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寒冷地区暖棚内草菇和羊肚菌轮作栽培技术

2019-12-09马庆芳张丕奇张景东张介驰

食用菌 2019年6期
关键词:潮菇暖棚草菇

马庆芳 张丕奇 张景东 张介驰*

(1黑龙江省科学院应用微生物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10;2黑龙江省科学院高技术研究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10;3黑龙江菌之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黑龙江哈尔滨150070)

暖棚的设计是东、西、北三面为围护保温墙体,南向单坡面盖双层塑料薄膜、夜间再覆盖保温棉被的日光温室,是我国北方地区独有的一种温室类型。与冷棚(普通塑料大棚)相比暖棚内不用加热取暖,即使在寒冷的季节,依靠太阳光也能维持棚内一定的温度水平,而且昼夜温差不大,可满足草菇和羊肚菌栽培的需要。

草菇肉质细嫩,营养丰富[1],可高碱料、生料栽培[2],是速生型、属高温型草腐菌类[3],一个生产周期只需45~60d,寒区夏季6-8月,暖棚内可完成1~2个生产周期。如果只栽培草菇一个菇种,一年中9月至次年5月棚室会闲置9个月。羊肚菌是一种世界公认的名贵食药用菌[4],肉质脆嫩,含有多种活性和风味物质[5-6],是低温高湿性食用真菌[4],在寒区以棚室栽培为主,一般是9月至次年6月可完成1~2个生产周期。而且在我国栽培羊肚菌的棚室一旦建成都是连续栽培,造成土壤有机质缺乏,产量下降。

寒区暖棚内草菇与羊肚菌轮作,可实现周年生产,一年能完成3~4个食用菌生产周期,增加棚室的利用效率;草菇降解后的菌糠pH6~7,晒干后拍碎呈小颗粒粉状,用水浸润后呈泥状,吸水快,持水性能好,从物理性状上看可还田,而且其有机质含量高,营养丰富(草菇菌糠有机质含量为38.19%,氮磷钾总和为3.01%)。菌糠入田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结构,具有增产作用。现将暖棚内草菇羊肚菌轮作技术总结如下。

1 草菇栽培

1.1 栽培季节安排

草菇采用玉米芯生料栽培,5月末生产二级种,同时用石灰水浸泡玉米芯,6月下旬铺料播种,7月上旬开始采收,8月上旬采收完毕。

1.2 草菇栽培原料处理

牛粪发酵处理方法:牛粪晒干粉碎,发酵时添加清水至含水量达50%~60%,堆积发酵,当堆温达到60℃以上后维持24h,然后上下、里外翻堆,继续发酵。如此进行3~4次,至物料呈黑褐色、无臭味,有大量放线菌产生,即完成发酵,发酵时间一般为8~12d。玉米芯用与其相同质量的40%生石灰加水浸泡12~15d[8],无需灭菌直接用于草菇栽培。

1.3 暖棚的消毒灭菌

将采收羊肚菌后畦床去除杂草、清理干净,深翻30~40cm,密闭棚室,撤去遮阳网强光暴晒10~15d。并用1%石灰水喷洒地面和空间进行彻底消毒,以防杂菌带入草菇生产。

1.4 做畦播种

采用沟畦地栽草菇,播种前2d做畦,作畦深20cm,宽1.0~1.2m,长度依棚的长度而定,将地面拍实压平,并在两个畦中间留60cm宽的人行通道。选晴天播种。播种前1d,畦内灌透水,播种时先在畦床底部撒一层石灰。播种时铺一层玉米芯,撒一层发酵牛粪,再散播一层打散的草菇二级种(麦粒种),同样操作铺料第2层及播种,料床呈龟背状,压平压实,料高20~25cm,四周和表面均匀撒一层草菇二级菌种,用种量每平方米1瓶(400g左右)。每平方米用料量(干)15~20kg,最后再喷洒菊酯类农药,盖地膜。

1.5 发菌及出菇管理

草菇播种后保持栽培棚内暗光,棚内温度控制28~35℃,培养料含水量保持在65%~70%,空气相对湿度70%~80%,播种后前三天,不用掀动地膜。第4天中午掀动地膜通风15~20min,避免烧堆,接种后5~6d菌丝长满料面掀开地膜,次日去掉地膜,畦床上支起60~70cm高拱形棚保湿。接种后7~9d现菇蕾,保持温度在25~35℃,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90%。每天中午打开栽培棚通风口通风15~20min,关闭大棚通风口;然后再打开畦床上的小拱棚纵向两侧通风15~20min后再打开拱棚通风15~20min。控制光照强度600~800lx。

图1 羊肚菌播种

图2 营养袋开口

图3 营养袋摆放

图4 暖棚春栽的羊肚菌

图5 换茬栽培的草菇

1.6 采收

一般播种后14d左右,当草菇菌蕾由基部较宽、顶部稍尖的宝塔形变为卵形,菇体饱满光滑,手捏略感变软,颜色由深变浅,包膜未破裂时采收第一潮菇。采收时一手按着料堆,一手轻轻把菌蕾拧下,切勿伤及幼蕾;也可用小刀从菇体基部割下,若有受伤的小菌蕾要一并采收处理,以免腐烂引起病害,影响下潮出菇。第一潮菇采完后,用0.5%石灰水喷洒菇床,再培养8~11d可采收第2潮菇,一个生产周期可采收3~4潮菇。

1.7 菌糠处理

8月上旬草菇采收完毕后,加大通风将菌糠的含水量降至15%以下,拍碎菌糠,留菌糠300~500kg/667m2、加入石灰50~70kg,翻地30~40cm将菌糠及石灰混入土中,同时撤去暖棚外覆盖的遮阳网,强光暴晒15~20d,准备栽培羊肚菌。

2 羊肚菌栽培

2.1 栽培季节

第一个生产周期:秋季羊肚菌栽培,一般是8月上旬开始生产二级种,9月中旬播种,12月份采收完毕;第二个生产周期:春季羊肚菌栽培,是在次年3月初播种,5月下旬结束采收,7月上旬栽培草菇。

2.2 畦床处理及播种

栽培草菇畦床处理后(菌糠混入土壤,强光暴晒杀虫卵、杀菌),9月份待气温降至10~15℃即可播种羊肚菌(提前1个月生产羊肚菌栽培种)。播种前一天棚内土面雾状喷水,使土壤湿度30%左右。播种前将菌种打散备用。播种时顺着大棚的长的方向每隔30cm留有畦面1.0~1.2m,立桩拉绳作标尺,将打散的栽培种均匀散播于畦面内,播种后立即取未播种的30cm内土覆于畦面上,覆土厚度2~3cm,可整理出畦高20cm左右,土粒粒径小于2.5cm,畦床间距30cm。播种后雾化浇透水,直至畦沟内有水溢出为止。

2.3 菌丝培养

播种后,调控棚内空间温度10~18℃,畦床内温度8~13℃,空气相对湿度60%~70%,每天通风10~20min。播种后3~5d,当畦面60%~80%产生分生孢子摆放营养袋,营养袋摆放间隔20~40cm,呈品字形排列,将有开口的一面紧贴畦面摆放。仍保持棚内温度10~18℃,畦床内温度8~13℃,每天通风10~20min。菌丝培养45~50d即可进行出菇管理。

2.4 出菇管理

当第2次返起的分生孢子开始消退,并且大量菌丝有吐水现象时,雾化喷水20~40min,将畦床温度控制在6~10℃催菇,空间温度控制在10~15℃,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0%~90%,同时加大通风确保棚内二氧化碳浓度在800mg/kg以下,白天散射光照,7~10d后将有羊肚菌原基出现。待羊肚菌原基形成,棚内温度控制在13~20℃,二氧化碳浓度在700mg/kg以下,光照300~500lx。

2.5 采收及菌床处理

羊肚菌现蕾后15~20d,子囊果不再增大,子实体由浅黄色变为黑褐色、菌柄白色,菌盖脊与凹坑棱廓分明,有弹性,有浓郁的香味时,可采收第一潮菇。采收时戴手套,3个指头轻轻握住菌柄,用锋利的小刀在菌柄近地面,沿水平方向切割,并削掉黏附在菇柄上的泥土杂物,按照不同等级分别存放。采菇用的篮子内部放柔软物,以免擦伤菇体表面,每篮放菇数量不宜太多,以防压伤菇体[9]。第一潮菇采收后,将畦面上的菇脚清理干净,控制空间温度在15~20℃,空气相对湿度在70%~75%,保持畦面湿润,每天通风2次,每次15~20min,20d左右,可再次形成羊肚菌原基。羊肚菌一般可采收2~3潮,12月结束采收。次年3月初清理菌床、翻地、晒棚,羊肚菌第2次播种,5月末采收完毕,6月气温升高,羊肚菌不再出菇。此时可以整理畦床做轮作草菇准备。

猜你喜欢

潮菇暖棚草菇
农业废弃物在草菇栽培上的应用
草菇增产有三法
不同菇潮香菇农艺性状和营养成分变化研究
工厂化高产优质栽培茶树菇培养料配方试验
冬日暖棚
市政工程冬季施工桁架暖棚安装与耗热计算
金针菇的出菇管理技术
最好的老年人食谱——草菇大白菜
不同注水处理对香菇产量及养分含量的影响
牦牛暖棚的调研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