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声乐教学中对中小学学生学习特点的把握
2019-12-08刘一华陕西商洛学院陕西商洛726000
刘一华(陕西商洛学院,陕西 商洛 726000)
如何把握学生学习特点一直都是教师们比较重要的问题,然后根据学习的特点制定具体的对策来教育和培养学生;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家长们也开始重视对孩子其他方面的培养,这其中有声乐艺术的培养,音乐教育可以引导更多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获得提高审美能力;本文就是对声乐教育在中小学课堂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探究,对于纯声乐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进行应对,最终提高中小学学生的综合素质;然后对中小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在声乐教学中能够把握学生学习特点的策略;让孩子能够更快地成长,总结相应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综合能力素质。
一、声乐教育在中小学课堂中的作用
由于全球化的影响,中国的各方面也处在高速的发展过程中,所以孩子们也处于竞争和合作的时代,给孩子们带来了各方面的压力。对于国家来说,培养更多的人才才能够保证国家的发展,这其中声乐教育对于中小学生的成长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和其他形式相比,声乐是最早出现的音乐形式。声乐的一般特点就是抽象性、无形性,是看不见也是摸不着的,主要就是靠自己想象转化,最终形成自己的音乐形象,对于人们的心灵也有直接的作用,然后影响人们的大脑神经。
声乐对人们的心灵有洗涤的作用。声乐的作用就是对人的影响是积极向上的,可以净化和升华人们的智慧;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中小学生可以通过其中的知识来提高声乐修养,要想有效的提高声乐修养,就需要大量的声乐听觉积累,如果没有实际的积累,那么就是纸上谈兵;除了大量的积累,还需要用心去感受,这样才能够深刻的理解;最后再加上实践,也就是表演,再通俗一点就是反复练习,让中小学生学习了相关声乐理论知识后,通过自己的肢体来表达,这也是创作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纯声乐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1.纯声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比较单一。声乐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但是由于某些因素,让原本丰富的教学内容变得尤其单一,让学生对声乐失去兴趣。教学内容单一表现在:可以选择的曲目变少,学习的音乐类型单一,传统的声乐教材没有及时更新。
(2)所属的特色不明显。对于学生学习特点没有仔细分析,无法将声乐教学渗透到学生学习中,教材与实际要上的音乐课脱节,学生无法理解声乐教学的意义。学生很难掌握声乐的特点,以至于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学习。
2.应对纯声乐教学问题的措施
(1)结合中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开展更多教学类型。充分分析中小学的音乐特点,根据具体情况,制定课程计划,丰富学生的声乐内容,在传统声乐的基础上加入创新元素,让声乐课程可以更加合理化和规范化。
(2)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让课堂教学和实际相结合,声乐本身就是表演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果想学好并且运用于其他教学活动中就需要花费更多精力去研究,除了课堂外还可以利用一些课外时间来进行练习,让学生可以有时间自己去独立思考,可以有效地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中小学生学习特点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音乐教学主要就是针对8—16岁的学生,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小学时期、中学时期和高中时期。教师在教授过程中要了解学生发展的心理特点和在音乐中的学习特点,更好让学生学习音乐,让他们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价值观。
1.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心理特点
在小学阶段主要就是指6、7—11、12岁的孩子,这时候大脑结构和机能得到相应的发展,这一阶段儿童的神经系统和知识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感知觉也会迅速地发展,从无意记忆到有意记忆,从具体形象记忆到抽象记忆,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
这个阶段也是“写实阶段”的巅峰,可以有效地提高直觉敏感性。他们评价音乐的标准就是艺术形象是否与实际的形象相像;审美态度也在随着个性发展,逐渐有自己独特的审美态度。音乐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变大逐步增强,主要就是表现在:节奏、音高辨别能力、歌唱能力等。提高歌唱的技能可以融入游戏的方式,配合动作,再加上相应的语言得到发展。
2.初中生学习音乐的心理特点
初中阶段主要指11、12—14、15岁期间,这时候初中生进入青春发育的时期,各方面都在迅速发展,尤其是性发育,也就是“第二阶段”。心理活动也复杂多变,情绪大多时候也不稳定,虽然这是已经有很强的独立性,但是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由于生理方面的影响,学习音乐的心理也会受到影响,显示的特征就是起伏波动。注意力、思维能力等的发展也促进了音乐能力的发展。
3.高中生学习音乐的心理特点
高中阶段主要是14、15—17、18岁之间,和初中生相比,高中生的身高、体重等已接近成人的水平。世界观和人生观也在逐步成熟,情绪情感更加稳定。对音乐的鉴赏能力、评价和创作能力都有独特的见解,学生们可以根据相关作曲家的背景自己去分析作品,学习理论知识。并且他们对于音乐审美有自己的偏爱性,受到教育和环境的影响,高中学生更容易接受一些流行音乐,相比于古典和民族音乐晦涩难懂,学生们更容易理解通俗易懂的流行音乐。
四、在声乐教学中把握学生学习特点的策略
想要把握学生学习特点,就需要提出相应的策略,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进行阐述。首先从学科方面,教师需要突出学科的特点,加强技能训练和艺术审美;其次从学生方面,加强情感的培养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引起情感共鸣。
(1)尽量突出学科的特点。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们有自己的审美能力,营造良好的环境和进行常规训练,不仅仅重视技能训练,还不能忽视培养艺术的审美,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2)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聆听本就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如果不能发挥“听”的作用,就无法有效地培养声乐艺术。学生聆听音乐,是一个理解、独立思考和发挥想象的过程,所以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听”的重要性,在“听”的基础上教授正确的方法,让学生可以少走弯路,养成聆听的好习惯。
(3)重视情感的培养。“听”是基础,所以在“听”的基础上加上情感,用心去感受和体验音乐,加上老师教授的方法来分析歌曲的情感,这样才能够让听众产生共鸣,充分掌握声乐教学方法,应用到其他内容提高自己的共情能力。
(4)提高学生的自信,让他们主动与他人互动。充分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活动中去,提高自信心。在声乐的教学过程中,如果老师只是单纯地传输讲解而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就不会积极地参与活动,也感受不到音乐的力量。必要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来讲述故事,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引起共鸣。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声乐、学生以及课程进行分析,重视学生的情感表现,虽然学会一首歌曲很容易,但是要让学生们理解其中的情感以及充分表达出来是非常困难的。
所以就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多层次的学生,总结出教学方法,有效地把握教学特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音乐教学应用到课堂中去。
结语
声乐本就是一门实践性和理论性相结合的学科,如果学生仅仅依靠理论知识去学习声乐是很困难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根据中小学生学习特点来学习,总结相应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学习,充分运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综合能力素质。对于纯声乐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比如教学内容比较单一和所属的特色不明显,提出相应的措施来解决纯声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此来开展更多教学类型和提高中小学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所以要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心理特点进行了解,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让学生学习音乐,让他们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价值观。
在了解中小学学生的学习特点之后就需要把握中小学学生学习特点的策略,就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对于学生来说就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教师来说就需要充分地备课,以此提高中小学学生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