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理使用信息技术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2019-12-09吴瑞芳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22期
关键词:电教古诗意境

吴瑞芳

电教媒体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形式,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推到课堂主体的位置,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借助电教媒体,充分利用多种感官,实现多渠道信息传递,加强学生对知识感知的鲜明度,激发学生的强烈兴趣,使其拥有较好的学习心态。

一、利用电教识字

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在识字教学中,要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在识字中实施课件教学策略,有助于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同学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同时,让学生关注自己学习的结果,用一定的形式将回答结果通过电教媒体展示出来,使他们得到学有所获的肯定,建立自信心,会收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在组织学生学习生字时,我有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生动的优势,帮助学生巩固字形,理解字义。如在学习生字时。我有时把生字做成红红的果子,使它长在绿绿的大树上,做放多媒体课件。读对了,果子就落到收获小筐里,并加上掌声或“你真行!”等动画效果,大大激发了学生识字、认读的乐趣。

识字写字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而且识字量较大,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我们只有采用形式多样的识字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掌握多样的识字方法,促进学生识记效果的提高。

二、运用电教手段,学习古诗

古诗虽然短小精悍,但意境深远,音韵和谐,读来琅琅上口,回味无穷。再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反复的诵读中,学生对诗的含义会有更深一步的理解和意会。而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则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在感情地朗读古诗,并熟读成诵。

如我在教完《望庐山瀑布》后,播放了一段庐山瀑布的录像,让学生亲眼目睹了庐山瀑布的雄伟气势,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受,然后再让学生听配乐的课文录音,跟着录音练读。这样,学生读起来既感情真挚,又抑扬顿挫。最后,我把学生的朗读录下来,再放给他们听,让他们跟课文录音比一比,自己评一评。学生找到了差距,练得更欢了。老师要在学习古诗时能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把诗的言外之意叙述出来,不仅能加深对诗的理解,对学生说话也是一个极好的训练。运用电教手段展现古诗所描绘的意境,就为学生进行说话练习做好了铺垫。

我在教低年级小朋友学完《鹅》时,就出示了事先制作的显出诗歌内容的投影片,然后让学生边听着舒缓的乐曲,边看图,并展开想象,试着用自己的话把图上的内容具体地说出来。在美的氛围中,学生启动了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描绘出了这样优美的意境:有一个美丽的湖,湖边长着嫩绿的草,开着鲜艳的花。湖水清清的,水中有几只大白鹅,雪白的羽毛浮在碧绿的湖面上,红红的脚掌正悠然地拨动着。湖面上泛着微微的波纹,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点点金金光。偶尔,大白鹅昂头叫两声,好像在唱着欢乐的歌……美的情怀、美的形象跃然而出,学生在训练说话的同时,也受到了美的陶冶。

在古诗教学中合理运用电教手段,不仅能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学得扎实有效,更能使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

三、电教媒体在阅读理解课文中的作用

电教媒体能激发学生大脑处于兴奋状态,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活动,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潜力的开发,有利于拓宽视野,在创造活动中体味到成功的喜悦。

我在教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时,就借鉴于永正老师的教法这样进行教学:

师:“离离原上草”中“原”指的是草原,“原上草”就是草原上的草。草原上的草长得怎么样呢?请看一(投影出示草原图,图上的草长得非常繁茂。)

生:草原上的草长得很高很密。

生: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盛,一棵挨着一棵,一眼望不边。

师:说得太美了,聪明的小朋友看了这幅图,一定知道 “离离”的意思是什么了。

生:“离离”就是草长得非常茂盛。

师:说得对极了!谁能把这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生:……

一个小小投影片,就帮助学生轻而易举地理解并掌握了 “离离”的意思,还扎扎实实地进行了说话训练,何乐而不为呢?

四、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想写、爱写的兴趣

运用多媒体教学作文,可突破时空的限制,把现实生活中的情、景、事、物搬进课堂,创设良好的习作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让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下写作。运用声象媒体,创设良好的习作情境,让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下写作,能激发学生想写、“爱写”的兴趣。学生突破习作时“无话不说”,“无事可写”的难点,掌握写作的技巧。如:在一次《家乡的变化》的作文教学中,我首先演示课件《美丽的山城》,这样学生自然就被带入一个如诗如画的意境之中。课堂上巧妙的用音乐和画面引入,让学生充分感受课件的意境美。有了形象的画面后,再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捕捉习作素材,帮助学生成功的跨越写景作文这道难关。学生在课堂上同时受到音乐、美术、文字语言等多种媒体的熏陶。同时,出示了学生搜集的画面昔日的家乡:弯曲的土路,车两经过,尘土飞扬;简陋的平房,茅草片片,烟囱浓烟,沖向天空;孩子们玩耍只是土泥一身。今天画面——笔直光滑的柏油马路,直达各个村庄;一排排、一幢幢高楼,整齐划一坐落在村的中央;老人、小孩眉开眼笑在自己的游乐场所(场地)健身、玩耍。让学生看镜头,作对比,抓特点,细观察,作描述,认真想,大胆说。

这样,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注意力集中,能很快抓住“事物”的特点,“有话可说”,“有话想说”,又能学会“从整体到部分”,“由外到内”的观察方法,使学生“有话会说”,达到提高单位时间内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率。这种功率,不但能使学生对写作过程和写作结果产生成功的心理体验,而且会对作文产生浓厚兴趣。

教学中我运用电化教学手段,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感知,提高了学习效益,使学生更快、更准确、更大容量、更牢固地接受知识和信息,逐步培养学生综合语文能力,开拓了学生的知识视野,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电教古诗意境
古诗教我珍惜时间
劳劳亭
春色满园
路在脚下 梦向远方
一朵花的意境
电教工作者要有“五颗心”
不算看
唐.欧阳询《九成宫》集古诗
环境——雕塑意境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