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爱付出的信念
——评多媒体舞台剧《华山美少年》

2019-12-09韩亚庆

影剧新作 2019年4期
关键词:救母华山舞台剧

韩亚庆

韩亚庆: 哈尔滨市文联委员作家协会副主席

责任编辑:吴建军

王立春的多媒体舞台剧《华山美少年》是一幕献给儿童的好剧。

该剧以流传已久的沉香劈山救母故事为蓝本,融汇了编剧本身诸多的创作意图,实现了舞台上正能量倾情的有机倾诉。这个故事在民间广为人知。最早起源于宋元戏文《刘锡沉香太子》、杂剧《沉香太子劈华山》《劈华山救母》等民间传本,形成《宝莲灯》完整故事的则是宝卷《沉香太子全传》,定形是在小说《西游记》广为流传之后的清代。真正流行则是在新中国建国以后。其中《宝莲灯》最广为流传。传说流传至今,故事内容有所不同,但主题不变的都是刘沉香劈开华山救出母亲。

一、舞台剧立意原则决定了《华山美少年》饱满的正能量

要立善,先破恶,善是人心所向。扬善,这是所有艺术创作者的创意追求,剧作家也不例外。

一出好戏、一部好剧,剧作者首先要衡量自己对该题材所要表现的生活范畴的熟悉程度。对某个题材是否有创作激情,是决定你是否能够写好戏的重要因素。剧作者看重并考虑的是,一部献给儿童的舞台剧,应该给孩子们带去什么。多媒体舞台剧《华山美少年》把寻找、唤回失去的亲情作为出发点和推动剧情和人物发展的动力。剧中的沉香,在救妈妈的过程中展现了他艰难的成长,“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是沉香成长全过程的真实写照,也是剧中努力突出的主题。沉香努力成长,拜师学艺,劈山救母,这些都展示出了一个孩童历练出的大智慧、大勇气。全剧还沿用了中国古代传说中常见的主题:同恶势力作斗争,不畏惧艰难险阻,坚持自己的目标,不轻言放弃,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沉香一路走来所经历的一切,正应证了这个道理。故事在一波三折中将善与恶的矛盾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让观众看到善的力量的美好与坚强,在审美的过程中拉近与善的距离,并以善战胜恶收尾;在恶的崩溃中让观众看到恶的力量的丑陋与脆弱,起到弃恶扬善的教化作用。

《华山美少年》剧中的亲情在情节的推进和主人公沉香成长时光中,情感逐渐大放光彩,最终成为其坎坷悲怆人生的转折点。向善的亲情在揭示主题方面一直起着极为突出的作用,主题和情节自然流畅地融汇在一起,彰显了剧作者细腻而质朴的艺术处理功力。剧情既表现出一个孤独流浪的孩子应有的寂寞恐惧,也展现出其勇敢坚强的一面,在高昂奋进的场景设置中,产生了积极向上的基调,准确无误地实现了人物情感的细腻性、真实性与复杂性,在观众内心产生强烈共鸣。《华山美少年》强调的是好人必定战胜坏人,主题立意水到渠成,全剧不见教条化和程式化,让惩恶扬善这种伟大情感自然升华,让观众与之达成心灵上的美好而有效的沟通。

二、传统故事有创新并赋予了剧作新的道德元素

舞台剧《华山美少年》取材于南戏“沉香太子劈华山”传说, 原本既是一段仙人相恋,冲破桎梏勇敢追爱的故事,又是一段感天动地,千里寻母救母的故事。从元朝至今,“劈山救母”这个与华山有关的故事,在民间流传甚广,除了小说,并写入曲艺和戏曲:如曲艺《沉香宝卷》(清同治年间朱柏龙抄本),《沉香太子全传》(清道光年间许如来抄本)等;弹词《宝莲灯沉香救母》(旧石印本)等。戏曲有秦腔《劈山救母》,豫剧《宝莲灯》,华阴迷胡剧《劈山救母》。南戏有《刘玺沉香太子》、杂剧《沉香太子劈石》、江苏梆子戏《华山情仇》等。

故事的内容大抵是这样:相传唐代,书生刘彦昌(刘玺)准备上京应试,途经华山附近的西岳庙并入庙在三圣母殿求签三次未果,于是在庙内墙壁上题诗。三圣母回宫见题诗羞愤不已,随即驾云追赶刘彦昌,并召来雷公电母降下狂风暴雨,实施报复,刘彦昌狼狈不堪。当得知刘彦昌生活遭遇,顿生恻隐之心,化作民女并幻化出一座山庄,与彦昌朝夕相处。两人互相倾慕,遂结百年之好。数日后,刘彦昌科考金榜题名,赴任雒州途中有难,几次得三圣母以“宝莲灯”相救。不料,杨戬知道妹妹三圣母与凡人相爱的事后,以私配凡夫,有辱仙籍为罪,施以法力将怀有身孕的三圣母压于华山西峰。不久三圣母产下一男婴,取名沉香。沉香长大后,得知母亲被困华山下,下决心要救出母亲,于是师从霹雳大仙,大仙为他传授法术,并赐予他神斧和九牛二虎之力。后来,沉香持神斧打败二郎神杨戬,劈开华山,救出三圣母,一家团圆。

这个故事除了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情节之外,读者更感慨故事中所蕴含、想要传递给后世人们的一些精神启示。比如,爱情中,应该忠于内心还是屈于外界?生活中,是偏听偏信权威还是勇敢追求自我?遇到困难,是直面问题还是慌张逃避?对待父母,是嘴上说一套实际做一套的“假孝顺”还是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的“真心疼”?故事里的人和他们的做法,都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其实,“沉香劈山救母”传说充盈一种不畏邪恶的浩然正气,这种无形的精神价值对人们的现在和未来产生持久的激励作用。故事里有对封建伦理虚伪和法理的反抗和批判以及对人性解放的追求,这种朴素的人性观念,在现实社会中有积极的社会意义。文化的生命力就在于深入灵魂的滋润和追随,“沉香劈山救母”的剧情表演,不仅让观者阅览了红尘人间的世相百态,也体味到源自草根民间的人伦常情。宝莲灯,已不只是故事中神仙们彼此角力的法器,而是彰显民间优秀文化故事中“扬善”的精神符号。

剧作者王立春远远没有停留在故事原本的层面上,而是在故事的基础上又添加了诸多满满的正能量新元素。他充分考虑并确定故事所处的神话背景,以作者最想要表达的新要素为重点考虑对象,发挥作者在生活素材积累及知识结构等方面的优势,将现实生活的青少年教育的典型事件连同人物身份一起进行改动和填充。作者把故事的背景放置在一个充满神话色彩的部落时代,生活在部落里的人与当前的现实世界息息相通。以陆古老爹为中心的小小生活圈子当中,有期盼和憧憬,有坚守和尊崇,有判断和依赖,也有焦虑和惆怅。因舞台需要,剧情里还增添了正义与邪恶间的较量,凸显了团结与协作的可贵。主人公除了原有的感恩、孝悌、坚毅、刚强、智慧、谦恭、仁让等美德外,还有就是能够与一切正义自然为伍的高尚品性。这些元素在剧情中铺陈开来,更加彰显了戏剧的感召力,让作品显露出强劲的张力。

对经典的故事进行再创作,不是对原故事简单的扩写,而是对其进行完善升级或者更新。诚然,故事终归是故事,我们这些平凡的生命,绝没有神仙基因和拥有沉香的“超能力”,但却和沉香、三圣母一样,面临同样的生活问题。我们身处的社会,面对的问题,比他们更为复杂和难解,但无论社会如何发展变迁,怀揣赤诚端正的心,感恩父母,坚信自己,不流俗、不盲从的孝道精神始终不曾过时,甚至是浮躁社会中的一剂清醒剂。在这个利益在前、道德在后的社会,人们所追求的理应是较“名”?与“利”?更有价值的东西:为他人幸福、为家、为社会,善良笃定、勇敢无畏,牺牲个人,为爱付出的信念、智慧和力量。

三、神话之“美”让剧中情节魅力和现实情感更加厚重

剧作者在创作的初始,先注重考虑并确定故事所处的时代背景。虽然原始部落生活并不是作者最熟悉、写起来最顺手的范畴,但是借助神话之“美”为荡涤世俗灵魂的现实主题服务,并发挥作者在生活素材积累及知识结构等方面的优势,顺利完成了一个从古老神话故事到现实生活场景及各种人物身份交叉对接的时空跨越。

中国传统的审美的思想灵魂将零散的原始生活素材集聚,让创作者稳稳抓住或者轻松找到这个故事的内核,构成这个故事的最主要的事件和动作线。又以生活逻辑为依据,展开了合理联想,构筑了故事构思的命脉。一个好的故事构思都是经过大量的联想,通过对无数个念头的筛选,将其中的精华逐渐提炼和综合而形成的。舞台剧《华山美少年》故事内核让部分剧作者感叹:“这样一个构思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戏剧创作要求故事内核简练,而不是复杂。只要用几句很简短的话就能够概括出动人的剧情。剧作内核的唯一任务就是要准确确立故事中最基本的情节主线,而这个情节主线对未来的故事面貌有着全局性的控制作用。

舞台剧不同于动画电影,《华山美少年》一剧说他美,美在主人公少年沉香的勇敢、大爱、坚强、诚信、团结、智慧等精神突出彰显。主题更加偏重于亲情、勇气与健康,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满足儿童的实际心理诉求,因而使得剧情生动、鲜活。《华山美少年》一剧秉承“寓教于乐”的审美社会功能,最终使舞台上的人物形象由小众走向大众,传达出的“美”的理念,更有益于提高观众的欣赏品质品位。该剧受传统文化影响较深,注重劝善惩恶以及道德教育,起到的教育和感化作用正契合了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剧中塑造的少年沉香的“美”,在于迎合了少年儿童对神通广大,无所不能的正义英雄的崇拜心理;在于感慨少年沉香一身孤勇、一往无前、直面困难的勇气和为母亲千千万万遍的孝心。随着时间的流逝,年岁的增长,看过的故事多半都会有新的认识与感悟,而少年儿童观众也会随着年岁的增长对美少年沉香劈山救母故事及人物形象所蕴含的丰富的精神世界有着由浅入深的的理解。

华山美少年沉香的救母之路不可谓不艰难,三圣母的爱情故事不可谓不坎坷,但母子二人在自己选择的路上,始终不曾想过闪躲或逃避,反而尤为坚定而且努力,支撑他们走下去的无非就是对彼此的爱和依恋。同时,在沉香救母过程中,其所代表的拯救黎民于水火的正义一方和破坏百姓生活的反动邪恶一方的二郎神斗智斗勇,最终完成使命,演绎了一场场天地间善恶水火不相容的较量大戏。少年沉香与三圣母的母子大爱,成为光照天地、恒久永存的民族之魂,让所有的神界、仙界和凡人都被感化。戏剧的魅力和戏剧的生命力就在于深入灵魂的滋润和追随。《华山美少年》不仅让观众阅览了红尘人间的世相百态,也体味到源自原始部落的人伦常情,整个传说充盈一种不畏邪恶的浩然正气,这种无形的精神价值对人们的现在和未来都会产生持久的激励作用。全剧以善恶对立为神话背景,彰显了中华民族惩恶扬善的价值观。

结 语

舞台剧《华山美少年》是一出具有现实意义的美丽神话的剧作,神话是人类童年的不老记忆,是民族精神的活化历史。尽管神话剧中的人物是传说中的,但是其观照的生活现象却是现实人生的。因此,真正的神话戏剧作品从来不是为文学而文学的,也不是为戏剧而戏剧的,而是现实生活的景深式的反映。《华山美少年》是一部借助神话传说的体例和价值取向审视和观照现实民俗,诠释与民同生、爱民忧民、天地至德的剧作。该剧不是以神话传说的演绎为主旨,而是以关注和关心民生为目标,因此具有阔大的现代视角和强烈的现实意义。以这部颇具民族文化情怀的作品,讲述了美少年追索母爱和关注民生的大爱故事,塑造了大义少年的最新最美形象,让停留传说中的少年成为造福民间的可亲可敬的英雄,因此神话本身的民族性和精神性得以十足的彰显,让这一古老的民间传说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在现实与神话之间,一者实,一者虚,“虚”和“实”相对,源于现实的生活,是现实世界的再创造。作为观众,面对物欲横流的现实世界,更需要宁静致远、心存善念的情感境界。所以,现实与神话之间是联系的,而不是分离的。神话传说尽管荒诞,但是也有一定的逻辑性,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认识经由想象之后产生的,大多数人一接触到这些神话传说,头脑里便能形成一种想象的共鸣。神话传说还以其离奇性和故事性营造出一个神奇美妙的神话世界,也使人们向往不已,即便这个神话世界是虚假的,人们也是不忍心去打破的。舞台剧《华山美少年》恰恰就做到了神话传说与现实生活的完美结合与对照。

中华文化是我们灵魂的家园。重温中华神话的无穷魅力,有助于儿童戏剧获得崭新动力,赢得展现的空间,这也是民族文化振兴的根基所在。虽然人类的进化早已进入科技主导的时代,但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在面对史前文明和神话世界时,那种心灵的敬畏是相似的,也是不可磨灭的。结合饱含最新科技形式——多媒体的介入,舞台剧会给少年儿童观众带来全新的视觉感受,进而实现中华文化符号和文脉在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中刻下了历久弥新的印记,多媒体舞台剧《华山美少年》,正是对自信自强自立中华民族精神的一次可贵诠释。

猜你喜欢

救母华山舞台剧
大型黄梅杂技舞台剧《七夕情缘》
咏华山
河南抗癌7 年女大学生卖花救母希望带给更多人温暖
铁杵成针临危不惧
舞台剧
张文亚:献肝救母
舞台剧
14岁少年捐髓救母
华山旅店盗窃案
舞台剧改编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