部、党员、教师和先进致富能手组成的村级文化监管队伍,形成镇村互动的组织领导体系,为健康有序开展农村文化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积极扩大宣传,开展多样活动,挖掘农村文化能人,培养了一批有能力、有水平、有责任心的农村文化骨干人才;加大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对民生、文化工程的投入,各村整修休闲文化广场、图书阅览室,优化远程教育平台,为群众提供更加实用的业余文娱场所;并鼓励开展以广场舞、鼓子秧歌等多形式的表演活动,积极发动留守老人、妇女参与其中,构建和谐有序的邻里关系。

白桥镇以文化振兴加推乡村振兴,提高文化服务供给质量,东瓜王村新建村级公园一处,新设观赏亭一座,为村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在徐李村建设了首家个人民俗博物馆,馆藏水磨、古家具、农具等展品400余件。同时挖掘历史遗迹,打造小袁家、小营子等5个历史文化名村,让更多人了解了大蒜农耕文化。并邀请明湖诗词会、书画协会开展实地采风和诗词创作,相关诗词已编纂成书。

(三)培育文明新风尚,以深入创建“出彩人家”助力乡村振兴

殷巷镇致力培育文明新风尚,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升村民素质,培育农村文明新风尚,坚持宣传、舆论先行,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和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用道德模范的力量感化人、教育人、影响人、激励人,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营造向上向善的氛围,通过榜样力量,形成文明乡风。为落实“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加强殡葬改革和村容村貌整治。党员干部作出表率,带动和影响身边人,共同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旨在进一步弘扬社会正气,讴歌时代先锋,激发干群凝聚力,发扬中华传统美德,营造良好社会风尚,为凝聚脱贫、实施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夯实基础。

龙桑寺镇以深入创建“出彩人家”助力乡村振兴,以“庭院美、生活富、家风好”为评选标准,使“出彩人家”具体实施有章可循。培育家风家训,助推乡村振兴,在20个贫困村开展“弘扬好家风、传承好家训”活动,建立家风家训教育基地,设立家训文化墙,评家风、晒家训,引导村民成为美德示范者、践行者、传播者,以“小家美”促“乡村美”,以出彩人家创建助推乡村振兴。截至目前,累计投入资金10余万元,粉刷墙面近5000平方米,绘制文化图40幅、安装宣传版面30个,家家竞相出彩、村村更加美丽在全镇蔚然成风。

白桥镇启动悬挂“光荣之家”荣誉牌仪式,完成81个村1300余名现役、退役、军烈属光荣牌的悬挂任务,弘扬了拥军拥属的传统。

猜你喜欢

文化振兴乡村振兴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弘扬德孝文化 助推文化振兴
浅谈如何加强乡村文化振兴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