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惠金融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影响研究

2019-12-09高娜宿浩田陈颖

中国集体经济 2019年34期
关键词:普惠金融创新创业融资

高娜 宿浩田 陈颖

摘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逐步成为社会的主流趋势,而对于创业者来说,普惠金融无疑是一个好消息,尤其对于大学生来说,怀揣着创业的梦想,但囊中羞涩,普惠金融体系的逐步完善,大大解决了这一问题。“普惠”一词从字面意思来说就是普遍惠及,那么惠及的这部分群体,自然包括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大学生创业期间融资难的问题。文章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深度剖析普惠金融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影响,通过了解普惠金融以及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现状,结合大学生创新创业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措施。

关键词:普惠金融;大学生;创新创业;融资

一、研究背景

2005年联合国系统在宣传小额信贷年时率先运用“inclusive financial system”一词即普惠金融体系,普惠金融体系经过多年的发展,对目前我国的创新创业产生了极大地影响,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达沃斯论坛上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鼓励小微企业和大学生创业,但是资金融通困难的问题一直存在,而普惠金融的出现有力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全球化智库(CCG)发布了《2017中国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调查报告》。根据调查报告显示,受访大学生中高达65.14%的人群对创新创业热情很高。但是,根据麦可思研究院对2012~2016届大学毕业生创业情况的分析发现,5年来大学毕业生创业比例平稳略升,从2012届的2.0%上升到2016届的3.0%。大学生实际创业人数比例与有意愿人数比例差距悬殊。也就是说虽然很多人有意愿但是并没有将其付诸于实践,这又是为何?这其中肯定有多种因素,例如:未寻找到合适的创业项目、资金融通困难、专业知识不足、没有管理经验、市场推广困难......这些都是创业道路上的绊脚石。

此外根据全球化智库(CCG)调查显示,受访大学生中有61.37%的人群认为创新创业过程中的主要困难是缺乏资金,融资困难是他们创业的主要瓶颈。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创业热情也不断高涨,除了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等社会团体受到了普惠金融的帮助,大学生群体也将受惠。据调查显示目前高校创新创业的主要资金来源,一方面来自于高校的创新创业基金扶持(占比为20.94%)另一方面来自于政府部门申请的创新创业资金(占比19.93%),国家也提出了一系列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优惠政策,比如说:银行等金融机构为高校大学生发放无抵押无担保的信用贷款,这些政策为高校的青年创客提供了资金帮助,暂时解决了大学生们资金的融通问题,真正的将普惠金融落在实处,相信随着普惠金融的发展,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资金投入到大学生创业当中去,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都将创新创业纳入到学校的课程中去,让创新创业深入到每一位大学生心中,只要有想法、有计划、有项目,普惠金融将会助你圆梦。

二、普惠金融优点

在2016年G20峰会上,普惠金融被议为重要议题之一,会议中提出了三个指引性文件,增加了數字普惠金融领域的新指标,提出改善中小企业征信体系、鼓励动产抵押融资、改革中小企业破产制度三项优先改革措施。

在中国,普惠金融也在不断的发展中。为了使“普惠”这一概念能更加深入,更能结合中国国情,在2017年6月,中国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正式成立,中行金融工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之前,不少人认为普惠金融是面向低收入人群的公益活动,甚至把它同公益画上等号,但实际上,它不是慈善和救助,而是为了帮助受益群体提升造血功能,要坚持商业可持续原则,坚持市场化和政策扶持相结合,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确保发展可持续。普惠金融重视消除贫困、实现社会公平,但也需要讲究市场性原则,在发展普惠金融过程中,既要满足更多群体的需求,也要让供给方合理受益。

江苏省作为经济大省,普惠金融也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彰显了它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普惠金融设立机构的门槛低:江苏省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有关普惠金融的政策,包括减少普惠金融机构成立的注册成本,并且没有较高的技术团队要求。虽然会出现一些没有因地制宜,顾客需求不明确的问题,但是门槛低是毋庸置疑的。值得一提的是在江苏省的大部分高校鼓励学生尝试自主创业,再加上“互联网+”和创新创业的政策支持,配上青年人的想法新颖,同时高校又会给大学生分配经验丰富的导师教授给予指导,使得不少的方案相当的具有可行性,这时普惠金融的出现就会提供相当大的便利。近年来,国务院多次研究部署普惠金融领域的政策措施,推动出台一系列货币信贷、差异化监管和财税政策,不断强化正面引导和负面约束,激励各类金融机构和市场主体加大普惠金融服务力度。

货币政策方面,对普惠金融实施定向降准,继续落实并完善对各类普惠金融服务机构的优惠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发挥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对资金投向、利率的传导功能,创设扶贫再贷款,同时发挥宏观审慎工具的激励引导作用。

对于大学生来说,相关政策的出台和较低的门槛为创新创业提供了资金和技术的多方面支持,使得创业成功的可能性大大提高。

三、实施中遇到的困难

截至2019年,普惠金融已经在中国走过13个年头,其发展昭然可见,模式也渐趋完善,但存在的问题仍然显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风控

在多维开放和多项互动的网络环境下,金融风险、技术风险、网络风险更容易产生扩散效应,使风险传递得更快、波及面更广。除此之外,由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普遍存在财务信息不明朗,财务状况混乱等问题,普惠金融服务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信用评价、风险承担及补偿机制等方面的政策是非常不全面的。部分地区信用环境不佳,外部风险分担及补偿机制不健全等均会削减普惠金融政策落实的积极性。

(二)市场信息的不对称

资金的给予方与资金的需求方,两者之间容易产生信息误差,资金的给予方在给资金的需求方(在此我们仅研究当代大学生,以下均称大学生)资金的同时,仅对大学生的信用情况、经济情况、负债能力进行调研,其调研覆盖面还不够广,而大学生对资金给予方的相关政策也并非全部了解,研究表明有超过一半的大学生存在不知道普惠金融是什么,怎么运用这一政策,如何筹到钱等现象,从而导致部分大学生创业者可能因为不会融,或者说融不到资金而中途放弃创业。

(三)政策覆盖面窄

在国家拨款的同时会对受益人进行征信调研,对他们的还款能力进行考察,那么就会带来一个问题,很多大学生刚刚走入社会所创立的公司可能规模效益并不怎么样,家境也很普通,如果融到了资,但是迟迟赚不回本,就会面临还不上款的风险,那么此时对于他们这类企业首先能够通过征信一关就很困难,又何谈以后的发展,由此很多初创企业由于政策限制,授信额度有限,并不能很好的得到财政的支持,而普惠金融作为资金的给予方,那些想创业的大学生正是资金的需求方,给予方与需求方毫无疑问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有甩不开的责任和义务。

(四)监管机制不够完善

我国实行普惠金融制度,并且也往数字化方向发展,数字化固然便捷,但其安全性仍有待提高。目前我国的数字化普惠金融虽然也在快速发展,但仍缺乏配套的监督管理机制,无证经营、无证上网情况突出,部分互联网企业以普惠金融为名,行“庞氏骗局”之实,影响金融的安全稳定。

(五)大学生自身不合理的利用资金

虽然普惠金融本身还需要完善,但其发展还是值得肯定的。即使现阶段它可能还存在不足,但是大部分想借政策融资的还是能够融到的(以大学生为例),那么融到了之后呢,事情还没有结束,普惠金融在助推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过程中,还存在这样一个不足,那便是自己的需求方(以下简称大学生),部分融到资的大学生拿到了钱可能会由于不合理的规划,以致所融的资金并未产生规模效益,从而呈现资不抵债,即使征信很好项目亏损的太高,那也是釜底抽薪,难以偿还。

四、解决方法

针对普惠金融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进一步优化普惠金融政策,适度降低基准

央行近日决定自2019年起,调整普惠金融定向降准贷款考核标准,此项措施简而明之就是拓宽了普惠金融的惠及面,为更多初创的大学生解决了融资难的问题,当然这是央行下达的政策,要想让其真正的落实还需要地方政府对政策落实情况进行有效监控,真正的让政策“落地”。那么为了更好地落实政策,建立一項或多项考评机制无疑有助于激励和监督相关工作人员对工作的完成热情,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拓宽影响力。

(二)高校加强对普惠金融的宣传和引导

虽然现在江苏省的普惠金融的政策已经进一步完善,但是很多院校的大学生对金融知识还是匮乏,使得他们就算想创业也难以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即使国家已经出台了很多有益于他们融资的政策,他们也未能有效运用,最后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那么为了更好的规避这一错误循环,便需要得到各大院校的支持,各大院校应加强对在校生的金融知识教育与引导,努力让更多的大学生了解、熟知、掌握金融知识,从而为他们的创业融资新添一把柴。

(三)加强自身修养,拓宽知识面

对于普惠金融已经存在和发展了十几年,仍存在大部分学生对普惠金融一无所知的现象,大学生应加强对普惠金融的了解,并学习相关知识提升个人素养。

(四)完善监管机制

为了普惠金融长远的发展,建立完备的监管机制无疑是必要之选。为此,相关部门理应制定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和引导工作人员的行为,使之有序进行,同时做到在满足大学生创业资金需要的同时,也要切实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五)加强财务管理能力,提升技能

对于融到了资金的大学生来说,可以说成功了一半,接下来的首要任务便是盈利,或者说即使未产生高额收益也不能出现资补抵债的现象,要想解决这一问题,无疑需要大学生创业者本身研读财务知识的相关内容,不断改善自身财务管理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资金的合理运用,让普惠金融真正的实现它的效用。

参考文献:

[1]江飞,郑晓静.江苏省普惠金融的发展与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9(01).

[2]汪琳璐,王世杰,张逊.大学生创业过程中财务管理问题调查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8(03).

[3]赖雨宏.大学生创业过程中财务管理问题的研究[J].纳税,2018(08).

[4]陆敏. 进一步完善普惠金融体系[N]. 经济日报,2019-02-25.

[5]顾冯洁,董自光.普惠金融视角下校园金融服务供给机制[J].鄂州大学学报,2018(05).

*基金项目:院级项目“普惠金融下扬州大学生创新创业调查研究”(YJ20180206)。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猜你喜欢

普惠金融创新创业融资
9月重要融资事件
7月重要融资事件
欠发达县域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农村普惠金融浅析
5月重要融资事件
4件重要融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