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对浅表淋巴结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分析
2019-12-08李芬
李 芬
(昆山市第六人民医院 江苏 昆山 215300)
淋巴结主要是指在人体的胸腹、头颈、四肢淋巴的一个总汇流区,是人体的淋巴器官之一,人体大约有600~700个淋巴结[1]。浅表淋巴结呈现组群分布的趋势,每一组淋巴结都接受某个特定部位的淋巴液。当身体某个器官或某个部位发炎或发生癌肿时,癌细胞或微生物会沿着淋巴管不断蔓延,从而引起淋巴结肿大[2]。因此,判断浅表淋巴结的良恶性,对于诊断疾病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我院的100例浅表淋巴结患者为例进行研究,以下为研究内容的具体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5月—2019年12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100例浅表淋巴结患者,应用超声检查观察患者浅表淋巴结纵径/横径值(L/S)、内部回声并使用病理检查作为辅助检查。所有患者中男性55例,女性45例,最小年龄6岁,最大年龄88岁,患者平均年龄(65.47±26.46)岁,平均患病时长为(2.89±15.76)月。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已经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检查方法
给予100例患者高频超声检查以及病例检查。进行超声检查时,让患者采取仰卧的体位并展平检部位,使用超声探头接触进行整体扫查。再聚焦靶器官的深度,分析淋巴结的纵径/横径值(L/S)、内部回声等[3]。
病理检查的步骤为在患者的颈部组织进行消毒进行穿刺,取部分肿大淋巴结的组织,制作成均匀的玻片,待染色后送至镜检部门进行镜检,观察病变组织的具体情况。
1.3 观察指标
比较应用超声检查患者良性与恶性淋巴结检出率。
2 结果
通过超声检查,检查出患者良性69例,恶性31例;通过病理检查,检查出良性58例,恶性42例。超声检查下的良性肿大淋巴结内部回声大多为髓质增强、增宽,皮质变窄。超声检查下的恶性肿大淋巴结髓质变窄,部分患者的髓质消失,皮质变宽。CDFI检查下良性淋巴结内部的血流规则、丰富,且大多呈现树枝状分布;恶性肿大淋巴结内的血流多呈现不规则、紊乱的状态。超声检查的检测率更高,且检查效果更好。
3 讨论
淋巴结一般会分散在颈、腋下、肘、腹股沟、肠以及肺门处,是哺乳动物特有的一个器官。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淋巴结较小,而且淋巴结表面柔软、光滑,没有粘连,无压痛感[4]。但是当淋巴结出现病变时,淋巴因子与抗体杀菌作用就会被逐渐减弱,造成淋巴组织及淋巴细胞发生肿大、增生的现象。而且,大淋巴细胞发病率高、病因复杂且病情的变化多样,当患者体内恶性肿瘤发生转移时,快速、大量扩散的癌细胞会滞留于淋巴结内,进而再次分裂增生,导致淋巴结进一步肿大,为临床诊断带来了很多难题[5]。在现阶段的临床诊断中,一般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仪器进行检查,可以直接检测患者肿大淋巴结的大小、内部回声、形态、血流信号及是否存在淋巴结门等,进一步探测到淋巴结的良恶性,再经过有效的分类后,由专业的医生团队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提高患者治疗准确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生存质量[6]。
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超声检查,检查出患者良性69例,恶性31例;通过病理检查,检查出良性58例,恶性42例。超声检查下的良性肿大淋巴结内部回声大多为髓质增强、增宽,皮质变窄。超声检查下的恶性肿大淋巴结髓质变窄,部分患者的髓质消失,皮质变宽。CDFI检查下良性淋巴结内部的血流规则、丰富,且大多呈现树枝状分布;恶性肿大淋巴结内的血流多呈现不规则、紊乱的状态。超声检查的检测率更高,且检查效果更好。
总而言之,应用超声检查可以为鉴别浅表淋巴结的良恶性提供有价值的依据,提高治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检查中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