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良后关节囊形成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者临床效果

2019-12-09李健李树亮

中国疗养医学 2019年11期
关键词:股骨头髋关节发育

李健 李树亮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hip,DDH),作为儿科国内常见的骨科疾病,一般女孩发病率高于男孩,一般情况下先天性因素是引发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主要病因,不同年龄患儿治疗方法也不同,1~8岁主要以髋关节脱位切开复位三联术治疗方法为主,9~17岁主要以关节囊形成术治疗方法为主[1-2]。改良后关节囊形成术在保留核心供血来源的前提下,根据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情况,进行关节囊形成术治疗,并采取相应治疗和保护措施,促使患者尽快取得治疗效果的保髋治疗方法[3]。现针对我院收诊治疗的66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者采取改良后关节囊形成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收治66例患者,采取盲选的方法,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3例,其中研究组男9例,女24例,年龄10~17岁,平均年龄(13.6±1.4)岁;对照组男11例,女22例,年龄11~17岁,平均年龄(14.2±1.6)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且所有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影像学检查结果均为单侧髋关节脱位,髋关节脱位指数≤46°,前倾角≤60°,所有患者均无听力和智力问题,均可与医护工作者进行正常交流[4]。

排除标准:其他严重关节脱位患者,有外伤和感染患者,复位困难患者或复位后不稳定患者,软组织挛缩患者等[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关节囊形成术治疗,具体方法为:患者进行全麻,取仰卧位,将髋部垫高20°,肩部向后下垂,采取Oilier切口,沿着患者三角肌纤维切开肌膜,露出肩峰下间隙,将肩峰下滑囊壁切开,露出肩胛下肌、肱二头肌长头腱和短头处联合肌腱,对盂肱上、中韧带处存在的松弛和裂隙,进行对边缝合修补,肩胛下肌腱在结点近侧位置约0.5 cm处,顺着垂肌纤维进行纵行切断肌腱,并越过肩盂颈部,深部在0.5 cm厚度肩胛下肌和纤维关节囊前壁进行前下后关节囊切断处理,使肩关节可以外旋并屈曲,避开关节囊下方腋神经。前关节囊壁中部位置,沿着关节囊纤维方向,顺着内上- 外下方向切开上下两个关节囊瓣。于肱骨解剖颈前方做浅槽,将下方关节囊瓣沿前上方向进行提拉收紧后缝合固定,上方关节囊瓣沿前下交叉收紧后缝合固定,将肩关节内旋位后,将肩胛下肌浅层肌瓣进行缝合,后将肩峰下滑囊缝合后闭合切口。在患者麻醉清醒前固定患者肩处,48 h后,采取颈腕吊带法进行悬吊固定。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改良后关节囊形成术治疗,在对患者进行对照组相同操作后,2~3周后,对患者进行屈腰位摆动运动,对患者进行肌肉力量训练,第4周开始逐渐增加关节活动度训练,同时进行正步训练等,第6周后进行患者上举和外旋运动训练。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为3个等级:显效,有效,无效。显效判定标准为显效:髋关节脱位情况基本治愈,无再次脱位情况发生;有效:髋关节脱位情况大多数痊愈,少见再次脱位情况发生;无效:髋关节脱位情况和术前比较改善情况不明显,有髋关节脱位症状出现[6]。总有效率=(各组显效人数+各组有效人数)/各组总人数×100%。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出现切口感染、股骨头坏死、创伤性关节炎以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情况并分析。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家属满意程度,其中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分值为10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家属对其满意程度越高[7]。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选择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数据采用(±s)来表示,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Wilcoxon两样本比较法)进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表1)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96.97%)较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81.82%)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表2) 研究组患者术后出现切口感染、股骨头坏死、创伤性关节炎以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例数较对照组患者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n(%)]

2.3 两组患者家属术后满意度比较(表3) 研究组患者家属术后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家属术后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患者家属术后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髋关节作为人体中重要关节,髋臼和股骨头形成同心圆包裹状态,是髋关节正常发育的前提条件[8]。发育性髋关节脱位,作为儿科中较为常见的骨科畸形类疾病,在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基础上,伴有或不伴有股骨头脱位情况,股骨头脱位后,由于失去髋臼的刺激而无法进行正常塑性而导致变形[9]。发育性髋关节脱位主要的治疗重点就是矫正患者的关节脱位和髋臼畸形,促进髋关节的正常发育。

改良后关节囊形成术,在对关节脱位进行纠正,对髋臼错位进行固定来促进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治疗的同时,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康复锻炼,其锻炼主要包括:每天坚持锻炼,并根据患者身体情况逐日增加锻炼强度;不同时间段制定不同的锻炼计划和目标,首先在治疗初期,因为髋关节被石膏固定,所以在摘除石膏后,对患者进行正步练习训练;治疗中期,引导患者下床进行适宜运动,但不可进行剧烈运动;治疗后期则进行高抬腿、踢腿等简单动作,以此慢慢引导患者进行正常的行走锻炼[10]。改良后关节囊形成术,在对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者治疗后,对患者的保髋效果极佳,其产生的并发症数量较低,髋关节更有利于正常发育和康复。本次研究发现,采取改良后关节囊形成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疾病较传统关节囊形成术比较,治疗效果和满意度较好,并发症较少。

综上所述,采取改良后关节囊形成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者,临床效果较好,更有利于髋关节的正常发育,满意度高,并发症少。

猜你喜欢

股骨头髋关节发育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潜在失调基因的鉴定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患者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早期综合干预对小于胎龄儿生长发育、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等影响观察
青春期乳房发育困惑咨询——做决定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青春期乳房发育困惑咨询探究
股骨头坏死可不手术治疗吗
仙鹿活骨丸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