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磁共振成像、CT、X线在腰椎压缩性骨折鉴别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9-12-09刘广辉

中国疗养医学 2019年11期
关键词:压缩性椎体脊柱

刘广辉

脊柱骨折是骨科常见创伤,其发生率占骨折的5%~6%。腰椎压缩性骨折是指以椎体纵向高度被压扁为主要表现的一种脊柱骨折,也是脊柱骨折中最多见的一种类型。临床多以第1、2腰椎最为多见,多由创伤所致,老年人发生率更高。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腰部的疼痛为主,腰肌会出现紧张,腰部会有压痛、叩击疼痛。当伴随有脊髓神经损伤的时候,会出现双下肢感觉麻木、无力、疼痛,甚至会出现瘫痪。还有的患者会出现大小便的异常或者是失禁[1-3]。所以一旦感觉腰部不适,尽早进行诊断对于治疗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在医学影像学检查方法中,常规的X线片和CT检测对腰椎压缩性骨折具有一定的价值,但是X线片只能显示骨折线及其移位情况,CT也只能判定碎骨片(块)侵入椎管的深度及范围[4-6]。而磁共振成像(MRI)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它可以更好的观察椎间盘与相应的神经根,可做横断、矢状、冠状任意面的成像而不必变动被检查者的体位。MRI检查就是把人体放到一个巨大的磁场里面,根据人体组织特性的不同,进行成像的方法。所以它会有更多的参数,更大的数量和更多的信息反映给医生,并且MRI不是X射线,跟CT也不同,它是没有电离辐射的。所以相对安全性会更高一点[7-8]。本文旨在探究MRI在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50例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35~73岁,平均年龄(51.2±2.8)岁。在本研究中,致伤原因包括,车祸伤18例,高处坠落伤13例,骨质疏松15例,其他4例。另外,本研究是得到了医院的伦理委员会批准,而且本次实验所参与的患者对本研究均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每位患者均进行MRI、CT及X线摄影术检测。患者在入院时,均存在腰疼和肢体活动受限的症状。

1.2 仪器 所有患者均先进行常规腰椎CT机检查以及拍摄X线片。然后分别对患者进行MRI检查。所采用的仪器为64层西门子公司螺旋CT、意大利BMI BRG-R640 mA高频X线摄像机、奥泰品牌1.5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

1.3 方法 X线摄影检查:选取受损腰段脊柱进行正位与侧位摄影。患者肢体与球管焦点之间距离为180 cm,正位电压为75 kV,电流为500 mA;斜位及侧位电压为80 kV。

CT检查:对患者进行背部脊柱平面扫描和正侧扫描,扫描关键点为骨折椎体,层厚设置为5 mm,螺距0.75 mm,间隔5 mm。

MRI检查:进行矢状面、横断面检查,部分加扫冠状面扫描。采用SE或者SE序列扫描,包括T1WI、T2WI、FLAIR序列;相关的参数设置为:层间4 mm,层厚5 mm,矩阵设置为256×256。

检查结束后,操作人员将图像进行上色处理,保存最佳图像,将采集到的所有数据上传至相应工作站处理,然后交给2位资深影像学医师对扫描所得的影像学资料各自进行评判。如若两人意见不统一,那么就将此资料交由第3位资深影像学医师进行判断。最后取两者一致意见。

1.4 临床观察指标 将患者MRI、CT及X线摄影术的诊断准确率、患者骨碎片数及椎体骨折数、诊断结果作为临床评价的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所得的结果计量资料采用(±s)的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Z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MRI、CT检查与X线的骨折类型诊断准确率比较 MRI准确率为96.0%,CT诊断准确率为72.0%,X线诊断正确率为56.0%。经检测后的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患者MRI、CT检查与X线的骨折类型诊断准确率比较

2.2 患者MRI、CT及X线的骨碎片数及椎体骨折数比较 检测结果显示,经MRI检测的患者,骨碎片数为92 个,椎体骨折数为48 个;经CT检测的患者,骨碎片数为70个,椎体骨折数为39个;经X线检测的患者,骨碎片数为62个,椎体骨折数为34个。各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表2)。

表2 患者MRI、CT及X线的骨碎片数及椎体骨折数比较(n)

2.3 患者MRI、CT及X线的诊断结果比较 检测结果显示,经MRI检测发现,骨髓损伤32例,神经压迫29例,椎管容积改变24例;经CT检测发现,骨髓损伤18例,神经压迫17例,椎管容积改变15例;经X线摄影术检测发现,骨髓损伤15例,神经压迫12例,椎管容积改变11例。各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患者MRI、CT及X线的诊断结果比较[n(%)]

3 结论

骨折是指骨头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遭到破坏。不同类型的骨折,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根据骨折线的形态大致将骨折分为:骨裂、完全骨折、关节内骨折、粉碎性骨折、嵌插骨折、凹陷性骨折、压缩性骨折[9]。腰椎压缩性骨折,正常情况下是重力造成脊柱前半部分压缩,脊柱后半部分正常,少数患者会有拉伤。多为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或少数年轻患者受到严重的撞击所致,如车祸,高处坠落等。症状以腰痛为主,伴有或不伴有双下肢麻木,严重者截瘫并伴有大小便失禁。所有的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一经确诊,需采取绝对的卧床、轴向翻身。进行手术治疗还是保守治疗,需根据腰椎骨折压缩程度进行选择[5]。

在医学影像学检查方法中,常规的X线片和CT检测对腰椎压缩性骨折具有一定的价值,但是X线片只能显示骨折线及其移位情况,CT也只能判定碎骨片(块)侵入椎管的深度及范围[6-8]。而MRI可以逐层的扫描,可以更清楚的看到病变的情况,检测的更加精细。MRI对神经显示非常好,而且对骨骼、软组织的显示也非常好,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它可以更好的观察椎间盘与相应的神经根,可做横断、矢状、冠状任意面的成像而不必变动被检查者的体位。MRI检测十分灵敏,它可以检测出人体组织中水分含量的变化以及生理信息的变化。在发现病变方面,常常比CT、X线更早、更有效。MRI有高于CT数倍的软组织分辨能力,因核磁共振机器的功率比较大,所以它能拍摄出十分清晰的照片,可以清晰到看见组织内的细小血管。MRI对人体没有什么坏的影响,甚至孕妇都可以进行MRI检查。因为它不会产生像CT和X射线那样的电离辐射。核磁共振的特性参数有3个,而CT只有一个物理参数,即X射线束穿过生物组织的衰减,故在漏诊率方面,核磁共振低[9-10]。本次研究中,MRI诊断正确率为96.0%,CT诊断正确率为62.0%,X线诊断正确率为56.0%。三种方式检测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

综上所述,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经MRI检测后,诊断准确率有较大的提高,可以使患者后续的治疗更加明确、更具有针对性。

猜你喜欢

压缩性椎体脊柱
核素骨显像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诊断价值
孩子身姿不挺拔 原是脊柱侧弯
长期久坐低头 你的脊柱还好吗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提防痛性瘫痪——椎体压缩性骨折
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塌陷的2种手术方式的比较
18F-FDG PET/CT在脊柱感染诊治中的应用及与MRI的比较
球囊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探讨
康复锻炼在脊柱外科患者中的应用及对脊柱功能的影响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