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蛋壳的秘密》活动方案

2019-12-09李芙蓉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22期
关键词:拱形蛋壳积木

李芙蓉

一、设计意图

《蛋壳的秘密》是一次大班科学探究活动,选自我园园本课程《会飞的种子》。它是以《纲要》和《指南》精神为指导,并结合五大领域进行创编的。这套教材的创编源于我园正在研究的“河北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课题”也是唐山市重点课题《合理开发利用废旧材料,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的实践研究》。

《纲要》中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为了体现活动的设计符合幼儿的年龄和认知特点,使他们感到愉快有趣。因此,本次活动的设计思路是:以设疑激发兴趣,以操作突出重点,以激活发散思维解决难点,以迁移训练培养创新能力。让幼儿在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操作活动中,产生探索的欲望和兴趣。

二、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拱形面能承受较大力的现象,并了解其在生活中的运用。

2、能简单表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3、对力作用于蛋壳凹面、凸面所出现的不同现象产生探索的欲望和兴趣。

三、活动重、难点

重点:感知力作用于蛋壳凹面、凸面出现的不同现象。

难点:理解拱形面能承受较大力的原理

四、活动准备

1、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套):蛋壳(分成两半)、铅笔、卡纸2张、大块积木6块(桥墩)、小积木块若干。

2、教师操作材料:桌面教具一套,有关本次活动的课件:微课、flash动画、桥梁、隧道、安全帽、降落伞等图片。

五、活动过程

为了更好的呈现本次活动,我设计了以下5个教学环节:(情境导入、质疑探究、验证总结、知识迁移、拓展提升)

1.情景引入(激發幼儿的学习兴趣)

(1)兴趣引入: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非常好听的故事,名字叫《小鸡出壳》,

小朋友们要仔细听哦。”(播放)

幼:仔细观看

(析:《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使他们感到愉快有趣。因此,我首先以一段“小鸡出壳”的故事引入,目的是为了激发幼儿的学习和参与兴趣。)

(2)教师质疑:咦?是谁先啄破蛋壳的?你觉得谁说的对呢?

(3)引导幼儿进行猜想(让幼儿讨论争议,各抒己见)

(4)教师适时引导:既然大家的观点不一样,有的同意是外面啄破的、有的同意是里面

啄破的,那怎么办?我们一起试一试帮助她们解决好不好?

2.质疑探究(力作用于鸡蛋壳的凹面、凸面的不同现象。)

(1)自主实验:(戳蛋壳)

师:给幼儿提供是先准备好的蛋壳和铅笔(启发幼儿用铅笔尖代替小鸡的尖嘴巴,来模拟小鸡用尖嘴啄蛋壳的过程;分别用铅笔戳击蛋壳凹面、凸面,观察所产生的不同现象。)

幼:觉得挺好玩的,争先恐后就戳起来。

(2)汇报实验结果:模拟小鸡出壳操作过程是让幼儿自主实验,教师没有提任何要求,结果幼儿戳破了、幼儿没戳动,实验结果不准确。(孩子们的表情很茫然)

(析:通过质疑,引导幼儿进行大胆试验,激发探究欲望。此环节教师并没有提供正确

的操作,是为了避免限制幼儿的思维,给孩子们广泛的创作空间。)

3.验证总结(正确的实验操作)

(1)微课演示:教育幼儿实验操作应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让实验结果更趋于准确。

师:用微课的形式为幼儿演示正确的操作过程,幼儿观察。

师:引导幼儿进行总结:相同力作用于蛋壳的凸面、凹面时,所产生的不同现象。

(2)动画演示:

师:采用flash动画的方式呈现给幼儿,来感知力的分散与聚集现象。

幼:仔细观察

(析:为了更加形象、清楚地揭示实验现象(也就是为什么用相同大小的力在蛋壳的不同面会产生不同的现象)

师幼总结:我们作用于蛋壳上的力就像水珠一样,滴在凹面上,力就像水珠一样凝聚在一起,作用力变大;滴在凸面上,力仍然像水珠一样流到四周,被分散,作用力就变小。

师:顺势引出:我们常常将这种形状的图形叫做“拱形”(因为拱形的承受力较大,所以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4.知识迁移(了解“蛋壳”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师:小朋友们,你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拱形的物体?(幼儿思考)

(析: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是有目地、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是让幼儿通过学习粗浅的科学知识引发探索动机,培养初步活动能力、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过程。因此,当幼儿初步感知“蛋壳”原理之后,于是我顺势抛出:你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拱形的物体?的问题,将所学知识进行迁移。)

幼:进行汇报

(1)师:运用多媒体设备,出示降落、海洋馆、安全帽拱桥等图片,提出问题,引发幼儿思考(你能用我们刚刚学到的知识解释其中的原理吗?)

幼儿争着想说一说。(对幼儿的回答多认可,多启发,调动幼儿参与讨论的积极性。

(3)进一步理解拱形面能承受较大力的原理(突破难点)

为幼儿提供卡纸、积木等幼儿熟悉的材料(用卡纸做桥面、用大积木块座桥墩、小积木代替拱桥所受的力来进行实验)启发幼儿尝试建造平面桥和拱形桥。

a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实验。感知不同弧度所受力的大小也不同,进一步体验发现和探究的乐趣。

b组织幼儿交流比较分析平面桥和拱形桥的受力程度,记录结果。学习用较连贯的语言介绍自己的实验结果。分享成功的快乐!

5.拓展提升(激发幼儿不断探索的欲望)

(1)教师总结:小朋友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活动,发现小小的蛋壳中竟然藏着秘密。我们的科学家们早就发现了,他们利用“蛋壳原理”设计了好么多有用的东西。其中桥梁最为广泛。

(2)启发提问:你想不想也设计一座大桥?一座既美观又结实的大桥?

(3)幼儿动手用纸、笔画出自己设计的作品。(大屏幕播放各种拱形桥梁图片),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在幼儿的自主设计中结束本次活动!

猜你喜欢

拱形蛋壳积木
堆积木
“拱形”结构在巴托克音乐作品中的体现
拱形桥的承受力大吗?
蛋壳大力士
史上最难撩的四大星座
坚固的拱形
应力复杂区巷道断面折线形和曲线形实践分析
有趣的积木
玩积木
蛋壳小绵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