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化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数学应用能力
2019-12-09江文海
【摘要】本文论述通过生活化的数学教学培养小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途径,提出让学生在生活化的合作探究、角色扮演以及问答中提高数学应用能力等教学意见。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数学应用能力 生活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0A-0132-02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数学在培养学生个人的逻辑、推理、计算能力等方面效果显著。小学阶段数学教育的关键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因此,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要围绕这一教育初衷,将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渗透于数学教学中,贯穿在教学的方方面面。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是生活知识的系统概括和升华,数学知识最终必将运用于现实生活。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较差,但他们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会使他们收获强烈的自豪感,增强学习兴趣、提升数学应用能力。基于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生活化教学方式,多途径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一、在合作探究中发展数学应用能力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然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独立探讨能力较弱,于是,小组合作探究成了小学教师在教学时突显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教学方式。与此同时,对小学生来说,有些数学知识比较抽象,看不见、摸不着,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极大的困扰,而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能有效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在采取生活化教学的同时,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使其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应用能力。
例如在学习小学数学五年级“圆周率”的知识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圆”,如杯子、棍子、笔等,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索圆周率的准确表达形式,使他们根据生活中的物品抽象出数学中的“圆”,在合作探讨中运用已有知识学习新知识,提升数学应用能力。
又如在教学“平行线”时,教师给学生提供不同的包含斑马线的照片,让学生同桌二人对照照片发现相同之处,并描述出来;进一步联想自己上学、放学时回家路上经过的斑马线,引出“平行线”的概念。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实例,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数学知识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提升学生数学应用能力。
二、在角色扮演中发展数学应用能力
小学生性格活泼、爱玩,喜爱热闹的课堂氛围。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课堂缺乏趣味性,课堂教学效果一般,学生的数学成绩不理想,限制了学生数学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教师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角色扮演,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活动中掌握数学知识。
例如,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时,教师可以创设银行的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有“银行工作人员”,有来办理业务的“顾客”,课堂气氛热烈。通过多次情景模拟,学生能够准确进行人民币的换算,达到了课堂教学的目的,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又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打电话》时,教师可以通过情景再现,为学生划定一定的游戏区域,找几名学生扮演消防员、警察、医生等角色,其他参与游戏的学生在听到游戏开始的指令后保持不动,只有大声拨打119、110、120等电话,等待相关人员到场并“获得解救”后才能够移动,其他学生可以干扰拨打电话的学生,以此模拟突发情况,引导学生学会自救。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能让学生从实践中了解和把握课本知识,还能增强学生的自我求救、自我保护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在问答中发展数学应用能力
课堂提问是教师检验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教师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已有生活经验,设计与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趣味问答,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在问答中巩固知识,还发展了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例如,在教学与百分数相关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隆重召开,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辟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1979—2012年,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年平均增长率达到9.9%,比同期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快7.0个百分点,也高于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同期平均水平;2013—2018年,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年均增长率为7.0%,明显高于世界同期2.9%的平均增长率。”“自2006年以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居世界第1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2018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7.5%,比1978年提高24.4个百分点。”随后让学生分别描述介绍中百分数表示的意义。学生争先恐后,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在回答的过程中巩固知识,明白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了数学应用能力,同时意识到祖国的强大,增强了民族自豪感与爱国情怀,立志为建设祖国努力学习。
又如,在教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统计表”的相关内容时,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你们能联想到哪些现实生活中的统计表?看看哪位同学想到的多又生动贴切。”一时间,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课堂气氛热烈。教师还未教授新知识,学生便在回答问题中初步掌握了统计表的相关内容。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到家中了解父母每个月开车的油费、路程、加油的次数等,并结合了解到的相关信息制作一个简单的统计表,在课堂上向其他同学展示。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统计表思考为什么有的车耗油量低、有的车耗油量高……与生活紧密相关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存在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探索中,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是重要目标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情况,结合生活实际展开生活化的教学,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丰富教学手段,改变以往枯燥的数学课堂,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发展小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王险峰.浅谈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J].小学数学教育,2019(Z1)
[2]王庆春.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
[3]邢欣.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学习教学措施分析[J].考试周刊,2016(24)
作者简介:江文海(1975— ),男,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
(责编 刘小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