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经典古诗词教学
2019-12-09李桩弟
李桩弟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在这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其中,古诗词就是祖先留下的经典且永恒的宝藏。它极大地丰富了学生对于语言文字的积累, 影响着学生的精神理念、道德礼仪、文明风尚等诸多方面的行为习惯,同时也是学生更加扎实地学好语文,拓展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因此,诵读古诗词教学是一种意义深远,合乎人性的素质教育。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妇孺皆知、脍炙人口,是古诗中的精品。那么,如何进行经典古诗词教学呢?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重视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是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学习动机的有效方式。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炼、贴切、感人的情境或其他形式的导入,可以使学生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激发其思维和求知欲,教师在进行古诗教学时,若能利用恰当的、灵活多样的导入方式激发学生对学习古诗词的兴趣,那么我们的教学工作将会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一)利用多媒体、插图导入新课
在我们所用的新教材中,大多数的内容与练习都体现了图文并茂的这一特点。那么,在教学中我们也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插图来导入新课。如可根据插图做成动画课件,也可根据教学内容对课件进行改动等,利用电视、幻灯与录音等手段加上老师的语言与生动的画面相结合,就会让学生走入情境中。简明的图画与逼真的形象,会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课堂上,如果能合理地利用课文插图巧设问题,逐步引导学生看图回答问题时也在无形中深深地理解了诗意,这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利用猜谜语、讲故事导入新课
小学生都爱听故事,猜谜语。 利用故事或猜谜语来导入新课,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进一步地活跃课堂学习气氛。教师可以根据所教古诗的内容和需要,出示一些简单的谜语让他们猜,或者用教学机播放相关的小故事让他们听,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气氛。如教学古诗《画》时,教师可先出示一两个谜语让学生们猜,活跃课堂气氛,再出示古诗让他们接着猜,最后引出课题进行教学。这样的导入自然有趣,既可以调动儿童学习的兴趣,又可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三)利用音乐导入新课
音乐是美的,如果用音乐来导入新课,不仅能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很多的古诗词都被编成有趣的、朗朗上口的儿歌,如《春晓》古诗新唱、《梅花》皇家长诗班……若是用相关的古诗歌曲导入古诗教学,学生必定兴趣盎然。
当然,课堂导入还有很多,具体要用哪种就要根据教学古诗的内容以及学生的特点而定。
二、重视读中悟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由此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所以,我在课堂教学中特别重视学生的朗读指导,以读代讲,读中悟境。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何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呢?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也是朗读的主体。因此,在初读古诗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同桌、问拼音朋友、问老师,扫清生字詞障碍,把古诗读通顺、读流利,让学生品尝到“我想读、我能读”的成功滋味,激发学生“乐于读、读出感情”的朗读兴趣。
2.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学生朗读的热情和积极性
如:播放古诗的录音,引导学生一边听录音一边画出古诗的节奏,让学生边听边小声跟着模仿,再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相关的课文插图,以听促读、图文结合,以读代讲,读中悟境。
3.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朗读方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朗读的方式很多:个人朗读、小组朗读、男女对读、全班齐读、分角色朗读、带动作朗读……合理的朗读方式,容易激发学生“乐于读、读出个性”朗读兴趣。
(二)读中思考、读中感悟
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读中思考、读中感悟呢?
第一,善于抓住关键词指导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思考、读中感悟。
第二,重视图文结合、让学生在读中思考、读中感悟。如:在指导学生朗读《悯农二》第一、二两句时,先出示一位农民伯伯在火辣辣的太阳下给禾苗除草,热得汗珠不停地往下滴的画面,问学生:你看到了什么?你体会到什么?再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体会反复地朗读古诗;在指导学生朗读《悯农二》第三、四两句时,先出示农民辛苦劳作的图片,问学生:你看完农民劳作的图片有什么感受?再引导带着自己的体会反复地朗读古诗。这样让学生明确朗读的目标,在读中思考、读中感悟。
三、重视背演结合,深化理解
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三朝名臣言行录》,由此可见背诵对学生理解诗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多方式背诵,巩固记忆
俗话说:熟能生巧。多种方式背诵如:看图背诵、个人背诵、全班背诵、小组赛诵……不但改变了以往枯燥单一的背诵,激发学生背诵的积极性,还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达到熟读成诵、深化理解诗意的目的。
(二)背演结合,深化理解
通过前面多种方式的读、背,再结合演一演让学生悟出诗中的意境,达到熟读成诵、深化理解诗意的效果。
总而言之,农村小学低中年级经典古诗词课堂诵读教学重在“读”,在读中理解诗意、在读中悟出诗中的意境,达到熟读成诵、深化理解。
四、重视品诗育德
古诗词之所以能成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经典且永恒的宝藏,是因为它不但能丰富我们的语言,启迪我们的智慧,更是我们如何立人之本。教师要特别重视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感悟诗中蕴藏着的做人做事的道理,如,《悯农 二》诗中就是通过理解诗句,体会农民劳动的辛苦,教育学生尊重劳动,爱惜粮食,心存感恩的思想。
总之,在古诗词教学中,我们教师更应该不断通过反思、总结、提升,去寻找更好、更适合学生的方法,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真正让学生由“学会”到会“会学”,真正让学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我会学”,真正做到以诗育人,继承并发扬中国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