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医学影像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价值

2019-12-08王天民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13期
关键词:灵敏性骨髓瘤医学影像

王天民

(潍坊市第一人民医院 山东 潍坊 261000)

从一定程度上看,近几年来多发性骨髓瘤(MM)在临床实践的过程中,出现的频率呈现了明显的上升趋势[1]。但是,在诊断的时候,却很容易出现诊断率低,漏诊与错诊的情况[2]。本次研究探究了核医学影像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价值,以此提出建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数据

医院在2016年11月到2018年12月期间,针对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进行选取研究。将选取120例研究对象分别两组,一组是研究组(60例),另一组是对照组(60例)。其中,研究组男性为31例,女性为29例,年龄在55岁到79岁之间,平均年龄是(64.71±3.56)岁。对照组男性为32例,女性为28例,年龄在54岁到78岁之间,平均年龄是(64.15±3.12)岁。数据对比无差异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针对于对照组,使用的是X射线依照相关操作形式,在常规性的检察中,观察并分析最终的检察结果[3]。研究组使用的是核医学影像诊断的方式,需要先对患者进行18F-FDG的注射,接着,在注射之后的2小时到4小时的时间上,利用核医学影像系统对结果进行检查[4]。这里主要使用的是后位或者是前位全身骨显像检查。

1.3 评价指标

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敏感性与精确度等。

1.4 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主要使用的是SPSS22.0软件,实现对应的数据处理,剂量单位使用的是(±s),检验使用的是t,在χ2基础上,实现差异,(P<0.05)。展现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脊椎骨浆组为22,灵敏度16,对照组特异性22,准确性为20。灵敏性为20,研究组特异性为22,准确性为22。细胞瘤为“-”。

脊髓外浆组为8,灵敏度12,对照组特异性16,准确性为14。灵敏性为16,研究组特异性为12,准确性为16。细胞瘤为“-”。

仅脊椎外组为12,灵敏度10,对照组特异性8,准确性为10。灵敏性为10,研究组特异性为4,准确性为12。细胞瘤为“-”。

仅脊椎骨组为10,灵敏度10,对照组特异性8,准确性为10。灵敏性为10,研究组特异性为20,准确性为10。细胞瘤为“-”。

因此,研究组检查灵敏性 93.33%与对照组80%进行比较,研究组准确度100%与对照组 90%进行比较,使用核医学技术的患者全部明显优于明显优于运用X线检查的患者,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特异性80%明显低于对照组90%,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实际的临床实践中,多发性骨髓瘤发病的进程产异性较大,并且变化较快,从发病开始到死亡,可能不到一个月时间,就算部分此病的患者,生存的周期也不会超过10年[5]。因此,这个时候,精确的诊断结果,不仅有助于早期的治疗,还可以提升治疗的预后性。从检查的方式上看,X射线的方式,属于最为传统的一种方式。与CT、MRI灵敏度较高,精确性更强。多发性骨髓瘤疾病诊断中,如果使用X射线进行诊断,那么就会明显不够用。核医学影像诊断的方式,可以结合患者的骨骼情况进行整体把握。可以提前将近三个月的时间,提前诊断出精确的结果。从结果看,研究组检查灵敏性93.33%与对照组80%进行比较,研究组准确度100%与对照组90%进行比较,使用核医学技术的患者全部明显优于明显优于运用X线检查的患者,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特异性80%明显低于对照组 90%,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那么,核医学技术主要优势是:(1)可以从整体的角度,对患者进行扫描,熟悉单位掌握骨骼情况。(2)根据不同的类型,确定患者的不同病情阶段,提升治疗预后性。因此,核医学影像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价值分析中,不仅取得较好的检查效果,还可以提升精确性,相对灵敏性较弱,但是不影响效果,值得被临床应用和推荐。

猜你喜欢

灵敏性骨髓瘤医学影像
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合理运用
多发性骨髓瘤伴肾损伤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
《当代医学影像误诊学》出版
《当代医学影像误诊学》正式出版
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致心律失常2例并文献复习
骨髓瘤相关性肾轻链淀粉样变1例
基于继电保护状态分析的电网故障诊断
篮球训练中体能训练的重要性研究
血清层粘连蛋白、透明质酸诊断肝纤维化的价值
微RNA-34a在多发性骨髓瘤细胞RPMI-8226中的作用及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