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排螺旋CT与数字X线摄影诊断颈椎病的效果比较

2019-12-09王闯

中国疗养医学 2019年11期
关键词:敏感度颈椎病颈椎

王闯

颈椎病又可称之为颈椎综合征,其主要包括了椎动脉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以及脊髓型颈椎病等不同的类型。颈椎病主要是因患者颈椎发生先天性畸形、退行性病变、发育性椎管狭窄等而导致的[1]。颈椎病患者多表现为背部、颈部疼痛,同时伴随有头晕、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等症状。近年来,在人们生活节奏日渐加快的影响下,生活习惯和劳动方式的转变下,颈椎病的发病率呈现为非常显著的持续递增趋势,为此,加强对颈椎病的诊断筛查成为了学界探讨的重点[2]。多排螺旋CT与数字X线摄影是当前颈椎病诊断的常用方法,但为了能够更好的明确两种诊断技术的应用效果,我们对其进行了针对性的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12月接诊的颈椎病患者64例,其中女28例,男36例,年龄21~75岁,平均年龄(43.25±10.45)岁;头晕5例,颈部以及背部疼痛16例,瘫痪5例,晕厥5例,视力模糊9例,恶心、呕吐24例。所有患者最终均根据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诊断确诊为颈椎病,同时排除精神异常、合并有代谢性骨病、语言功能障碍以及处于哺乳期等特殊阶段的患者。

2 方法

2.1 多排螺旋CT 运用多层螺旋CT扫描仪(美国GE公司)进行扫描检查,将管电压设置为120 kV,并将管电流设置为120 mA,嘱咐患者保持坐位,对颈椎病实施相应的扫描处理,其中层间距与层厚之间均设置为2~3 cm。扫描范围从C1椎体上缘向T1椎体扫描,将获得的数据传输至工作站进行重建处理,借助重建技术分析颈椎病病变特征、血管情况以及组织特点等。

2.2 数字X线摄影 运用数字X线摄影设备(万东公司)进行摄像检查,运用颈椎正侧位片以及左右45°斜位片进行检查。

2.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种诊断方法的疾病检出结果、定位诊断结果以及敏感度进行比较,敏感度计算公式为TP/(TP+FN)×100%(TP为真阳性,FN为假阴性)。

2.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以(±s)和率表示,用方差t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两种检查方法疾病检出结果比较(表1) 神经根型、混合型以及总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交感神经型、脊髓型、椎动脉型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2 两种检查方法的定位诊断结果比较(表2)根据多排螺旋CT与数字X线摄影诊断定位情况来看,两种方法在椎体后缘骨赘、钩突增生、小关节突增生、骨性椎管狭窄、颈椎曲度异常、椎间隙狭窄中均表现出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种检查方法疾病检出结果比较[n(%)]

表2 两种检查方法的定位诊断结果比较[n(%)]

3.3 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敏感度比较(表3)根据多排螺旋CT与数字X线摄影的诊断敏感度来看,多排螺旋CT诊断敏感度(90.63%)高于数字X线摄影(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敏感度对比(n)

4 讨论

在日常工作中,颈椎具有较高的活动频率和较大的活动度,其能够根据人体的需要进行相应的后伸、前屈、旋转以及复合运动[3]。但因相较于胸椎、腰椎等器官,颈椎的支持结构相对较为薄弱,同时其关节的稳定性也相对较差,导致颈椎病发病率高[4]。而不同类型的颈椎病其所表现出的病理变化又各有差异,在临床中会呈现出不同的体征和症状特点,患者通常情况下,因屈伸受限、颈部不适、放射性疼痛或者局部疼痛、眩晕等症状而就诊[5]。颈椎病在进行诊断的过程中,通常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体征,再结合影像学诊断结果来进行综合判定[6]。

多排螺旋CT与数字X线摄影是目前颈椎病诊断的最主要的两种方法[7]。其中多排螺旋CT主要是借助三维对颈椎的具体结构变化进行密切观察,从而更好的展现神经根、侧隐窝、后关节突、钩椎关节等形态特点,并且能够给予非常清晰的位置情况,通过多角度地呈现椎间孔的形状及其与相邻结构的解剖关系,这就能够更加容易呈现出病变的范围、程度,在评估椎间孔狭窄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8]。数字X线摄影则是最基本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其适用于普查和初步检查,其中侧位片能够非常清晰的展现颈椎的生理曲度异常情况以及发育性椎管狭窄特点等。但与多排螺旋CT相比,多排螺旋CT能够有效掌握其他影像学技术无法判断的颈椎动态病变[9]。

为了能够明确多排螺旋CT与数字X线摄影在颈椎病诊断中的效果,在本次研究中,多排螺旋CT的检出阳性率为90.63%显著高于数字X线摄影的检出阳性率62.50%。但通过对比两种方法的定位诊断结果来看,多排螺旋CT的椎体后缘骨赘、钩突增生、小关节突增生、骨性椎管狭窄的诊断率均高于数字X线摄影,颈椎曲度异常、椎间隙狭窄小于数字X线摄影,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敏感度来看,多排螺旋CT的敏感度高于数字X线摄影。这就表明多排螺旋CT在颈椎病诊断中具有更高的价值。

综上所述,在颈椎病的诊断中,多排螺旋CT能够较好的掌握颈椎病的病理类型[10]。而数字X线摄影具有价格低廉、快捷方便优点,在颈椎病的初步筛查中,可将X线摄影作为主要技术,在发现存疑情况时,再运用多排螺旋CT做进一步的诊断,以此更好的实现对颈椎病诊断准确性的提升。

猜你喜欢

敏感度颈椎病颈椎
颈椎为什么易发病
养护颈椎,守住健康
假体周围感染联合诊断方法的初步探讨*
一种基于属性的两级敏感度计算模型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脑循环与低频电刺激联合治疗颈椎病导致脑供血不足的效果观察
游泳 赶走颈椎病
你想不到的“椎”魁祸首之:冠心病可能与颈椎有关
失眠可能与颈椎有关
下尿路感染患者菌群分布及对磷霉素氨丁三醇散敏感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