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网络民兵建设的思考
2019-12-08左娟贾杰
左 娟 贾 杰
内容提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空间日益成为各军事大国竞相争夺的战略新高地。加强网络民兵建设,对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要明确使命任务,优化力量编成,创新建设路径,努力打造一支适应信息化战争要求的网络民兵。
民兵,通常指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性武装组织。作为国家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兵是常备军的重要助手和后备支撑,对一个国家的国防和军队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空间日益成为各军事大国竞相争夺的战略新高地。网络民兵是以信息网络为平台,遂行网络舆情监控引导和网络防御任务的新型后备力量,在维护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方面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新形势下,加强网络民兵建设,努力打造一支适应信息化战争要求的网络民兵,成为摆在国防后备力量建设面前重大而现实的课题。
一、认清加强网络民兵建设的战略价值
习主席深刻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我们的战略目标就是要建设网络强国。加强网络民兵建设,对建设网络强国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是适应新军事变革的必然选择。随着网络空间的发展,网络空间作战日益成为各国军队关注的焦点。美军把对网络空间作战的研究和实践,放在与发展空中和太空力量同等重要的地位。早在2009年6月,美军就宣布成立“网络战司令部”,并对陆、海、空、后勤等170个网络体系进行了有效整合。英、俄、日、印等国军队每年投入到网络战研究和演训的费用高达数亿美元。甚至在计算机和网络尚未完全普及的朝鲜,也十分注重发展攻击性网络武器。随着信息化建设转型步伐的加快,我军也要适应世界新军事革命的发展趋势,加强网络空间力量的建设。民兵作为国家武装力量的基础和人民军队的后备力量,必须紧跟军事变革大势和我军信息化建设步伐,实现同步发展。
二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大举措。我国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已经形成了全球最大的网络基础平台和用户群体,拥有数以万计的网络技术高端人才,数以百万计的网络运营管理人员,数以千万计的网络使用传播人员,以及8亿多的网络用户,网络已进入千家万户,已成为继陆、海、空、天之后国家安全的新空间。对网络空间力量如果不加以有效组织和科学动员,就有可能影响党和国家对国家安全的管控和治理,甚至会走向类似中东北非“网络渗透、煽动民意、社会动荡、军事干涉、政权更迭”的极端模式。只要我们坚持创新和发展人民战争理论,遵循兵民是胜利之本的根本原则,及时启动网络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充分发挥民兵组织的作用,整合网络空间社会力量,广泛吸纳动员具备一定信息素质和技术能力的社会公民投身网络国防建设,就一定能够构建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网络长城。
三是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有力支撑。近几场局部战争充分表明,人民才是信息网络战场的强大后盾。无论是科索沃战争中的信息瓦解,还是乌克兰危机期间公开招募民兵进行网络战,网络空间对抗都呈现出全民特性。网络民兵的信息破坏已经不再局限于战场一隅,而是遍布于整个社会。在俄罗斯与格鲁吉亚的冲突中,就有一支专门的网络民兵加入攻击。这些民兵的网络攻击,使格鲁吉亚交通、通信、媒体和银行等网站纷纷遇袭,政府网站系统全面瘫痪,格鲁吉亚无法利用网络发布有关战争的准确信息。网络民兵的破坏成为俄军军事行动的有力支援。因此,在建设信息化军队过程中,我们也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网络民兵建设,充分发挥网络民兵对战争的支撑作用。
二、明确网络民兵的使命任务
对于网络空间而言,网络民兵介于军民之间,亦军亦民,平时为民,战时为军。因此,要着眼平战一体,按照“入则为兵、出则为民”的原则,科学定位网络民兵的使命任务。
网络民兵在平时应遂行四项任务:一是网络设施的建设者,在各自岗位上为国家信息化建设贡献力量;二是网络信息的收集整理者,向国家决策机构提供可靠的信息和渠道来源;三是网络秩序的维护者,立足本职管控和抵御网络空间渗透破坏;四是网络舆论的引导者,坚守主阵地,传递正能量,通过千千万万的民兵力量,建设一个安全、和谐、清新的网络空间。
网络民兵在战时应遂行四项任务:一是作为网络基础设施管控的主体力量,确保各类国家基础网络设施可靠运行;二是作为网络攻防对抗作战的后备力量,配合网络空间作战;三是作为网络目标掩护隐藏的依托力量,充当虚假、伪装目标;四是作为网络舆论斗争的中坚力量,筑起网络空间的人民防线和舆论长城。
三、优化网络民兵的力量编成
针对网络民兵的特殊性,在力量编成和人员选配上应把握以下条件:既要政治要求高,爱党、爱国、爱军队,政治立场坚定,具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和大局意识;又要专业技术强,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和网络防御操作技能。既要懂政策,熟悉国家的大政方针,了解网络空间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并能灵活运用;又要会引导,擅长做思想宣传工作,具备一定的文字功底和宣传引导能力。
从我国网络空间发展水平审视,网络民兵可由专业契合度高、人员素质好、便于组织管理的部门和单位的专业人员抽组构成。重点编好3支力量:一是信息收集力量。主要指各地区科研院所教研人员(在信息网络类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工作的专业人员)中经过培训的网络技术专门人员,这支队伍专业基础扎实、人员相对稳定,可选取政治可靠人员成建制成系统编组。二是舆论监控引导力量。主要依托宣传、文化网络稽查部门等党政职能部门长期从事舆情监控工作的人员组成,适当编配报刊、电视台、电台、网站等从业人员。宣传部门主要以担负舆情管控任务的公务员为主,这支队伍政治敏感度高、宣传引导专业性强,从事社会舆情管控任务的经验丰富,但平时业务工作繁重,可考虑抽编部分人员作为骨干。文化网络稽查部门对各类文化产品、网吧具有监督和管理权,可考虑抽编部分人员。电视台、电台、报刊和新闻网站等相关从业人员,政治敏锐性较强、整体学历较高、文字功底扎实、网络运用娴熟,可考虑抽编部分人员。此外,还应吸收网络高级评论人员,如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力的网络作家和网络名人。三是网络攻防力量。主要依托高校、科研机构、网络公司,以及移动、电信、联通等通信运营企业的专家和技术人员组成,作为网络攻防的主要力量。这些人员,基本技术能力较强,在网时间长,可根据任务需求编组。以上几类人员涵盖了我国网络空间建设发展的主体人力资源,应成为网络民兵的核心力量。
四、探索网络民兵的建设路径
紧紧围绕网络民兵的使命任务和组织特点,按照国家总体安全观和改革强军的战略要求,科学确定路线图,把握关键路径,着力重点环节,全面加强网络民兵建设。
指挥体系建设。网络民兵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周期长、涉及面广、整体性和综合性强等鲜明特点。必须着眼网络空间特点,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建立精简、联合、权威、高效的领导指挥体系。要把网络民兵建设纳入国家网络空间安全发展整体规划,尽快建立网络空间国防动员体制,在有关领域和行业企业试点组建网络民兵,探索有效管理模式。具体来说,在建设过程中要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按照统一计划、统一使用的原则,依托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筹划建立一个集中统一、绝对权威、运转高效的组织体制;同时,应明确军地双方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的职责、权限和任务,实现统一领导和分级负责的高度契合。
运行机制建设。网络民兵不是一般意义的民兵,具有很强的技术性、隐匿性和敏感性。在管理运行上应着力构建“四个一体”的机制。一是军民一体的力量运行机制。网络民兵建设与使用均涉及地方和军队,单纯依靠某一方都难以有效完成,必须建立军民一体的力量运行机制。要牢固树立军民全面融合的意识,按照军民一体的原则,统筹军队和地方的网络空间资源力量,统筹现役和后备力量的职能定位,着力实现平时互为支撑、信息交互、资源共享,战时统一使用、互为支援。二是平战一体的管理运行机制。信息网络系统的斗争是没有硝烟的战争,军民兼容程度高、平战对抗难解分,必须按照平战一体的原则建设管理。尤其对在国家网络基础设施骨干企业、重要网络运营商和服务提供商、信息技术高等院校、主要门户网站等关键信息领域及部门的网络民兵,要加强统一领导和指挥调度,尽快建立平战一体的管理运行机制,彻底解决平战“两张皮”“各自为战”“自成体系”的问题,确保一旦需要,能够实时参战。三是技指一体的组织运行机制。适应网络分布式、扁平化的特点,建立以网络为中心、以技术为支撑、柔性可重构的指挥模式,用高技术保证力量运用按需配置、及时聚合、快速反应。四是训管一体的能力建设机制,把专业化培训作为网络民兵建设的重中之重突出出来,骨干力量每年一训、特殊力量随时组训、泛在力量在线轮训,用训练牵引管理,用训练教化人才,确保这支力量绝对可靠。
配套法规建设。网络民兵建设涉及军地各级各部门,要保证其工作的稳定性和权威性,必须制定出台配套法律法规。首先,要积极参加国家网络空间立法工作,把企业维护国家信息安全、配合网络安全斗争等职责,以及公民参加网络空间后备力量等纳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让网络民兵建设有法可依、依法推进。其次,要完善相关制度。在各级军地机构之间建立并落实联络员制度、联席会议制度、合署办公制度以及协作联动制度,在制度安排上确保网络民兵建设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