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税收制度浅谈
2019-12-09陈灿宇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税收制度也更加关心和重视,虽然近几年中国的税收制度在不断的革新,但是依旧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从五个方面阐述了一个好的税收制度应该具有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为了现代税收制度的有效运行,对目前中国税收体制的革新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税收制度;税制结构;税收公平;多级政府
一、好的税收制度特征
随着新一轮增值税改革政策自2019年4月1日起执行,增值税的税率从2018年5月1日起执行的16%,10%和6%三个档次下降为基础税率13%,低税率9%和6%。自2016年5月1日全面营改增之后,短短三年间,增值税实现了三连降。除了增值税以外,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也上升至了5000元人民币。甚至还出了“单身税”等新型税种。由此可见,中国的税收制度体系正在不断推进和完善。但是与此同时,中国的税收制度仍然存在着税法不完善、透明度不高、税负不公平等多方面的缺点。而我认为一个好的税收制度应当具有以外几点特征:
1、税收制度应该符合国家国情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便是税收,合理规划好税收的收取方法和途径,可以避免不利的财政赤字以及财政盈余。中国建立税收制度,在放眼于世界,汲取大国经验的同时,更应该结合本国政治经济的实情,适用于他国的制度并不一定可以给本国带来好处。
2、税收制度应当是力求公平
当今中国,存在着很大的收入差距,而一个伟大的社会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应该让社会绝大多数人享受其发展的成果,而非被少數富人独占。而税收公平应当体现在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两个方面。有着相同收入的群体理当承担相似的税负,而对纳税能力不同的人,也应当根据其经济实力,给予不同的对待。缩小贫富差距,力争社会主义公平是税收制度应该设定的目标。当今中国导致贫富差距的原因有下:初次分配不均匀,少数人通过正当或不正当的手段获得了大多数的利益,应当使分配制度合理化规范化。税收制度不完善,很多富人通过某些途径偷税漏税也就导致了高收入人群低交税的局面,从而拉大的贫富的差距。这也就要求现代的税收制度进一步完善税收体系。除此之外,收入的再分配,养老、医疗、教育等社会保障的完善也对促进社会公平至关重要。
3、税收制度要透明公开
税收应当奉行“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秉持着公平、公正、公开的态度,及时公示财政税收收入以及税收支出,让全民参与税收制度的发展进程,接受所有的公民的监督,反对腐败贪污和公款私用。在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加快推进相关税收法律的制定,完善税收奖惩和监管制度。
4、税收制度应该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要充分发挥好税收收支的作用,优化税制结构,做好宏观的调控,协调好财政盈余和财政赤字。在一定程度上,政府承担负债是要优于向社会征税的,因为负债的支出只是暂时的,资本市场没有重大扭曲。所以在征税和举债之间进行决策时,应当考虑到收益原则、代际公平、效率问题和道德问题等方面,合理进行决策。现代税收制度还应该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税收制度同样对资源的配置产生影响。现代税收制度的建立不应该破坏市场的规则,应致力于市场的平等竞争环境的形成,鼓励各种市场主体积极性的发挥,使得国家的宏观调控和市场的自由调节和谐并行,从而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5、税收制度应该有利于国家治理。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好的财政税收制度也反映出一个国家具有优秀的治理能力。在任何经济社会和任何发展阶段,国家治理的主体都是政府,财政则是政府履行职能的基础所在。税收制度理应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中国建立现代税收制度,要致力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建设等多方面的建设,协调一致,有序发展。
二、对中国税收体制的建议
综上所述,要使得现代税收制度有效运行,可以从以下方面具体操作:
1、需要完善的税收制度体系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收入的日益提高,目前的税收制度的弊端也逐步显现。尤其是全面“营改增”之后,各方面的配套措施还不够完善。征收范围狭小,结构不合理等都不利于财政制度的有效运行。深化税制改革应当调节社会财富的分配,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推动经济的稳定增长。应当正视目前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出台对应的政策,巩固和优化“营改增”带来的成果。除此之外,预算透明是现代财政国家的重要标志, 它使政府与公民的关系得以重构, 使公民可以有效的监督政府。政府透明度的提升,也就是财政支出成本的信息透明,有助于居民福利水平的提升。中国在完善税收制度体系的同时也要加强其透明度,促进宏观经济的稳定。
2、要优化税制结构
中国应当改善税种,创建一个更加良好的税收环境。在征收直接税方面,制定合适的税收优惠制度,可以起到鼓励创新的作用。对新兴中小型企业来讲,税收优惠起到的激励作用更大,在企业初创期间,成本投入还未收回,利润微薄,如果再课征繁重的税赋,会使得中小型企业难以持续运转。在间接税方面,税收导致企业成本增加,企业会通过税收转嫁的方式,让消费者成为成为实际的税收归宿,无形中加重了民众的税负。相比国外,我国的消费税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在税率、征税范围、征税环节等各方面都有待改良。因此来看,现代税收制度应追求简单易接受的税制,做到纳税结构的合理,税种科学的划分,以提高征收监管的效率。从而进一步实现促进经济效率,减少经济扭曲的目的。对高污染、高危害的行业课以重税,如烟草、化工等企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消费者,达到保护环境和健康的目的,维护社会的绿色和谐。对于高新技术,核心科技行业应当合理减免税负,鼓励更多的人投入进去,从而推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3、税收制度的运行同时也需要健康的政府间关系
纵观中国财政体制的变化,1949年至1978年实行统收统支,1978年至1993年实行财政包干,1994年进行分税制改革之后,实行分税制,即分成中央税、地方税和共享税。进行分税制改革的原因有如下两点:一是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下降以及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下降。二是市场化改革划分了支出责任,中央和地方各自承担着一定的责任。因此形成了多级政府的局面,在当下更应该处理好中央和地方,地方和地方之间的关系。但是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状况不平衡,税收制度的结构差异,造成了地区之间税收的差异。根据“蒂伯特模型”,人们总是倾向于选择前往税收和公共服务最令人满意的地方居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人员的恶意流动,加剧地方间差异。因此要想税收制度进一步优化,就要求我们要致力于缩小税收的地方差异,健全地方税收体制,完善政府间支出责任的划分,地方和政府各司其职,其承担的事务应与其权利财力及其它因素相匹配,这样才能形成良性的协作关系,更好地行使职能,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邢应亮.我国税收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思路[J].住宅与房地产,2019(24):250-251.
[2]楼继伟.建立现代财政制度[J].中国财政,2014(01):10-12.
[3]蒋婧.经济新常态下完善税收制度的建议[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13):182-183.
[4]李建军.现代财政制度下的税收职能探析[J].税务研究,2016(01):26-31.
作者简介:陈灿宇(1999—),女,汉族,江苏盐城人,本科生,中央财经大学,税收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