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乡风文明传承与创新研究

2019-12-09王素萍

当代旅游 2019年6期
关键词:面临挑战乡风文明创新研究

摘要: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底蕴,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传统的乡风文明受到了城市化、全球化、网络化的较大冲击,面临着诸多问题,新时代传承好优秀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必须在传承硬件、主体、载体、机制等方面创新,切实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切实提高“富民文明”程度。

关键词:乡风文明;面临挑战;传承;创新研究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新农村建设的20字总要求和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20字总要求中唯一没有改变的就是“乡风文明”这四个字,充分体现了乡风文明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乡村文化资源传承、乡村经济发展和乡村社会稳定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新时代乡风文明面临的困局和问题

乡风文明就是好的乡村风气。是指在完善的乡村基础设施上,一群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建构起乡村崇尚传统文化、崇尚科学文明的社会风气,形成了符合时代特色的家庭伦理关系、邻里关系、党群关系,树立起进步的思想意识与道德观念,继承和创新好传统文化产业。

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曾说:“乡下人离不开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方法”、“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地上的,一代一代传下去,不太有变动”,正是由于多年来农民一直是附着在土地上的,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导致了传统的乡风文明千年不变,传承已久,但是随着民工潮的涌现、土地流转力度的加大、城乡融合步伐的加快、网络带来的多元文化和价值包围,传统的乡风文明与城里的、网络的、西方的文明发生了激烈的碰撞,导致文化程度并不太高的农民陷入了迷茫,流传几千年的“仁义礼知信”地位越来越岌岌可危。

(1)亲情在淡化。拜金主义、利已主义等消极思想随着互联网大潮悄然滋长,父子情、母女情、祖孙情敌不过“有钱就是大爷”的金钱观。过去农村鸡犬相闻的人际关系被钢筋水泥的楼房禁锢成“老死不相往来”。孝道文化被视为愚昧落后,啃老、弃老成了时尚新潮。涮朋友圈的低头一族代替了亲情的正常沟通。“活着不孝、死了乱叫”的厚葬薄养,成为当下农村孝道伦丧的真实写照。人情薄如纸,亲情淡如水已成为人际交往新趋势。

(2)铺张在盛行。农村人情成灾,从“人情不是债,何苦顶锅卖”,到“人情就是债,躲都躲不开”。人情项目越来越多。结婚、庆生、出生、满月、百露、风面礼、盖新房、子女上大学、孩子当兵、购买汽车、丧事等都要请客送礼。人情金额越来越大。随礼时相互攀比现象严重,二三百元已羞涩难拿,五百元只能勉强应付,上千元已成家常便饭。奢靡排场越来越盛。仅以结婚为例,从住房的面积地段到婚车的名牌数量,从用的名烟名酒到吃的山珍海味,从婚庆演员队伍的高大上到婚礼礼品的派发数,这家望着那家高,儿女结婚、父母负债已成农村的标配。这种奢靡的恶性循环的怪圈谁也不能打破,大家都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吃亏受罪的还是老百姓自己。

(3)赌博在拓展。人们不再把勤劳致富作生活的信条,把不沾黄赌毒的家训被抛在脑后,人不分男女老少,地不分线上线下,赌博不分形式,金额由过去的几元消遣变成了几千甚至上万的红眼赌博,赌博已成为多数农村人的日常生活方式,甚至成了少数农民不劳而获的生活来源。

(4)迷信在抬头。过去视为落后的封建迷信活动沉渣泛起,算命、相面、问卦死灰复燃,风水先生、地理先生生意火爆,大事咨询“香奶奶”“算命大师”已悄然成风。

(5)信教在蔓延。少数农村人不再完全信任农村党组织,而是相信教会组织,个别村甚至40%左右的群众信了教。信教的种类从基督教到佛教、道教都有;信教的人员从弱势群体向家庭所有成员延伸,向青少年延伸;信教的痴迷程度,所花的精力、财力较前都有较大的增长。

上述诸多不良的社会风气致使村民失去了原有的亲情和睦,影响了农村的安定团结,破坏了传统的乡风文明,阻滞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步伐。

二、新时代传承乡风文明应把握的几个关系

习总书记指出,新农村建设要“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记得住乡愁”。“要继承和弘扬我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的传统美德,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坚持社会主义道德观、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坚持保护好、传承好乡风文明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传承时应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精华与糟粕的关系。坚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原则传承乡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标尺,把诚实守信、团结友善、耕读兴家、勤俭持家、互帮互助等优秀传统文明传承下来,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合共生、天下大同的发展理念,求同存异、兼容并包的处事方法,振兴中华、民族复兴的爱国情怀,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人文精神”等传承下来,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传承下来,把陈规陋习、封建迷信、铺张浪费、好逸恶劳、伤风败俗、啃老弃老、婆媳纠纷、赌博吸毒等糟粕剔除出乡风文明传承范围。

二是处理好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乡风文明的地域性决定了其普遍性和特殊性。从普遍性看,孝悌为本、崇尚道德、克勤克俭、尊老爱幼、妯娌和睦、邻里团结、不打架不骂人、爱护公物、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等良好乡风民俗是全国各地都应该保护和传承的。从特殊性看,乡风文明与地域、人员构成关系密切,本文传承的乡风文明仅限于盐阜地区,该地区广袤的土地、海洋、滩涂资源和大量的移民蕴育了独特的乡风文明,新时代要重点传承好盐阜地区勇于开拓的精神、低调务实的作风、海纳百川的胸怀、玉汝于成的品格、开放包容的心态、团结友善的民风等。各地在传承乡风文明时应因地制宜,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有机统一。

三是处理好乡风与家风的关系。江河万里总有源,树高千尺也有根。“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尊老爱幼、妻贤夫安,母慈子孝、史友弟恭,耕读传家、勤俭持家,知书达礼、遵纪守法,家和尤事兴等中华民族传统家族美德,铭记在中国人的心灵中,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中,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传承好家风,就是要让家风相传于后代,家训铭刻在心中,家规落实在行动,让良好的家风家训家规如涓涓细流融入血脉,如不熄火种世代相传。家风好则民风盛,民风盛则乡风兴,乡风兴则国运昌。传承好乡风,就是既要系统保护乡村历史、文化遗产、景观风貌和人文资源,又要保护好中華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意志品质等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精髓,更要注重挖掘传统农耕文化、山水文化、人居文化中丰富的思想和内涵,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

三、新时代创新乡风文明的路径探索

新时代创新乡风文明重点要在提高组织化程度上下功夫,变被动应付为主动创新,主动向西方的、网络的、腐朽的乡风亮剑,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措施,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切实传承、创新好农村优秀传统文化。

(1)整合资源,让推进乡风文明的硬件强起来。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期间指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很重要,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是辩证法的观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别要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当前,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三年整治行动,大力实施“厕所革命”,重点“抓好农村交通运输、农田水利、农村饮水、乡村物流、宽带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让优质的基础设施成为农民素质养成的新途径。为切实改变“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的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大力实施农村环境“三有三无三改”整治行动,“三有”即畜禽养殖有固定的场所、生产生活用品有序放置、房前屋后有基本的绿化,“三无”即房前屋后无杂草丛生、无垃圾散落、无污水横流,“三改”即改厨房、改厕所、改陋习,让农民在干净中培育文明素养,在卫生中培养文明习惯。建好乡村科普馆、图书馆、儿童乐园、书画馆、舞蹈排练厅等功能室场所,满足农村百姓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管仲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让乡风文明的硬件强起来,农民才能珍惜环境、自我约束、自觉文明,更好地传承和创新乡风文明。

(2)建强队伍,让引导乡风文明的主体壮起来。事业发展,关键在人。应至少建强三支队伍:建强党员队伍。建立“党员三带四当”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党员在乡风文明建设中的带头引领作用,组织党员带头参加环境整治、移风易俗、志愿服务,引导农村党员争当环境卫生督导员、移风易俗宣传员、乡风文明指导员、志愿服务组织员。建强文化工作者队伍。充分用好县镇村三级文化宣传人才,充分发挥盐城村村都有村级文化宣传员的优势,在农闲和节日期间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活动,让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农民素质养成的航标。建强志愿服务队。组织老教师、老退休人员、社会新乡贤、书画爱好者等人士组成乡风文明志愿者服务队,逐户挖掘、整理家风、家训和家规,系统编撰整理本地区乡风文明的核心内涵,通过文化墙、牌匾、书法作品等形式,让已经散失的家风家训有形化、系统化、规范化,让乡风文明看得见、摸着得、记得住、用得上。

(3)活化形式,让培育乡风文明的手段多起来。以前,我们的乡风文明建设主要阵地在家庭,现在要以基层党组织为统领,通过举办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农民文化夜校、道德讲堂、身边先进人物报告会、乡贤诵读家规家训、乡贤讲家族故事、周末剧场、群众课堂等多种形式,组织农民学理论、学礼仪、学典型,颂家风、评行为、点问题,让广大农民知荣辱、明差距、讲正气、促和谐。

(4)构建机制,让规范乡风文明的制度活起来。新时代,应从规范制度入手,以多样化的制度来活跃乡风文明的新实践。重创建,让镇村户都行动起来。构建文明乡风梯次建设制度,通过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实现“要我文明”向“我要文明”的转变。重评比,让农民都愿意参与进来。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如开展“十大孝子”“十佳好媳妇”“十大优秀母亲”“十大孝亲青少年”等评选活动,开展最美家庭、最美善举、最美志愿者、好媳妇、好党员、好青年的“三最三好”评选活动,营造人人争先进,个个当典型的深厚氛围。重管理,让农民的行为都自觉起来。通过构建红黑榜公示制度、社会纠纷网格调解机制、每日三省吾身制度、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协会等,让“要我文明”的硬约束更加有力,让影响文明的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乡风文明是一个系统工程、隐性工程、长期工程,广大基层党组织和文艺工作者,应以“功成不必在我,成功必定有我”的胸境,坚持问题导向,瞄准靶向发力,在革除陋习中保护传承,在保护传承中提升创新,让乡风文明之花吹遍神州大地。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第一章《乡土本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习近平.坚决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新华网,2015-1-21.

[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4]储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R].光明日报,2019-10-

10(06).

[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6]拥抱新时代 迈上新台阶——习近平总书记江苏徐州考察回访.中国青年网,2017-12-15.

[7]习近平.在河南代表团审议会上的讲话.新华网,2019-3-9.

作者簡介:

王素萍(1983.3-),女,江苏盐城人,硕士研究生,射阳县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政治学。

猜你喜欢

面临挑战乡风文明创新研究
皖北美丽乡村建设中乡风文明培育解析
乡风文明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研究
浅谈新农村建设中经济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基于新形势的高校教育管理的现状及创新研究
新形势下交通运输行业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
现阶段高职英语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关于我国金融理财的发展趋势分析与挑战探讨
农资行业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措施的对策与建议
加快乡风文明建设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九台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