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近年影视剧对古典小说的改编
2019-12-08杨绍固
杨绍固
(延安大学文学院,陕西延安716000)
中国古典小说以其独特的魅力令广大民众为之欣赏陶醉,几乎人人熟悉小说中的经典人物和故事情节,这些特点使其成为影视剧改编重新创作的基础。一方面影视制作方看中了改编预期带来的收视率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改编没有知识产权方面的纠纷,有着二次创作的巨大空间。由此,近年改编自古典小说的影视剧越来越多,如《大话西游》《西游记之大闹天宫》《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对《西游记》的系列改编,《倩女幽魂》《画皮》《画壁》《聊斋志异之小谢》《聊斋之梅女》等对《聊斋志异》的系列改编,《赤壁》《见龙卸甲》《关云长》《吕布与貂蝉》等对《三国演义》系列的改编。
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学者们对古典小说影视剧的改编展开了研究。王同坤《<西游记>:从小说向影视的转型》、薛海燕和赵新华《图像传播时代的中国古典小说传承——以<红楼梦>为例》两文探讨了《西游记》《红楼梦》改编的必然性和可行性。刘晶《文学与影视的艺术碰撞》一文探讨了中国文学与中国影视应当展现怎样的关系。陈明星和袁曦临《文化基因的传承和期待视野的变化:经典名著诠释与改编的双重驱动》一文用文本分析方法从艺术原则、市场需求方面探讨《西游记》的4部改编影视作品,认为文化基因的传承和期待视野的变化是古典小说不断被改编的驱动力,但是改编既不能违背作品的文化基因,也需要满足当代读者的期待视野。此外还有不少硕士论文研究了某一古典小说影视改编现象,探讨了改编的原因、需要遵循的改编原则,因为这类论文数量较多,不再一一列举分析。本文在整合众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从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的角度探讨古典小说的改编问题。
一、近年影视剧对古典小说改编的基础
古典小说之所以一再被改编,就是因为其本身有着持久的艺术魅力,具有名著效应,广大民众又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很熟悉,潜意识里有着对改编剧本的阅读期待,而原著又有大量没有满足读者阅读需求的可填补空间。比如《西游记》《水浒传》等故事成为国人妇孺皆知的经典,而唐僧师徒取经后的经历如何,招安后被朝廷迫害幸存的梁山好汉命运如何,对此原著没有过多交待,这就是这些名著不断出现续集的原因之一。《西游记》后出现了《后西游记》《西游补》等小说,《水浒传》后出现了《水浒后传》《续水浒传》《后水浒传》等作品,《红楼梦》的续书更多,但这些小说在故事情节、写作方法等方面远不如原著,对于读者来说还是不能满足其阅读期待。需求决定生产,为满足民众的期待心理,借助于影视艺术视觉冲击的新形式,改编自古典小说的影视作品就大量出现了。
另一方面,这些改编自古典小说的影视剧既然能满足广大民众的心理期待,就不会发愁收视率,一般来说都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改编成功可以名利双收,因此众多的影视工作者乐此不疲。当然,经济利益驱动下的古典小说影视剧改编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但成功的居多。《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票房收入破10亿元人民币,[1]《画皮2》上映才3天,票房收入就达到惊人的2亿元,[2]2008年开映的《见龙卸甲》票房收入7200万,[3]这是三个成功的例子。著名导演陈凯歌导演的电视剧《吕布与貂蝉》2002年开映后却遭遇到了滑铁卢之败,不得不停播修改。[4]
一些广受观众喜爱,又有巨大经济效益的改编影视剧为游戏开发者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宝库,被开发出了网络游戏,实现了经济效益二次发掘。这些改编的游戏,《三国演义》《西游记》最多。因为改编自这两个名著的影视剧对游戏必需的概念应有尽有:故事、阵营、人物、装备、战争、战斗、地图、坐骑、奇术等等,对设计师来说,这就是灵感不竭的源泉,是很适合开发的题材。
名著之所以成为名著,除了具有广大民众喜爱的娱乐功能外,还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和引人深思的人生指导价值。《三国演义》教育人学习忠义,《西游记》教育人做事要有恒心,《水浒传》让人感受到忠义和勇武的力量,《红楼梦》引导人正确对待爱情,学习贾宝玉的善心,总之它们都有引导人们对传统文化回归的愿望,让读者感受和追求真善美,摒弃假丑恶。这种引导读者或观众的正能量是原著和改编的影视剧带给人们强烈期待的一个重要方面。特别是改编自名著小说的动画版影视作品普遍对儿童有强大的吸引了,利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动画方式让他们收获颇多,他们不仅熟悉了故事情节,为以后认真阅读原著打下基础,培养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也在某种程度上培养了他们的审美观和人生观。
一般来说,在古典小说中那些抒情成分较多、感情细腻的作品改编成影视剧的就较少,如《红楼梦》改编的影视剧相比较而言就没有其他名著多。如果将《红楼梦》改编为一部电影,其体量大、内容多,单部电影无法容纳,如果拍成几部电影,按照人物拆分成一个个故事则缺少前后的连贯性。同为爱情题材,改编自冯梦龙《喻世明言》的《棒打薄情郎》电影就比较成功,而“红楼”电影建国以来只有两个版本:1986年谢铁骊、赵元执导的版本,2018年胡玫执导的版本,两个版本改编难度都比较大,前一版本上座率因时代原因没有统计,后一版本上座率如何值得期待。如果将《红楼梦》改编为电视作品,也因其主要人物的贵族特质、故事内容的高雅性,除了古典文学的爱好者,能连续观看的观众不多,“翻拍的‘新红楼’在北京、安徽卫视持续播出25天,收视率除了开播前两日较高外,始终持续‘低迷’”。[5]建国以来到现在,在大陆改编的《红楼梦》电视剧只有三个:1987年王扶林导演的央视版,2002年梁永璋执导的越剧版,2010年李少红执导的新版。
二、近年影视剧对古典小说改编的方向
纵观近年改编自古典小说的影视剧,其改编方向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取悦观众,追求经济收益的恶搞型;二是表达现代意识的解构型,借古典的外壳装现代意识的新酒;三是基本忠实原著型,为适应影视演出做了必要修改。在这三种类型中以前两种类型为多,后一种类型较少。
恶搞型的影视剧,兴起于香港,传入大陆后受到年轻人的追捧,一些青年编剧和导演也开始创作这类作品。一般来说这类作品颇符合年轻人叛逆的心态,通过恶搞宣泄了他们对现实的某种不满,某些方面带有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尽管中老年观众较少,但年轻观众普遍对这类作品消费欲望强烈,而且部分作品后期还可以制作成游戏或动漫,实现二次收益,经济效益颇好。这类作品目前仍在大陆拍摄较少,多为从香港引进的片子或香港导演在内地执导的影视,前者如引自香港无线电视台(简称TVB)的《齐天大圣孙悟空》,剧中孙悟空不仅和哪吒成了天外飞石,还和紫兰仙子谈起了恋爱,更是成了王母的干儿子;沙僧成了发明家,小白龙成了偶像歌手等。后者如周星驰导演的《西游之降魔篇》《西游伏妖篇》等,“降魔篇”中沙僧由一条大鱼变成湿漉漉的裸男,油头粉面的猪八戒以一身京剧造型现身,“伏妖篇”中蜘蛛精腹下口中暗藏美女人头,给传统观众带来的是心理上的反感、视觉上的不适。这一系列的恶搞远远偏离了《西游记》原著的主旨,可以说和原著已经脱节,没有什么内容上的关系。这类作品是对古典小说原著的一种反叛,除了人物外型、人物关系的简单类同,解构了原著中传递的文化结构。
解构型的电视剧,往往借古典文学的外壳装现代意识文化的新酒。这类影视作品以对《聊斋志异》的改编最为著名,和《西游记》类似,《聊斋志异》也是一部神话色彩浓厚的作品,而且短篇小说更适合于改编成电影。改编的聊斋系列电影多将现代青年的恋爱意识加入到了以原小说故事主角和框架为主的“新瓶”中,故事的主角外又增加了几个重要角色,小说的故事框架外又增设了不少情节,人物、情节、环境都比原著更复杂。这类作品和恶搞型作品的不同之处在于,并不以“无厘头”的反传统手法为主,只在个别情节中加入了搞笑内容以吸引观众,他的大部分内容仍以传统表现手法为主。《画皮》这部电影改编后故事的主旨发生了变化,小说是借鬼故事讽刺表面上道貌岸然实际上内心阴暗恶毒的人,而电影则借用原故事人物和外壳讲述如何正确对待爱情的问题。这类电视剧的改编相对来说没有电影对原著的改变多,因为大部头的电视剧往往改编自长篇小说,忠实于原著,会引起大部分观众的认可,如果将作品主旨转向就会引起观众的反感。2010年鞠觉亮执导的86集电视剧《水浒传》就是如此,作品中对潘金莲这一角色的处理就加入新时代的婚姻观,将其由原著中的荡妇处理成了让观众给予一定同情感的失足少妇。2010年程力栋执导的52集电视剧《新西游记》也是如此,作品中竟让孙悟空谈了一场刻骨铭心的恋爱,给人以全新的视觉冲击,解构了小说中孙悟空的形象,但又没有改变小说的情节发展走向,人物性格也大体忠实于原著。
忠实原著型的影视作品近年相对来说出品较少,比较有名的是由“三言二拍”系列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这类小说早在明清时期就被广泛地改编成戏剧作品,再改编成影视剧当然存在可以改编的空间,但是因其取材于现实生活,紧贴当时的社会背景,改变原著创作主旨的可能性就较小。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两个不同的时代,改编过程中完全照搬原著,大多数观众也是无法接受的。2003年开拍的系列电影《杜十娘》《卖油郎》《金玉奴》等基本忠实于原著,在局部做了适合影视演出的改编,有些不符合当代道德观念的地方也进行了适当处理。小说原著中有不少宣扬封建迷信陈腐的道德说教内容,要么被改编成现代人能接受的内容,要么干脆舍弃,不将其拍摄成影视剧。《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中的《西山观设箓度亡魂开封府备棺追活命》,讲述通奸母亲陷害阻挠自己的儿子致死的故事,改编成影视剧就不太容易。
三、影视剧对古典小说的改编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为指导
古典小说是我们民族艺术宝库的瑰宝,是传统文化的精华,其经典性不仅在作品本身,也在于民众的耳熟能详。尽管这些小说是历史的产物,但是其思想内容博大精深,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千百年来备受民众的喜爱,潜意识里民众有将其改编为影视作品的需求,因而每一部改编的影视剧都会引起社会舆论的极大关注。近年来,由古典小说改编的影视剧不少,但改编必须符合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建设的需求,要坚持以马列主义艺术理论为指导,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能以追求经济利益为最大目标,不顾一切瞎搞、恶搞,讨好观众。那么,古典小说怎样改编才能坚持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呢?笔者认为改编要符合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故事内容要符合历史背景
尽管古典文学因其语言模式、作品形式与当下时代脱轨,在年轻受众群体当中备受网络文学的冲击,关注度偏低。[6]诚然,文化消费群体对古典文学作品非常熟悉、喜爱,对改编后的影视剧有着强烈地阅读期待,改编成影视剧需要发挥内容优势,积极与时代接轨,在年轻受众的审美过程中,使其满足审美期待,在影视消费的过程中得到享受。但是古典小说的改编不是无原则的改编,这一工作必须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改编的内容要符合历史背景。近年改编自古典小说的部分影视剧出现了历史虚无主义的苗头,把古典小说改编成了穿越剧,企图用媚俗的方式获得票房收入。笔者认为从长远来看,这类影视剧必然是昙花一现,不可能获得长久的艺术生命力。
受到改编自香港著名玄幻小说家倪匡《寻秦记》的影响,近年内地出现了一批以穿越为题材的小说,大都以现代人穿越到古代大显神威作为主要故事情节。现实生活中,初入社会的年轻人往往遭到不少挫折,这类穿越小说颇能满足年轻读者的虚荣心,他们内心里也将自己幻化成可以穿越时空的小说主人公,现实生活的挫败感很快随着阅读小说获得的满足感消失得无影无踪。一般来说《西游记》《聊斋志异》等以神魔、鬼怪为主人公的小说较易改编成穿越影视剧,如2017年拍摄的50集电视剧《大话西游》,而《三国演义》《水浒传》等有一定真实历史背景的小说则难以这样改编。从影视剧的结构手法来说,这类穿越剧都受到周星驰“无厘头”电影《大话西游》的影响,但是不管如何,《西游记》小说的原著还是基本尊重玄奘西游的故事背景,是历史唯物主义下的虚构,而穿越剧则完全抛开了历史背景,只利用了受众熟悉的人物来卖座,完全是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
(二)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指导,故事情节符合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古典小说因其产生的时代原因,难免会有一些封建的、迷信的、淫秽的内容,这些内容在改编成影视剧时要根据历史常识决定剔除还是保留。宣传因果报应的,不一定都要剔除,有些因果报应宣传了儒家传统的“仁”“孝”,笔者认为可以保留,因为这些故事符合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符合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也与社会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方向有一致的地方。有迷信内容的,如果是故事情节的需要,最好还是保留,例如1994年由蔡晓晴执导的《三国演义》保留了“孙策之死”情节中有因果报应的迷信内容。如果这些迷信、淫秽内容对故事情节的发展影响不大,或者影响受众的审美感受,甚至违反法律,就一定要删除,或者用蒙太奇手法遮掩过去,如王扶林执导的1987版《红楼梦》中对贾宝玉梦入太虚幻境、初试雨云情的处理就是这样。尽管《红楼梦》给人的总体感受是“好色而不淫”,但是有些涉及两性关系的内容如果出现在影视屏幕上,还是会给受众以强烈地刺激,有悖公序良俗。同样是虚幻鬼神题材,1986版聊斋系列电视剧中《婴宁》一集的处理就很好,结尾让女主人公婴宁在笑声中变成了一个现代女子,这不仅赞扬了她善良的内心,也预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三)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为指导,既宣传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能将彰显社会主义价值观和追求经济收益相统一
唯物辩证法即“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以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是辩证法思想发展的高级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不断运动变化的统一整体;辩证规律是物质世界自己运动的规律;主观辩证法或辩证的思维是客观辩证法在人类思维中的反映。它是最全面、最丰富、最深刻的发展学说,包括三个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现象与本质、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可能与现实、形式与内容等一系列基本范畴,以对立统一规律为核心。它是宇宙观,又是认识论和方法论。
既然小说原著是经典的、大众的、民族的,同时又是世界的,那么改编的影视剧如果脱离小说原著太远,肯定会遭到受众的诟病。所以在改编过程中必须坚持唯物辩证法的指导,既忠实于原著,又能适应现代影视剧的拍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收益的最大化。影视剧在改编中对小说的忠实与偏离应该是对立与统一的,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一定程度上背离原著的否定,得到受众认可的肯定。既给受众以文化与审美的提升,又能使其情感走进名著,以一颗敬畏与感恩的心去充分感悟原著的精神内质和生命气场,得到真正的教化,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审美品位。
古典小说的影视剧改编既需要继承小说中的精、气、神,又需要实现现代影视技术对小说表现艺术上的超越,最难的就是如何平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忠实于原著的基础上,又符合时代发展的创新。要实现这一平衡,改编者要对小说进行认真研读,而不是浅尝辄止,切切实实理解原著的精神内涵。古典小说具有博大精深的内蕴和崇高的审美追求,改编者需要对小说作者致敬,改编时采取谨慎的态度,尊重原著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风格,尊重原著中主要人物的塑造和故事情节的安排,这样才能改编出既满足受众精神需求,又能获得经济效益双赢的影视作品,才能在古典的基础上成为另一古典,长盛不衰,为受众所喜闻乐见。
改编作品最重要的在于对现实的关照,时代发生了变迁,人们的思维方式不断在改变,读者对古典小说的认知也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变化,这才有了改编的现实需求。适应时代发展,改编需要推陈出新,既要遵从原著精神,又要具备对当今历史高度的艺术把握,站在历史的高度和文化的深度中探索古典的内涵,并与现实社会需要相结合,从而创造性地将古典小说闪光点与现代影视技术、受众的现实心理需求相结合,在艺术上获得突破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