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椎不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临床观察

2019-12-09高娜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20期
关键词:基底供血病症

高娜

【摘要】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型眩晕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11月在本医院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型眩晕的100例患者,并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其中研究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用西医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满意度情况。结果:通过15d治疗后的相关数据得知,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且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方法,并获得患者及家属的满意。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效果

近年来,虽然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人们的身体素质情况并不是十分理想,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型眩晕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而且该病症经常反复发作,不易治愈,严重者会造成急性脑血管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通常情况下,医院医护人员对此病症会采用西医治疗的方法,虽然可在短时间内缓解患者的不适感,但是长期治疗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本研究采用对比法,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型眩晕对患者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11月在本医院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型眩晕的100例患者,并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为42~68岁,平均年龄为(55±10.6)岁;研究组患者的年龄为45~69岁,平均年龄为(57±9.5)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选择标准:两组患者均被医院确诊患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型眩晕病症,并得到患者的同意,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在对该组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在400mg的予葛根素注射液中加入250mg浓度为5%的葡萄糖,然后按照每天1次的规律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连续治疗15d。

研究组:对该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主要通过中医按摩、针灸和口服西药心脑清软胶囊进行结合治疗。

1)中医按摩,让患者坐在医生的正前方,医生为患者的颈部进行按摩,使颈部周围的肌肉得到放松。然后对患者颈部两侧的肌肉组织进行上下揉动,使患者感受到温热为最佳力度。随后对患者的头部进行按摩,在进行头部按摩时,需要嘱咐患者进行缓慢的转动,整个转动的幅度由小变大,并且按照逆时针和顺时针的方式反复进行3次,帮助患者头部和颈部得到放松[1]。2)针灸治疗,在患者按摩10min后开始进行针灸治疗。其中,在患者的主穴处,如七针穴、肩井、合谷等穴位进行两侧针灸;在患者的配穴处,如大椎、手三里、外关等穴位进行针灸,整个过程需要对每个穴位的针进行慢慢地捻转,使每个针感传至患者身体,从而获得最佳的效果,并且每个穴位的留针需要保持20min。3)服用西药心脑清软胶囊,1天3次,每次2粒,同样的治疗时间为15d。

1.3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眩晕的症状消失,并且脑血流恢复正常;有效:经过治疗,患者眩晕的现象得到明显的减轻,脑血流基本恢复正常;无效:患者的眩晕症状并未得到改善,并且有加重的趋势。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2]。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满意度的相关数据通过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数资料通过(%)表示,两组之间数据的比较用χ2进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通过表1中的相关数据发现,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的总有效率是78.0%,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的总有效率是98.0%,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

由表2中两组患者对治疗方法的满意度数据统计分析得知,研究组患者对临床效果的满意度是9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病症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群中,该病症在医院中属于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性疾病,该病症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该病症病发主要是由于患者的血管狭窄、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液成分发生一些变化等,出现这些情况的因素不能排除家庭遗传、个人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自身存在的血管病等。该病症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性的眩晕、恶心呕吐等,病情反复发作,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3]。

通常情况下,医生会采用西医治疗的方法对此类患者进行医治,主要以改善血液循环为主,对血管进行扩张,虽然在短时间内使患者的病情得到一定的缓解,降低患者眩晕的频率,但是西医治疗方法会使患者产生较大的不良反应,并且疗效维持的时间较短。因此,医学领域开始对该病情进行不断的研究,探索新的医疗方法,本研究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进行治疗,与传统西医治疗方式进行对比,分析中西医结合方法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的临床效果[4]。

在传统的中医治疗中,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症状归到“眩晕”的范畴中,以中医的角度对该病症进行分析和治疗。中医认为眩晕症状出现的主要原因是部分患者身体出现气血虚的现象,还有部分患者出现眩晕离不开痰、瘀。因此在对此类患者进行治疗时,让患者服用心脑清软胶囊,可发挥活血化瘀的功效,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现象。同时还需要对患者进行按摩,帮助患者改善血液瘀堵的现象,同时使患者的整个身体得到放松;而针灸可以帮助患者疏通经脉,促进血液循环,降低因供血不足而出现眩晕的情况[5]。

通过数据对比发现,研究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其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治疗的总有效率,且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由此可以说明,中西结合治疗方法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具有显著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景.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43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8,27(18):105107.

[2] 张素华.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8,27(04):107109.

[3] 王杰.舒血寧联用尼莫地平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06):112,114.

[4] 郭润芳,李志伟.血栓通联合氟桂利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J].西南国防医药,2017,27(11):12061208.

[5] 吴丽芳.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120例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04(21):197.

猜你喜欢

基底供血病症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我要我们在一起》主打现实基底 务必更接地气
心肌供血不足是怎么回事?
辣语
解决平面向量问题的两大法宝
法舒地尔合天麻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73例临床观察
颈夹脊穴注天眩清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观察
阿呆的病症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7例临床分析
地球的五大病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