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施工企业融资的现状分析及策略探讨

2019-12-09胡志凌

财讯 2019年26期
关键词:实际意义建筑施工企业

摘  要:伴随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与现代化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建筑行业的发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建筑行业作为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柱产业,与经济建设与民生保障息息相关。基于此,本文简要介绍了建筑施工企业融资工作的实际意义,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执行策略。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融资工作;实际意义;执行策略

一、建筑施工企业践行融资工作的积极意义

(1)实现业务拓展。在新形势背景下,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的膨胀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化了行业内部的市场竞争。为此,建筑施工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就应当顺应主体市场变化趋势,深化内部体制变革,并调整战略决策,从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若企业融资方式不合理,则会导致资金链断裂,业务拓展受限,进而削弱企业的竞争力,制约企业的良好发展。

(2)维系原有业务运转。在建筑企业经营发展进程中,原有业务的稳定运转直接决定了企业的整体发展水平。通过采取合理的融资方式,可以為传统业务的运转提供必要保障。现阶段,建筑施工企业多采用垫付项目资金的方式维持工程建设的运转,而大量的资金损耗也加重了企业的经济负担。为此,企业需拓展融资渠道,确保资金供应的及时性与充分性,推动各项业务的正常运转。

二、建筑施工企业融资现状

(1)融资需求量逐步扩张。伴随建筑产业规模的扩张,建筑企业的利润空间逐步膨胀,生产总值也随之提升。近年来,为刺激经济发展,国家逐步加大宏观调控投入力度,各基层政府将战略发展重心转移到城镇化建设方面。由此,公私合营模式、建设—移交模式应用而生。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些模式为建筑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对企业的融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

(2)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方式单一

建筑企业融资渠道有限,且融资方式单一,发生此类现象的主要原因如下所述:一是狭窄的融资渠道、单一化的融资方式无法满足建筑企业的发展需求;二是建筑企业在融资后,受多方面因素的干预,资金未及时归还,降低了企业的诚信度,影响了企业声誉。另外,由于我国建筑企业上市准入条件较高,一旦上市失败,就会损失大量的资金,加重企业的经济负担。

(3)资金担保难度大。现阶段,银行是建筑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如今国家逐步加大了融资资格的控制力度,建筑企业很难享受到银行贷款资金的担保。由于建筑企业的固定资产在项目中被占用,一旦资金供应不足,建筑企业不得不以第三方企业作担保,申请银行高利率贷款,这无疑增加了企业的经济负担。

三、确保建筑施工企业融资运转的可行性策略

(1)推行内源融资形式。内源融资是指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产生的资金,也就是企业内部运转的资金。内部运转资金主要由折旧与留存收益两部分构成,是企业将储蓄转化为投资的过程。内源融资形式使企业资金具有自主性与原始性特征,这进一步提升了抗风险能力,维护了企业的稳定发展。在诸多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内源融资属于最基础且最重要的融资方式。

(2)推行债券融资形式。债券融资形式是建筑企业除银行贷款外最主要的融资方式。在保证风险可控性的前提下,债券融资形式具有节税效应、备节税效应与财务杠杆效应。通常,债券融资形式以银行贷款形式与债券形式为主,其中,银行贷款受到了建筑企业的广泛认可。

(3)推行租赁融资形式。售后租回形式能够对企业存量资产起到盘活作用。我国建筑企业的设备闲置率较高,为此,企业应当与融资租赁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以闲置设备作为抵押资本,待企业有设备需求时,再采用融资租赁的方式收回,以此充分发挥限制设备的利用价值,为企业的良好发展提供必要的辅助与支持。当然,无论是哪一种融资形式,建筑企业都要结合自身发展概况进行合理选择。

(4)加大地方政府扶持力度。各基层政府在解决建筑企业融资难问题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部门应当加大专项扶持力度,为企业的融资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协助,从而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为区域市政工程建设提供有利条件。同时,这也是维系区域经济稳定增长的关键举措。当下,基层政府对施工企业融资的帮扶案例持续增多。例如,深圳市发行的债券,其面向境内建筑企业,债券总额高达10亿元人民币,共由35家中小企业构成。采取政府帮扶的方式,可以优化融资模式,拓展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进而发挥出集合发行和打包捆绑的优势。

(5)建立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目前建筑企业的资金管理流程日趋复杂化,为此,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具有实际意义。具体措施有:

一是建立健全资金预算管理制度,为资金分配与管理提供参考依据;二是构建完善的资金划拨管理制度,为企业实现利润分配与固定资产份额分摊提供必要保障,并将资金有策略性的归入预计支付项目中。三是构建资金管理人员约束制度,让基层工作人员能够严格遵照相关规章制度执行工作,约束与规范自身行为,强化职业道德素养。再者,明确职责权限划分,一旦出现问题,可以追究相关责任人,减少互相推诿现象,做到资金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四是构建合理的资金管理评价制度。建筑企业需结合自身发展概况,构建一整套合理的资金管理评价制度,以提升内部资金管理水平,优化资金分配,从根源上避免资金私自占用问题,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

综上所述,在新形势政策背景下,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在建筑企业经营发展进程中,投融资占据着重要地位。受到各类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与干预,企业的融资难度不断加大,这极大的制约了企业的良好发展。为此,建筑企业应当优化内部体制变革,调整融资战略决策,以推动资金链的稳定运转,进而为业务拓展提供必要保障,最终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曹勇.建筑施工企业融资的现状分析及策略探讨[J].财会学习,2018,(23):193.

作者简介:胡志凌(1980-),男,湖北武汉市人,武汉市市政道路排水工程有限公司,2004年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务管理专业,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猜你喜欢

实际意义建筑施工企业
浅谈我国行政自由裁量权的现况及建议
高中数学导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研究的意义
让思维导图在物理教学中插上翅膀
新形势下建筑施工企业发展战略探究
建筑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难点及信息化解决方案
建筑施工安全成本及优化和控制
浅析营改增后建筑施工企业的问题分析与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