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动学习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活动设计与实施
2019-12-09孙荣华
孙荣华
2001年,教育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当中,“主动学习”就是一个高频词。其中的“课程改革目标”“课程标准”及“教学过程”等部分,都有关于“倡导”“促进”“形成”学生主动学习的要求。2017 年《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现已在各地全面启动。其中,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作为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新学习方式的主要特征是:主动、探究、合作,使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而在学习方式的三个方面中,主动是基础和前提。什么是主动学习?它应该具备哪些条件呢?如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进行设计与实施,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呢?
一、主动学习与学习金字塔
所谓“主动学习”(Active learning),又译为积极学习。其实质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目标,让学生通过“积极的学习”达到自己去听、去看、去做、去理解、掌握如何获取知识的方法。
1946 年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提出了“学习金字塔”理论。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研究发现:学习者在两周后还记得的学习内容(学习保存率),会因不同的学习方式而差异很大,即构成金字塔模型。塔尖为当前教学最常用的听讲方式,学习效果却是最低的,学习保存率仅为5%。从第二至第四项分别为阅读10%、视听20%、示范30%,而第五项小组讨论达到50%,第六项学生“做中学习”或动手实践达到75%。金字塔的最底端的方式是让学生有机会把上课内容立即应用,或是让学生转教别人,学习保存率可高达90%。从塔尖开始第一项至第四项的学习方式都是被动式的,学生的参与度很低,所以学习的保存率都很低。 第五至第七项,学生在进行小组讨论、实践和应用之前,经过了独立思考,学习方式是主动式的,因此学习保存率有了大大提高,同时也提升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基于主动学习的课堂活动设计
基于对主动学习的理论,结合主动学习的条件,链接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课堂活动设计与实施:《美化我的文字》本课选自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试验教科书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10课。
(一)创设学习氛围,激发主动学习动机
1. 创新教学模式,创设学习氛围
《美化我的文字》这一教学实例是在了解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意愿的前提下,实现微课程教学模式的一项探究活动。通过前测,学生进行自我认知,主动激发学习动机,使其自然而然融入到微课程这一教学模式。
2. 巧设课堂引入,创设学习氛围
通过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课堂引入,形成群体性学习气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动力。
(二)提供学习空间,培养主动学习能力
课前,教师围绕设置字符格式的教学内容,制作了“成长乐园”微课学习资料。其中包含 3个常用设置、4个个性化设置的微视频,分别对应学生自测表中的具体内容。在教学中是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成长乐园,进行自主学习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本课的探究过程。
1.环节一: 启发思维,掌握学法
2.环节二:成长乐园,自主学习
3.环节三:反馈学习,组织架构
正所谓,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习能力需要在适宜的学习空间当中,才能得以更快速提升,增强学生学习的效能感,使其学会学习。
(三)优化实践活动,丰富主动学习体验
实践活动的设计不仅要具有思想性和科学性,更要充满艺术性和吸引力,使学生不觉沉醉其中。体验探索的乐趣,感受挑战的艰辛,饱尝成功的喜悦,诱发主动学习的愿望。
本案例通过阶梯任务,优化学生的学习活动。
(四)运用课堂评价,强化主动学习结果
课堂评价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学生成长、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巧用课堂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品味幸福,使主动学习获得成功。
三、丰富学习资源支持主动学习
当今社会信息量非常大,学习资源也非常多。学习资源可以分为数字化学习资源和非数字化学习资源。数字化学习资源,按其呈现方式不同,大致可以分为数字视频、数字音频、多媒体软件、CD-ROM、网站、电子邮件、在线学习管理系统、计算机模拟、在线讨论、数据文件、数据库等。非数字化学习资源包括印刷材料、幻灯片、投影片、电影、电视、录像等。数字化学习资源能够激发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创造的方式来寻找和处理信息,从而使数字化学习成为可能。作为信息技术老师如何利用丰富的学习资源,让学生主动学习呢?这就需要老师根据具体的课程制定出适宜的设计。如:在《设置动画效果》一课时,教师可以提供背景图片、微课视频、语文、数学课资料等。在《添加图片和声音》一课时,老师可以提供图片、校园资料、校歌、音乐等。在《设计贺卡》一课时,老师提问:春节有哪些民风、民俗?引导学生阅读,以便孩子制作各种主题贺卡,参考贺卡示例,上网查看,选择自己喜欢的图片。
四、思维导图引导主动学习
思维导图是终极的组织思维工具,而且使用起来非常简单。所有的思维导图都有一些共同之处,它们都使用颜色、都是从中心發散出来的自然结构,都使用线条、符号、词汇和图像,都遵循一套简单、基本、自然、易被大脑接受的规则。使用思维导图,可以把一长串枯燥的信息变成彩色的、容易记忆的、有高度组织的图,它与我们大脑处理事物的自然方式相结合,它组织信息的方式是非线性的。思维导图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速度和合作学习的效率,更快学习新知与复习旧知,建立清晰思路,帮助学生提取关键信息,逐级深入,进行主动学习,促进新旧知识间形成的联系。
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特别是“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人才培养的需求已经不局限于知识的丰富,而更聚焦于获取知识的方式以及在这一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主动精神。当然,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需要教师不断改革自己的教育理念,不断探索适应学生主动学习的课堂教学变革,不断思考自己的教育行为背后所蕴含的价值取向。使课堂教学活跃焕发生机,实现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真正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