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媒体时代内蒙古少数民族新闻教育改革及实践

2019-12-09安迎春

当代旅游 2019年6期
关键词:全媒体新闻就业

安迎春

摘要:近年来,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信息不断地交换与传播,我们迎来了全媒体时代。媒体的不断发展引起了新闻教育事业的关注,使得人们加大了对新闻教育的投入力度。不少高校开始重视新闻的教育,内蒙古少数民族多所高校开始建立相关学科,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新闻人才,并将新闻教育不断改革与发展。同样在这一系列实践中出现了很多有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结合实际不断地探索。为国家培养全媒体型人才提供经验与教训。

关键词:新闻;全媒体;全面型人才;实践;就业

科技的飞速发展,为媒体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媒体的不断发展,带来了全媒体时代。使报纸、杂志、广播、出版、网络、卫星通讯等新老媒体深度融合,提供更个性化的服务。全媒体可以根据受众群体的不同,选择最合适的媒体形式,提供全面服务,从而达到信息传播的最佳效果。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也为新闻教育界带来了新的考验。这促使新闻教育的不断改革。本文以内蒙古各高校在全媒体时代对于新闻教育做出的不断改革。

一、内蒙古少数民族新闻教育的现状

内蒙古少数民族是我们中华民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发展内蒙古新闻教育事业拥有重要意义,能够为促进民族团结与协调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内蒙古少数民族新闻教育的发展变化与新闻事业的发展紧密相关。内蒙古少数民族新闻事业刚起步时,由于地理位置与地理条件的影响,内蒙古少数民族地区新闻教育事业起步较晚,长期处于探索与学习阶段。新闻教学方法也比较单一、无趣。但随着全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它们开始借鉴其它地区高校的经验,并予以本土化,这种方法出现了显著的效果。新闻教育事业进入飞速发展阶段。随着新闻教育的稳定发展它们将重心放在创超民族特色方面。实现了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少数民族文字与汉字的巧妙结合,促进了文化的交流與融合。

以呼和浩特民族学院为案例,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在1987年设立了新闻专业,于1989年成立了新闻系。现存新闻学、摄影、播音与主持艺术三个本科专业。近年来,内蒙古少数民族新闻教育事业一直处于上升阶段。它们不断开展相关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蒙古学学院与新闻传媒学院是呼和浩特民族学院的主要院系和重点发展学科。不仅仅是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等也先后设立了新闻专业。

二、内蒙古少数民族新闻教育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缺乏全能型人才

全媒体时代对新闻人的整体素质也提出了高要求,每位新闻从业者都应该掌握策、采、编、剪、排、发全部技能。只有掌握了全部才能在全媒体时代站稳脚。但是,目前高等院校较注重于学生编写的能力,而忽略了学生们的全面发展。只注重培养专业人才,主要课程也是以理论课为主,实践性差。学生缺乏随机应变的能力,专业知识也有限,不符合全媒体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就业之后也是毫无优势,新闻作品不出彩,新闻教育的不足会在工作岗位逐渐显现。这就是新闻教育不合理留下的病根,对此我们应该制定出适时的政策。

(二)师资力量薄弱

教师在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质量的高低与教师能力的高低密切相关,虽说全国出色的新闻教师多,但还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一是由于地理位置的优势中原地区教育条件较好,新闻教育师资力量雄厚。但内蒙古等少数民族居住地区环境特殊,生活环境与中原地区差异很大,所以资历雄厚的教师很少会选择位于特殊地理位置的工作地点。二是呼和浩特民族学院等这样的少数民族高校存在的少量有能力的导师,他们则偏重于理论知识的学习。没把自己的真本事传授给学生,学生的能力只局限于课本。缺乏的师资与传统的教学方法都无法提供高校的教育质量与高素质全方面的新闻人才。

(三)人才就业压力大

在新闻教育发展初期人才都能够得到就业,但近几年媒体人才处于高度饱和状态。就业有压力就会大大降低学生的积极性,造成专业缺乏足够的培养对象。进而教师积极性也会降低,教课质量下降。很多可能会出现毕业不从事新闻媒体行业的现象。另一方面,由于内蒙古等少数民族地区新闻媒体较中部平原地区落后,工作岗位不足。人才就业问题有待解决,教育发展处于停滞状态。

三、全媒体时代内蒙古少数民族新闻教育的改革实践策略

(一)不断加强实践练习的强度

以呼和浩特民族学院新闻传媒学院为例,他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制定了不同的教学方案。大一主要培养文学写作,为后期更好的服务实践。随着年级的不断升高,实践课程也不断的增加,学习的内容也变得不断丰富与全面。在此基础上呼和浩特民族学院还经常举办专业讲座邀请资历深厚的专家传授知识,为学生提供了深层次的学习机会。自2009年至今已举办几十场专业讲座。在实践课程中呼和浩特民族学院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采访与实践场所。在不断的改革变化中加强实践课程的分量,平衡学生新闻能力。呼和浩特民族学院新闻传媒学院这一系列的策略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们将理论教育实践教育这么完美的结合。将学生理论能力培养与实际操作能力结合到了极致,响应了全媒体时代对于全方面型人才的号召。

(二)加强师资建设力度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新闻传媒学院一直以学生整体素养高著称,主要是因为他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团队。近几年来,呼和浩特民族学院新闻传媒学院对于教师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并为吸引教学人才提供了相对优越的条件。吸引高水平教师,在优中选择最优的教师,组建了一支高质量的教学团队。教师质量的提高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起到了促进作用。老师在开课过程中依照教学目标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教育,经常带领学生出外采访,并与学生密切联系,积极回复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完成了《蒙古人》、《牧马人》等优秀作品。课程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采访、摄影、后期等工作。既锻炼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还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另外呼和浩特民族学院新闻传媒学院还外聘了一些工作在一线的新闻人,为学生带来了最新的信息。这种教学力度与方向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质量与兴趣。

(三)提高学生自主就业能力

应全媒体时代的要求,着重培养全方面型人才,为自主就业提供能力条件。内蒙古大学一直是以培养兴趣为主,打消学生以拿到毕业证为目的心理。然后,会利用充分的时间让学生们多参加学校大型活动,培养礼仪、演讲、交流、沟通、应变能力、社交能力等等。高校应密切关注新闻界的就业动态,选择性的向学生传播积极的就业信息。并让学生时刻关注新闻媒体界的变动,了解国情和经济发展形势,明确自己就业目标,并朝着目标努力。高校还积极鼓励支持学生发展自己的爱好与特长,鼓励学生参加社团建立人脉关系网。在就业压力大的大背景下内蒙古大学做出了他们所能做的所有努力,提高学生自主能力,随时做好就业准备。不断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四)培养全方面型新闻人才

在全媒体时代背景下,对人才培养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呼和浩特民族学院新闻传媒学院对此作出了一系列的措施。首先,他们制定了相关的人才培养方案,并将其严格的执行了下去。然后,他们优化师资力量,为培养全方面人才提供了坚实的知识储备团队,也为学生找到最优秀的人生导师。最后,他们极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培养高素质全方面人才制定了万无一失的方案。他根据变化要求,积极地进行调整与改革,不断加大自己薄弱地带的教育。对学生也做出了明确的要求。全媒体时代决定了他们培养人才的方向,只有遵从时代要求,才会将少数民族新闻教育发展壮大。应不断积极的改革,制定最佳教学方案。

综述

由于媒体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做为一名新闻媒体教育事业就应该有敏锐的洞察力,关注新闻行业发展态势。以便于在制定相关教育策略。根据新闻业界的实际变化,定位教学目标。密切关注就业方向,不能出现人才流失的现象,积极地提高自主就业能力,鼓励自主就业。不断加强师资力量,做学生背后坚实的基础。还要不断地发展学生实践能力,打造策、采、编、剪、排、发全方面发展人才,满足时代要求。为祖国新闻教育事业发展添砖加瓦。做一个具有自己特色的教育团队全面提高新闻人才质量。

参考文献:

[1]罗彬,方佳辰.新媒体时代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新闻教育改革路径探析——以新疆高校為例[J].视听,2017(10).

[2]张媛,赵茹.媒介变革时代的新闻理念与实践——《新闻采访写作》课程教学改革路径探析[J].今传媒,2017(3):146-148.

[3]高欢欢,王绪绪.全媒体时代内蒙古地区新闻教育改革与实践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28(9):15-17.

[4]刘寒娥.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27(7):154-156.

[5]林书兵,李淮芝,陆丹,等.新媒体时代下的媒介教育改革与实践 ——以新媒体概论课程为例[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10(4):41-48.

[6]高冉.地方高校引进数据新闻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新闻研究导刊,2018,142(10):23-24+99.

[7]吴立鑫.新媒体时代少数民族地区新闻报道策略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8(5):77-77.

猜你喜欢

全媒体新闻就业
浅析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互联网+”时代新闻采访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新闻版权合理使用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解构口语化新闻的语言特征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全媒体环境下主持人竞争力的提升
打造微公益品牌的“全媒体路径”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