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第一辆汽车解放C10
2019-12-09佚名
■ 佚名
解放CA10
建设自己的汽车工业是数代中国人的梦想,新中国成立后,这一愿望更加强烈。1949年,共和国开国大典的礼炮声响过不久,56岁的毛泽东乘坐专列抵达莫斯科。毛泽东此行的目的,既是为了中苏结盟,同时也是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争取外援。面对几近崩溃的民族工业,毛泽东曾感慨地说:“我们会造什么?除了桌子椅子,连一辆汽车都造不出来。”
12月21日,刚刚到达莫斯科的毛泽东参观了斯大林汽车厂,当看到一辆接一辆的汽车驶下装配线时,他对随行的人员说:“我们也要有这样的大工厂。”当时全国的汽车只有十万辆,面对即将到来的建设高潮,这些车显然是远远不够的。随后,中苏双方商定,由苏联援助中国建设第一个载重汽车厂。同年4月,重工业部成立汽车工业筹备组,开始了紧张的筹建工作。在大量调查研究和反复比较基础上,中央财经委员会批准第一汽车制造厂在吉林省长春市兴建。
1953年,毛主席签发《中共中央关于力争三年建设长春汽车厂的指示》。建设汽车制造厂还作为我国首批重点工程被列入第一个五年计划。同年7月15日,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典礼在长春市西南的孟家屯附近举行。毛主席亲笔题词的“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纪念”汉白玉基石被安置在场地中心。
美国万国KR-11
苏联吉斯150
一汽的建设,凝结着全国人民的心血和汗水。在建厂时期,全国各地为一汽输送了大量干部和技术工人,培训了大批的青年工人。以建筑五师、机电安装公司为代表的两万多名建设队伍,成为一汽建设工地的主力军。每天都有物资源源不断运到第一汽车制造厂建设工地。建厂期间,前苏联也为我国提供了全套的产品设计和图纸资料,并派遣一批有经验的专家来厂指导。
1956年7月13日,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崭新的总装线上,被毛主席命名为“解放”牌的第一辆汽车试制成功。在欢声笑语和雷鸣般的掌声中,首批12辆解放牌汽车缓缓驶下装配线。14日,12台“解放”大卡车走上长春市的街头,卡车头部还有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字的“解放”。这一日长春街头人头攒动,无数群众争相涌上街头只为了看一眼新中国的第一辆汽车。
这款“解放”牌CA10是仿制苏联的吉斯150,而150又是山寨于美国的万国牌中型卡车——KR11。原版的KR11车速能达到80km/h,而吉斯150最高车速却只有75km/h,到了C A 1 0 就剩下65km/h了。但是这对于那个年代的车来说,已经很不容易了,它结束了中国不能批量制造汽车的历史,也为生产自主品牌轿车拉开了序幕。而且,这辆解放CA10的底盘、发动机、车身等主要部件,从毛坯到成品都实现了由一汽自己制造。而轮胎、轴承、玻璃和电器等附件,由苏联供货。这在当时中国工业全线匮乏的环境下,是相当了不起的。
车头正中央的解放车标,五星代表着中国制造,下方是象征雄鹰的形象,中国第一国产车的标志。一台5.6升的6缸化油器发动机,最大功率90马力(2400转的时候),匹配5速手动变速箱。载重量为4吨。解放CA10采用的是最古老的白金点火方式,需要手动调节白金的间隙,误差过大则会导致发动机无法启动。前置后驱设计,采用非独立的刚性轴悬架,中间巨大的鼓包是差速器壳体,匹配粗大的多片板簧。后轮胎为双胎设计以保证载重量。
这种汽车装备90马力六缸汽油发动机,最高时速可达到65公里,载重量为4吨。它不仅适合当时中国的道路和桥梁的负荷条件,而且还能根据需要改装成适合各种特殊用途的汽车。第一批下线的解放牌汽车,还参加了1956年的国庆阅兵式。
这款车从1956年开始生产,一直到1986年停产,一共生产了128万辆,一直坚持了30多年的生产历史。虽然它很简陋,但是揭开了中国汽车制造工业的崭新一页。解放牌汽车的问世,改变了中国城乡交通和公路运输的落后面貌,成为城乡交通和公路运输的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