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镇域经济发展促进城乡融合的思路

2019-12-09李杨渤海大学

营销界 2019年47期
关键词:镇域中心镇小城镇

■李杨(渤海大学)

以促进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高质量的发展为导向的城镇化建设,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实践,也是推进现代化国家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导向,以镇域经济发展带动城乡融合发展,促进特色小镇建设发展,发挥小城镇打动乡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是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提高小城镇发展活力的重要路径,能够有效改善乡镇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居住环境质量,有效减少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

一、促进镇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一)镇域经济发展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布局的重要环节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建设新型城镇化和乡村经济振兴作出了重要的战略布局。战略布局主要围绕都市圈、城市圈、经济带、湾区、城市中心、周边城市出发,有大范围到小范围的层层递进,共同协调统一发展。从特色小镇、特色小城镇到乡村振兴、城乡的共同融合发展。从区域发展的视角来分析,从都市圈的顶层逐渐向乡村进行层层递进,对于各区域的发展都进行了具体的战略布局,其中特色小城镇与镇域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并关乎着镇域经济的发展情况,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小城镇是连接中小城市和乡村的重要纽带

城乡二元结构对我国镇域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小城镇是连接中小城市和乡村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一方面小城镇是大中城市迈向乡村的重要区域,也是大中城市的重要腹地。另一方面,小城镇也是乡村融入城市的必经之路,农村是比小城镇更加宽阔的腹地。因此镇域经济对县域经济、市域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只有镇域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才能推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并且为市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只有镇域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才能带动乡村经济的向前发展,改变乡村经济发展落后的现状,城乡之间的连接才能拥有一个强大的纽带,才能使城市经济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战略落实到实处。

(三)小城镇是农村居民共享发展成果的重要节点

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方面来看,小城镇是农村居民迈进城市市民的重要路径,是广大农村居民能够最快接受高质量、高便捷的服务最直接的途径和渠道,一方面,由于风俗文化的大致相近,小城镇周边的乡村居民可以更加便捷到小城镇享受基本的公共服务。另一方面是小城镇是很多不愿向大中城市转移农村人口最直接、最便捷的享受优质的公共服务途径和路径。由于小城镇的人口较为密集,规模较为统一,因此可以有效减少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公共服务涵盖的成本,从而更好的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基础设施和更好的高质量公共服务。

(四)大力发展镇域经济是发挥以城带乡重要的着力点

城镇经济对乡村经济的发展发挥关键的作用,对农村经济的带动作用来说,小城镇中的经济市场可以与周边的农村经济市场加强市场之间的合作,加强双方市场经济主体之间的联系。一方面可以提高农民的就业率,开发农村经济市场主体衍生相应的农副产品及手工业产品的行业的发展,拓宽农村经济市场的销售渠道,促进农村市场经济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另一方面,农村市场也为小城镇提供重要的消费场所,小城镇市场主体与乡村市场主体相互合作与开发,就会发挥镇域经济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镇域经济的发展同样也会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拓宽农民的经济收入来源,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及发展机遇。

二、当前镇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小城镇发展不平衡

现阶段我国小城镇发展存在严重不平衡的情况,由于小城镇是连接城市和乡村的重要连接枢纽但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小城镇的经济财力受到限制,乡镇政府的自主权缺乏有效的执行力度,因此小城镇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不利影响,这就导致市区和县城之外的很多建制县处于自然发展的现状。在以市为单位的调研中发现,人口、资金的流动数量多数都向市中心和县政府逐渐聚集,其他建制县处于失衡的状态,因此就会出现小城镇无法对乡村经济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对于市区和县政府的地理位置对农村偏远地带来说,并不能起到很好的辐射作用和积极影响,因此提供的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基础公共服务也无法很好的满足广大农村居民的实际需求,对于农村偏远的居民来说,也无法很好的享受市区和县城优质的医疗服务和教育等资源,同时也存在资金成本高、难度大等因素的影响。

(二)小城镇的发展路径不清

对于现阶段的小城镇发展,特别是在市区和县城之外的建制县的发展过程中,存在发展路径不清的现象。通过不同文献的分析与研究可以发现,小城镇的很多发展建议是脱离发展实际的,并不能与小城镇的发展现状有效融合,甚至说是极为不现实的理想状态。例如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吸纳创新人才队伍等,这些建议只是将大中城市的发展路径转移到小城镇的发展中,这是极其不符合小城镇的发展实质的。小城镇与大中城市相比较,本身就存在规模效应不足、基础设施和基础公共服务落后于大中城市发展等问题,由于小城镇不具备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因此小城镇的天然存在对于创新人才的吸纳等生产要素缺乏充足的吸引力。

对于小城镇的发展,一定要立足于小城镇的天然存在,在全面的分析与把握小城镇的功能定位和独特优势的基础上。一是小城镇是城市向乡村延伸的重要路径,小城镇的产业链也应该是城市产业链的延伸与推广;二是作为小城镇作为乡村和城市重要的连接枢纽,小城镇具有大中城市不具备的地理位置和优势特征,具备城市和乡村的韵味,具有自身独具特色的优点。因此小城镇的发展可以结合大中城市产业的产业延伸发展,另一方面可以从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出发,充分利用当地独特的资源优势,与乡村经济发展共同配合,协调统一发展。

三、地方政府促进镇域经济发展的思路

(一)构建科学合理的小城镇发展体系

1.按照常住人口的规模和地区生产总值确定小城镇等级

地方政府可以严格按照行政建制镇的人口规模和地区的生产总值来对小城镇的等级进行细致的划分,在测算的过程中,只有小城镇的人口居住人口数量达5 万以上,镇区人口规模达2 万~3 万人时,才会同时产生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因此可以小城镇的常住人口规模达5 万以上,生产总值达10 亿元以上的建制镇定为中心镇;常住人口规模在2 到5 万人之间,生产总值5 亿到10 亿的建制镇定为潜力镇;将常住人口规模低于2 万人,生产总值低于5 亿元的乡镇定为一般乡镇。因此按照建制镇的人口规模和生产总值对当地的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合理的调整,对于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可以适当调高不同等级小城镇的评价指标,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可以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适当降低相应的指标数值。

2.按产业特色确定小城镇的发展方向

按建制镇的产业结构对各地级的各镇进行细致的划分,从而对各镇的发展方向做出明确的规划。将特色产业不显著的中心镇和潜力划分为综合性小城镇,将农牧渔业为特色产业的小城镇划分为农贸型小城镇,将以农产品制造业、加工业等工业为主导的产业划分为工贸型小城镇,将商贸、物流为主导产业的小城镇划分为商贸型小城镇,将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小城镇划分为旅游型小城镇,通过对小城镇主导产业的细致划分,为小城镇产业指明了发展方向,促进小城镇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二)强化镇域经济的引擎作用

1.根据小城镇等级实施针对性策略促进发展

根据小城镇体系的细致划分,对于不同等级的小城镇实施有针对性的发展策略,推动镇域经济的向前发展,提高镇域经济的发展水平。

对于中心小城镇,加快体制改革与建设,为各中心镇的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以提高行政效率为核心,不断深化小城镇的政策改革,为中心镇的市场经济发展良好的营销环境。二是加快中心镇的产业升级,提高知识和技术等密集型产业的比重。三是积极支持和鼓励中心镇与周边乡镇的合作与发展。对于潜力镇,一是可以提高当地金融机构对潜力镇的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为潜力镇的发展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二是大力支持中心镇以上规模的企业在潜力镇开设分机构,或者鼓励中心镇的企业可将潜力镇和一般乡镇的加工材料为原材料;三是鼓励潜力镇可以大力支持当地发展小微民营产业、农村合作社等主体企业。对于一般乡镇,一是要加强当地的交通、水、电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当地的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二是促进人口的吸纳,吸引外出人员回乡发展,鼓励返乡人员进行创业;三是对于符合评估条件改制为镇的乡,将其划入小城镇的管理范围。

2.突出小城镇特色规避同质化竞争

根据小城镇的产业特色实行差异化错位发展策略,在发展特色产业的同时规避同质化竞争的现象。对于农贸型小城镇,一是要根据当地的优势农产品,大力鼓励规模化种植,相近的农贸型小城镇可以加强合作,共同发展产业联合基地,提高农产品的综合竞争实力,并打造农贸型小城镇的特色。二是农产品种植季节、区位特点与周围旅游型小城镇加强合作,开发农业的景观性和生态价值,促进农业产业和景观农业的共同发展。对于工贸型小城镇,一是要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地域特色,加大市场推广和宣传;二是加强生产技术更新,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对于商贸型小城镇,一是重视当地的交通、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注重培育电子商务等商业动态。对于旅游型小城镇,一是要注重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二是深入挖掘当地的文化底蕴和地域特色文化;三是要完善相应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四是鼓励当地的旅游型小城镇的资源联合发展,实现资源的合理优化。

(三)打造镇域经济名片

一是要打造特色小镇品牌。特色小镇可以在中心镇和潜力镇当中选拔,根据小镇的特色产业进行深入挖掘。同时加强对小镇的管理,一是建立运用创建制和淘汰制,对小镇的建设目标和培育对象进行动态管理。对于完成建设目标并达到验收标准的特色小镇给予合格,对于不符合建设标准的小镇要给予剔除。二是建立年度的综合评估制度,对于进入创建名单的小镇,实施年度综合评估制度,考核合格的小镇要给予大力的扶持,考核不达标的小镇要给予相应的惩处。

二是打造地域特色产品品牌,根据当地的特色产品发展特色,打造一批以农夫产品为主的地域特色产品品牌,对于典型的农业突出市场,要想推动镇域经济的发展,就要根据当地特色的优势农作物和农副产品,打造具备品牌特色的产品。同时对于当地具有特色优势的生态环境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要充分挖掘背后悠久的历史价值,充分带动当地的旅游资源发展,通过当地的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镇域经济是带动乡村经济发展、促进城乡融合的重要途径,能够提高小城镇的发展活力,改善乡镇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基础建设,减少城乡经济的发展差距。因此就需要建立完善的小城镇发展体系,强化镇域经济的引擎作用,打造镇域经济的特色产业和文化资源,从而全面提高镇域经济水平的发展,推动城镇发展体系的健全,更好的推进城乡融合的发展进程。

猜你喜欢

镇域中心镇小城镇
基于镇域尺度的河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的空间格局演化与分布特征
乡村振兴视角下中心镇聚集力因素研究
《中心镇视域的城乡一体化:联动机制与模式选择》简介
山·水·乡愁
——黔南示范小城镇集锦(之一)
浅议镇域村庄统筹规划在村庄规划编制中的作用
国内外中心镇建设实践及对湖南的政策启示
小城镇社会治理创新逻辑
用PPP模式发展镇域公共交通——以宁波西店镇公交为例
小城镇远
我国小城镇体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