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双周化疗方案对大肠癌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2019-12-09周艳
周艳
大肠癌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消化道系统恶性肿瘤,发病者多为中老年人群。有关资料显示[1],大肠癌发病原因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大肠腺瘤及遗传因素有关。相关报告指出[2],大肠癌患者在发病早期无明显症状,仅会出现消化不良及少量便血等,但是随着病情发展,肿瘤症状逐渐明显,主要表现为大便长期便血、腹部疼痛、贫血等症状。因此,临床资料指出[3],晚期大肠癌在大肠癌患者中占比较高,并且当确诊时肿瘤已经出现转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治疗大肠癌的常规方式是外科手术治疗,术后采用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三周化疗方案,但此种治疗方案疗效差、毒副反应发生率高,不利于术后患者正常生活。因此,为观察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双周化疗方案对大肠癌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本文对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18例大肠癌患者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18例大肠癌患者进行研究,根据双色球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观察组男31例,女28例;年龄51~60岁,平均年龄(55.28±6.17)岁;对照组男32 例,女27 例;年龄50~62岁,平均年龄(56.02±5.89)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参与本次研究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并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认证。
1.2 治疗方案 两组患者均给予卡培他滨(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H20133365) 联合奥沙利铂(深圳海王药业有限公司,H20031048) 药物化疗,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三周化疗方案,具体为:第1天,静脉滴注奥沙利铂130 mg/m2;第1~14天,餐后30 min口服卡培他滨,2次/d,共1 800 mg/m2,然后停药一周,三周为1个周期,连续化疗6个周期。观察组患者采用双周化疗方案,具体为:第1 天,静脉滴注奥沙利铂85 mg/m2;第1~10天,餐后30 min口服卡培他滨,用药量与对照组相同,两周为1个周期,连续化疗10个周期。
1.3 观察指标 ①免疫功能观察指标[4]:采用流式细胞仪(BD FACSAria3)对患者的T细胞亚群各指标水平进行测定,主要包括成熟T淋巴细胞(CD3+)、辅助性T淋巴细胞(CD4+)以及抑制/杀伤性T淋巴细胞(CD8+)。②毒副反应观察指标[5]: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毒副反应情况,主要包括:消化道反应、肝功能异常、骨髓抑制和手足综合征等。③疗效评价指标[6]:依据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RECIST)对患者疗效进行评价,共包括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及恶化(PD)四个等级,其中CR表示患者肿瘤完全消失,没有出现转移现象;PR表示患者肿瘤减小≥50%,没有出现转移现象;SD表示患者肿瘤无明显好转;PD表示患者肿瘤向四周扩展,或者有转移现象。其总有效率=(CR+PR)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统计数据,用(±s)的形式表示计量数据,行t检验;用率表示计数数据,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比较(表1) 治疗前,两组患者CD3+、CD4+及CD8+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D3+、CD4+水平均升高,CD8+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毒副反应比较(表2) 观察组患者毒副反应总发生率(18.64%)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毒副反应总发生率(62.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表3)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4.9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79.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比较(±s) 单位:%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比较(±s) 单位:%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CD8+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63.14±5.87 80.05±9.26* 45.73±5.26 56.28±6.19* 33.23±3.08 20.82±2.77*对照组 62.76±6.10 70.45±7.22* 45.36±4.89 48.20±5.67* 32.86±2.58 28.71±2.49*t值 0.344 8 6.279 9 0.395 7 7.393 5 0.707 4 16.271 1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组别 CD3+CD4+
表2 两组患者毒副反应比较[n(%)]
表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论
大肠癌在临床上又被称为直肠癌,其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7]。有研究发现[8],大肠癌患者术后采用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三周化疗方案,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由于治疗时间长,患者易引起腹泻、手足综合征等毒副反应[9],在临床应用上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鉴于此,本文对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大肠癌患者进行研究,以观察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双周化疗方案对大肠癌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CD3+、CD4+水平均升高,CD8+水平均降低,且采用双周化疗方案患者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采用三周化疗方案患者,并且其毒副反应总发生率(18.64%)明显低于采用三周化疗方案患者毒副反应总发生率(62.71%),表明双周化疗方案能够改善大肠癌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毒副反应的发生率。结合相关资料分析其原因[10],奥沙利铂能够有效抑制肿瘤活性,其通过阻断肿瘤细胞DNA复制及转录过程,能够使肿瘤细胞的繁殖受到抑制;卡培他滨能够对肿瘤细胞的分裂过程进行抑制,其通过阻断蛋白质的合成过程来发挥作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化疗方案,能够取得明显的治疗效果。但是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会引起较多的毒副反应。这是因为化疗药物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使患者的健康细胞受损,可造成患者体内白细胞减少、血小板降低,进而引起贫血等,因此在保证治疗有效性的同时,通过优化化疗方案能够减少患者的毒副反应,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本文研究结果还指出,采用双周化疗方案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4.92%,明显高于采用三周化疗方案患者总有效率79.66%,表明双周化疗方案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双周化疗方案,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有效降低毒副反应发生率,治疗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