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优秀护士为主导的职业心理辅导对提升护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职业认同感的效果研究
2019-12-09孙晶李春莲段秀卿赵婕
孙晶 李春莲 段秀卿 赵婕
[摘要] 目的 了解以优秀护士为主导的职业心理辅导对提升护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职业认同感的效果。方法 该校在读护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共18名,利用随机数字表分成两组,试验组10名,对照组8名,对照组给予常规研究生教育培训,试验组在常规培训基础上实施以优秀护士为主导的职业心理辅导,比较两组职业认同感水平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护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职业认同感的总分、把握感、组织影响感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优秀护士为主导的职业心理辅导可提升护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职业认同感。
[关键词] 职业心理辅导;职业认同感;优秀护士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9(c)-0144-02
护士的职业认同是指护士对护理职业的自我认知与肯定,他不仅包括社会赋予的职业角色的承认,还意味着护士发自内心是否接受该职业,是否能对护理工作产出积极的正面的感知[1]。目前全球护理人力资源紧缺与护士的职业认同感偏低有关,国际上对护士职业认同的重点已转为干预[2],由于我国护生职业认同感较低[3],因此该研究将探索以优秀护士为主导的职业心理辅导对提升护理研究生职业认同感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该校在读护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护生)共18名,均为女性,平均年龄(24.24±2.05)岁,利用随机数字表分成两组,试验组10名,对照组8名,两组护生均为高考升本科,两组在本科毕业考核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按照常规研究生教育与实践,如学习必修课程,在附属医院进行专业临床实践等,试验组除常规教育与实践外,定期进行以优秀护士为主导的职业心理辅导。试验结束后测量两组在职业认同水平的差异。
优秀护士来自于该校4所附属医院,纳入标准为:①从事临床护理工作3年以上;②至少1次年度考核中评为优秀。③受过奖励。④患者好评。⑤乐意参与与并分享个人经历与临床经验,有教育与培养未来好护士的意愿。研究组共收到19名优秀护士的答复,为了配合研究,该院遴选出8名,平均年龄为(38.95±5.78)岁,主要来自护士长、主管护师。
2 研究工具
以优秀护士为主导的职业心理辅导包括2个部分,即职业学习与职业实践。职业学习主要以沙龙和讲座的团体辅导形式开展。每周1次,每次1 h,每次1个优秀护士,地点为医院的示教室,为期8周。沙龙和讲座的内容范围由研究组设定,包括职业认知、自我效能感获得、职业价值观、职业心理素质等,具体内容为优秀护士从划定范围内自行挑选与拟定主题,此外增加优秀护士个人经历分享和提问回答环节与学生团体交流。职业实践为护生每周跟随优秀护士进行临床实践见习1 d,共进行8周,护生观察优秀护士的职业行为,目的是通过优秀护士的言行发挥榜样示范的力量促进护生由心底自发的对护士职业的认知发展,职业实践流程设计主要依据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中观察学习的4个阶段进行[4],即①注意阶段:护生注意观察优秀护士的行为及语言;②保持阶段:护生将优秀护士的行为及语言内化,保持在记忆中;③复现阶段:给护生一次将注意到的优秀护士的行为及语言复现临床实践的机会;④动机过程:优秀护士将行为及语言的动机分享给护生,护生在复现阶段后相互分享动机。
职业认同水平的测量采用国际上广泛认可的《护士职业认同量表》,该量表的中文版由赵红等修订[5],修订版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较好,达到了测量学的标准,该量表共7个维度,即把握感、一致感、有意义感、自我效力感、自己决定感、组织影响感,患者影响感共21个条目,总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4,各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69~0.84。该量表采用Likert 7级评分法,得分越高,表示职业认同感越好,总分为各维度分之和。
3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结果
《护士职业认同量表》发放18份,回收合格问卷18份,有效回收率为100%。结果显示试验组护生职业认同感在总分、把握感、组织影响感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5 讨论
5.1 护理研究生对职业认同感普遍不高
该研究中对照组护理研究生在在职业认同中的有意义感得分为(3.37±1.32)分,自己决定感得分为(2.71±1.07)分,组织影响感得分为(3.45±0.91)分,均低于中位数3.5分,把握感得分为(3.81±0.90)分略高于中位数,说明护理研究生在对职业的价值、自己在临床工作中决定感,对组织的影响体验到较低的水平。有研究显示护士群体的职业认同感属于中等偏下,大部分护士认为护理专业的社会地位较低,在临床工作中无法完全的实现自己的价值[6]。护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对职业的期望度高,但实际在工作中对职业认同也感到茫然[7],职业认同感低,工作投入也较低[8],离职率也较高[9-10]。
5.2 以优秀护士为主导的职业心理辅导可提升护理研究生职业认同感
该研究显示通过以优秀护士为主导的职业心理辅导可提升护理研究生职业把握感(t=2.48,P<0.05)、组织影响感(t=2.89,P<0.05)。优秀护士在人格中更具有合作性、外向性、宜人性等适应于护理职业的人格特点,在职业行为、护患关系要优于普通护士、通过优秀护士的言传身教、个人经历经验分享给护理研究生树立了良好的职业榜样,潜移默化地提升了护理研究生的职业认同感,进而达到护理职业教育的目的,良好的职业认同感有利于提高护理研究生今后在临床实践的适应性,提高职业心理契约、提高组织信任度、以及良好的职业发展,更为重要的是提高临床护理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宋丽花.二级综合医院护士职业认同与创新行为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8,18(11):1907-1910.
[2] 龚亚香.国内外护士职业认同研究进展与启示[J].中国护理管理,2015,15(4):454-457.
[3] 王梅芳,李小妹.不同类型本科院校护生职业认同现状的调查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6,29(6):1043-1047.
[4] 王晓萍.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J].江苏教育,2018(40):38-41.
[5] 赵红,路迢迢,张彩云,等.护士职业认同量表中文版的信度与效度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11):49-51.
[6] 范静,赵莉,彭亚,等.基层医院临床护士职业认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8,33(6):943-946.
[7] 牛洪艳,倪静玉.护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职业认同的质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0):901-903.
[8] 李萍,刘艳星,曹新妹.精神科护士职业认同现狀与工作投入的相关性调查[J].上海护理,2019,19(2):57-59.
[9] 陈蕾.肿瘤科护士心理契约与职业认同水平和离职倾向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研究,2015,29(26):3240-3243.
[10] 张雨健,李苹,赵新.产科护士职业认同、离职倾向现状及相关性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24):48-50.
(收稿日期:2019-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