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阴道超声对早期发现子宫内膜癌的临床价值研析讨论

2019-12-08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13期
关键词:误诊率准确度肌层

王 薇

(泰州妇产医院超声科 江苏 泰州 225300)

在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类别中,子宫内膜癌属于较常见的一种。原发于子宫内膜上皮,临床诊断必须采用病理学方式,但影像学可作为了解病变分期、早期发现病变异常现象的方式[1]。经阴道超声和腹部超声均是临床常见影像学操作,本次研究以对比形式观察了两种超声诊断对子宫内膜癌早期筛查的临床价值。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子宫内膜癌疑似病患共30例,年龄最小38岁,最大82岁,平均年龄(57.4±2.3)岁;疑似症状持续时间最短3个月,最长9个月,平均(6.1±1.2)个月;30例病患中已绝经占24例,绝经时间在2~26年之间。

纳入标准:因白带异常、阴道不规则出血、阴道分泌脓性分泌物入院诊断,疑似子宫内膜癌,对研究目的及方法知情并表示配合。

1.2 一般方法

叮嘱患者至少饮水1000毫升并憋尿,待膀胱有效充盈后才可探查腹部超声。将下腹部充分暴露,设置超声探头频率为3.55MHz。适当耦合剂涂抹于超声凸阵探头上,对腹部子宫进行斜切面、纵切面、横切面检查。在多切面诊断下观察子宫内部流血情况、子宫内膜厚度及形态。

让患者将膀胱排空,在诊断床上取截石位,设置探头频率为5~9MHz。将无菌乳胶胶套套在超声探头上并缓慢深入患者阴道及穹隆。轻轻旋转探头,观察子宫多角度状态,了解子宫附近多方面情况,明确病灶周围肌层血流变化以及内膜癌病变具体位置。

1.3 观察指标

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记录经阴道超声、经腹部超声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准确度、误诊率、漏诊率等数据,将上述数据予以统计学分析并得出结论。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误诊率、漏诊率、敏感度、准确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以t检验。若P<0.05表示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可知,30例疑似病患中有28例确诊为子宫内膜癌。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癌诊出27例、诊断准确度为96.43%(27/28),误诊1例、误诊率3.57%(1/28),漏诊0例、漏诊率0.00(0/28);经腹部超声对子宫内膜癌诊出23例、诊断准确度为82.14%(23/28),误诊2例、误诊率7.14%(2/28),漏诊3例、漏诊率10.71%(3/28)。腹部超声、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癌诊断准确度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子宫内膜癌多见于围绝经期或绝经期延后妇女,50岁以上为高发年龄,是女性生殖系统三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及早发现异常、及早明确诊断、及早临床治疗是提升生存率、控制癌细胞转移的关键[2]。超声检查作为早期检查常用方式,可为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影像依据。当女性出现月经不规律、绝经期延迟、阴道排出脓性分泌物并伴有腥臭味时应早期前往正规医院接受系统性检查。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均为常用检查手段,相对于传统诊断性刮宫检查而言安全性更高且操作简便。腹部超声能够动态监测腔内脏器,可较好分辨微小血管病变,但无法对脏器及组织内部血流信息微循环灌注状况明确显示,无法有效分辨部分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情况,因此在诊断明确程度上并不高,可能导致子宫内膜癌最佳治疗时间的延误。而阴道超声高频率探头紧贴于子宫及附件,能够对病变回声、大小、边界清晰显示,并了解病变部位与子宫壁的分界情况,明确子宫内膜厚度。不少诊断者将阴道超声诊断下内膜厚度作为区分良恶性病变的临界值。育龄期患者为10毫米以上,绝经期患者为5毫米以上。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内膜厚度存在明显增厚情况。

癌症分期方面,根据子宫内膜癌病理分期标准,一期患者程度较轻,Ⅰa期表示肿瘤仅存在于子宫内膜浅表位置,对深度肌层的浸润程度在1/2以内,Ⅰb期表示对深部肌层浸润,深度在1/2以上,但并未对宫颈粘膜产生侵犯;Ⅱa期表示宫颈腺体和粘膜均受到癌细胞浸润,Ⅱb期表示宫颈间质曾受到浸润;Ⅲa期表示盆腔附件或盆腔浆膜受到浸润,Ⅲb期表示盆腔淋巴结受到浸润;Ⅳa期表示直肠及膀胱以及直肠粘膜位置受到浸润,Ⅳb期表示腹股沟淋巴结受到浸润且存在远处转移现象。当患者处于子宫内膜癌极早期时,采用阴道超声诊断可见子宫内膜弥漫性、局限性增厚,通常增厚可达到五毫米以上,病变区域存在混杂回声、高回声或低回声,彩超可看到子宫肌层延伸出异常滋养血管进入管腔中。若子宫内膜癌癌细胞仅出现于宫腔,并未对子宫肌层产生侵犯,在影像观察上可能难以鉴别粘膜下肌瘤、内膜息肉和子宫内膜增生。因此若子宫肌层和子宫内膜之间的低回声不完整,可能提示病变已经对肌层产生侵入,可明确诊断。本次研究中,采用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准确度(96.43%)显著高于经腹部超声检查(82.14%),证实了阴道超声的早期筛查价值。

综上,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癌具有较为理想的临床检出率,有利于提高此病诊断效果,值得今后实际工作中参考使用。

猜你喜欢

误诊率准确度肌层
Phosphatidylinositol-3,4,5-trisphosphate dependent Rac exchange factor 1 is a diagnostic and prognostic biomarker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乌鲁木齐市医疗机构丙型肝炎病例诊断及报告质量分析
以胸痛为首发的带状疱疹误诊为心绞痛35例分析
幕墙用挂件安装准确度控制技术
X线平片和CT检查诊断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和对比分析
经口内镜黏膜下隧道食管固有肌层肿瘤切除术的护理体会
腹腔镜下贲门肌层切开术及Dor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临床分析
动态汽车衡准确度等级的现实意义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诊治现状及进展
非肌层浸润膀胱肿瘤灌注治疗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