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晚清统治者对外心态的演变

2019-12-09管烨萱

当代旅游 2019年6期
关键词:晚清时代背景

管烨萱

摘要:近代以来,伴随着列强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巨大转变,中华民族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统治者的对外心态也伴随着国内、国际形势发生着深刻的转变。

关键词:晚清;统治阶级;对外心态;时代背景

自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由传统的封建社会逐渐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外交主权由此丧失,国际地位也急剧下降,中国面临着“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一个曾经的“天朝上国”变成了列强手中蹂躏的棋子与掠夺的对象,中国的统治阶级产生了极大的心理落差。本文将以时间为线索,分别阐述各个时间点清朝统治阶级对外心态的演变。

一、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

鸦片战争之前,中华文明一直是相对独立地发展的,并以其优越性,对外输出,在东亚地区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汉文化圈。尽管它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从古以来便络绎不绝,但是,外来之物,欲进入中国,须得经过中华文明强韧且持久的改造,化外在为内在,才能成为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长此以往,中国人习惯于以居高临下的姿态,环视四方古代封建王朝正是在这样的文化熏陶下,逐渐形成了“天朝上国”的文化观念。中国统治者认为,中华为世界中央,四方分布着东夷、西戎、南蛮、北狄,认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清王朝的统治者也不例外,他们在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前,对世界缺乏基本的认知,依旧认为“英咭唎”是远方的蛮夷小国,对其嗤之以鼻。然而,工业文明的炮火最终打碎了清政府的美梦。1839年的虎门销烟,彻底地激怒了英国政府,英国以战争相威胁,强烈抗议清政府焚烧鸦片的行为。起初,清廷朝堂内主战派居多,他们认为英国不过像朝鲜、日本那样羸弱不堪,认为其为蛮夷小国,不足为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战争的天平向英国开始倾斜。清政府内部战和不定,道光帝为讨好英国于1840年8月20日惩办林则徐,重用耆英、琦善等主和派,最终败于英国。最终于1842年8月29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美国法国为了攫取其在中国的利益,采取威逼利诱的手段,与清廷签订了《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

尽管清廷在1843年前后签订了一系不平等条约,但清政府认为这些条约是天朝“怀柔远人”的一种手段,并没有认为其文明有何先进之处。第一次鸦片战争只让少部分士大夫开眼看世界,清廷的统治阶级并没有看到世界大势和工业化的滚滚洪流。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大量涌人中国,冲击了通商口岸及附近地区的传统经济结构,导致大量的手工业者破产。鸦片输入量连年激增,白银外流更为严重。吏治的腐败、连年的水旱灾害进一步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各地民怨沸腾。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军于1851年1月11日于广西金田村起义。起初太平軍“西征”、“北伐”节节胜利,当时声如雷,京师震动,朝中大员家眷及官绅商民无不鸟兽散。正阳门外大市若荒郊无人迹”,而咸丰帝召王公、四辅、六部、九卿等会议,“皆涕泣丧胆,眼眶肿若樱桃”。清政府为维护统治,不仅命令曾国藩、李鸿章组建湘军、淮军予以镇压,还雇佣洋枪队来进行协助。英法自觉自己在华利益受损,向清政府提出联合绞杀太平军这样干涉中国主权、领土完整的意见。清政府为了维护自身统治利益,不但没有回绝,反而欣然接受。从此中可看出,晚清统治者对外心态随着国内的局势变化而变化,当自的统治地位受到威胁时,不惜于外部势勾结维护自身的统治基础。

1854年英国政府向清政府提出中国全境开放通商、外国公使常驻北京、鸦片贸易合法化等18项修约条款。清朝君臣认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只是战术失误,并未认识到西方文明的先进之处,认为《南京条约》是恩赐式的“万年和约”,不应另立新章,对外国的要求未予理睬。英国为了扩大其在华利益,以此为由,纠集法国于1856年10月联合发动侵华战争。清政府在太平天国运动中投入大量兵力,自顾不暇,最终败于英法联军,于1858年和1860年签定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1861年以后,在中国对外关系中开始出现了一个新时代。西方的好战性有所节制,晚清政府的对外心态也从抵制西方文明向学习西方文明过渡,清朝“天朝上国”的荣光早已不在。在两次战争中遭受到的失败以及英法联军于1860年占领北京竟至焚烧圆明园的事实,都使得清廷比较讲求实际的官员在震惊之余认识到一种新的国际形势已经开始,并认识到现代的西方人与早先骚扰中国的外夷是根本不同的。当时,越来越感到“西学东渐”以及此风的势不可遏。因此,中国接受这种现实乃是当务之急,尽管这样做是不愉快的,一些先进的学者和政治家们决心履行中国的条约义务,使他外交活动现代化,建立起西式的工矿企业,并聘请外国人协助他们处理这一新的形势。1861年,咸丰皇帝批准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成立了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外事部门,开启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1864年清廷翻译出版了一本国际法的教科书,开始学习近代国际法律体系。1873年清帝接见一批外国外交官时准予免行叩拜礼。1866年派遣由斌椿率领的外交使团赴欧。除了在外交上敞开向西方学习的大门外,清政府决议进行经济改革与军事改革。19世纪50-60年代,清政府内部的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了西方经济与科技的领先,发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1861年,曾国藩创办了中国第一家官办的军用企业——安庆内军械所。1862年,中国人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台实用蒸汽机在安庆内军械所问世,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一家官办军用企业。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提出“寓强于富”的口号开始创办官督商办的企业。1881年投产的开平煤矿是中国第一个使用机械开采的煤矿。开平煤投入市场,起到了分洋利的作用。除了经济改革,清政府的军事改革也引人注目。1866年,汉族官绅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开始了近代军事船舶制造。1888年,直隶总督李鸿章和两江总督沈葆桢分别创办了中国近代意义上的新式海军——北洋水师和南洋水师。

综上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对外心态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统治阶级级不再将西方先进的科技视为“奇技淫巧”,而是将其视为了求变富强的工具。清政府不再一味的抵抵制西方文化,将其视为违背祖宗之法的“瘟疫”,而是选择性地学习西方优秀文明。然而,这样的学习仅限于器物层面,只是浮于表面,而未深入内里。19世纪60、70、80年代的改革始终没有触及清朝的政治制度,引发社会变革。

三、甲午战争前后

由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清廷逐渐看到了英法俄等西方资本主义强国枪炮的先进之处。与此同时,清王朝也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产生了畏惧心理。1883年12月到1885年4月的中法战争,清政府以胜求和签订《中法新约》,以失败者的姿态承认了法国在越南地区的权益。在洋务运动的推动下,清军的现代化水平得到了提高,南洋、北洋水师的建立更是增强了清政府的底气。铜枪铁炮虽不能与英法相比,但也可以称得上是“亚洲第一”,这是当时清政府内部大部分官员内心的真实写照。然而,他们未注意到的是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国力大幅度增强,不再是以前那个“幕府日本”,而是“资本主义日本”。1873年日本为了为对外扩张做准备,派遣一支讨伐队前往朝鲜。1875年,日本向朝鲜派遣一支配备有炮艇的巡逻队。1876年2月24日,日-朝江华岛条约签订承认了朝鲜为自主之邦,严重挑衅了清政府作为宗主国的威严。1879年,日本吞并琉球群岛,侵犯了藩属国主权和领土。清政府当时的国内局势已经使其身心俱疲,无心关心日本的挑衅,更无心了解日本的近况。在甲午战争爆发前,清政府依旧认为日本是“东瀛”小国,无力与大清国一战。然而,由洋枪洋炮组成的北洋水師在黄海海战中被日本击得粉碎,多名舰长以身殉国。这场战争不仅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社会的殖民化程度,而且宣告了清廷仿西自救运动的失败。甲午战争后中国国势艰危,民生凋敝,中华民族陷入了极其深重的危机。日本的“胜利”极大地刺激了西方列强 。俄国在东北扩张势力,纠合德国、法国“干涉还辽”,拉开了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序幕。此后数年,列强竞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清政府陷入了内外统治危机。1895年,清政府先后派胡燏棻和袁世凯到天津小站采用西洋方式编练新军,意图维护清朝的统治。1895年,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联名600余人公车上书,要求大清国像英国一样建立君主立宪制。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开始变法,变法最终历时103天后失败。1898年,义和团运动兴起,他们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号,得到了一部分清政府官员的支持。1900年,列强以“救护驻华使馆,助中国剿匪”为由,组成八国联军进犯北京。清廷为了自己的统治利益,与列强们签订了《辛丑条约》。清政府这时已经无力与列强抗衡,只能将列强作为自己统治的依托。

清政府在这一时期的对外心态从最初的愿意与洋人抗衡、分洋利到后来成为洋人在华统治的工具,反映出清政府在一次又一次的改革失败后失去了与列强斗争的信心,转而谋求洋人维护其统治的正统地位。

四、清朝灭亡前后

1894年孙中山于美国檀香山创立兴中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为宗旨,以暴力推翻清王朝为目标。在维新变法运动失败后,孙中山更觉清王朝无可救药,于1905年在日本创立了同盟会,以民族、民权、民生为其纲领。当时,清朝国内局势动荡不安,改良派意图再次上书,推动清王朝政体的变革;革命派积极筹划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谋求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清王朝内部的旧式官僚阴谋窃取清王朝的最高权力。清廷陷入了严峻的统治危机。为了缓和国内矛盾,清廷接受改良派的意见,进行预备立宪。1905年,清政府派载泽、端方等五位大臣出洋考察。次年,五位大臣回国,上述指出立宪有三大利:“一曰皇位永固,二曰外患渐轻,三曰内乱可弭”。于是,清王朝于1906年设立考察政治馆,作为清末立宪的办事机构,于1907年下令筹设咨议机关。1911年5月,清政府宣告组成第一届责任内阁,在13名内阁大臣中,满族贵族占9人,其中7人为皇族,史称“皇族内阁”。消息传出,各省咨议局联合会上书力争,“以皇族组织内阁,不合君主立宪公例,请另简大员,组织内阁”。对此,清政府回复说:“黜陟百司,系君上大权,议员不得妄加干涉。”清王朝此举彻底地激怒了改良派,以康有为为代表的改良派纷纷疾呼:“清朝不可救矣”。1911年的辛亥革命最终将腐朽的封建清王朝推向了坟墓。

在这一阶段,清王朝最终接受了西方的政治体制,然而,这次政治体制的变革最终没有掩饰专制独裁的目的,加速了清朝的灭亡。

五、结语

晚清统治者对外心态随着时代背景的改变而改变,并由多种因素所影响。对外心态由最初的“天朝上国”、抵制外来文化,向着学习西方文化转变。在转变过程中,统治者因改革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而备受打击,最终与帝国主义势力相勾结。而晚清统治者对外来文化的学习也是由浅入深的,由器物科技转向政治制度,由经济转向政治、文化。然而,清政府对外学习的心态从根本上来看不是富国强兵的,而是为了维护其统治利益的。专制的清朝在的灭亡在历史上是必然的。

参考文献:

[1][美]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2][美]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3]茅海建.天朝的崩溃[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

猜你喜欢

晚清时代背景
数字时代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建设新路径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钢琴作品的思政融合
生态时代背景下我国绿色农产品转型升级研究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智能产品在居室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华丽追梦者
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美育优化探析
晚清师范教育发展的制度变迁分析
论晚清民间戏曲中的“皇权隐退”
有情总被无情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