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引导视角下边疆民族特征群体的网络表达与沟通
2019-12-07李娜
李 娜
(西藏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陕西咸阳712082)
一、从舆论引导看关注边疆民族特征群体表达的必要性
边疆民族地区的网络舆论引导事关重大,与社会稳定、民众安居乐业息息相关。而网络舆论的形成,正是边疆民族特征群体围绕社会事件、问题或现象而发表的一致性意见。因此,要了解边疆民族地区的网络舆论,要做好相应的网络舆论引导工作,了解对其发表意见的群体即舆论主体至关重要。
边疆民族地区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加速期,各种问题伴随而来,问题在没有得到及时、妥善的梳理时,就会发展为舆情。同时,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边疆民族特征群体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获取信息、维护人际关系、对事件发表评论,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行为倾向的信息也逐渐增多。这些信息通过互联网传播和互动,影响巨大,网络舆情得不到及时的处理,极有可能造成不理性的、负面的舆情传播,甚至造成边疆民族地区的不稳定。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舆论是各种隐藏着的社会问题的外在表现,互联网只是一种平台,网民负面情感的汇聚才是网络舆论危机形成的原因;民众缺乏正常且畅通的利益表达机制和情感宣泄机制,才是舆论危机产生的推手。边疆民族特征群体既是可能制造出舆论的潜在“公众”的一份子,也是政府和媒体开展舆论引导的对象。了解边疆民族特征群体的表达传播是进行网络舆论引导的大前提,只有足够了解被引导的对象,才能知道哪些社会现象和事件容易演变成舆论事件,从而进行预防;只有足够了解被引导的对象,才能采取最合适的方式来缓解胶着的舆情,从而对症下药。
二、边疆民族特征微博用户表达与沟通的特征——以西藏自治区为例
本文以新浪微博为平台,选择具有边疆民族地区特征的群体进行研究,主要特征包括:使用边疆少数民族的符号和元素、关心边疆少数民族的发展、涉及边疆少数民族的话题时活跃度比较高。以西藏自治区为例,综合粉丝量和转发量,选取了6 位显示居住在西藏等地、具有边疆少数民族特征和代表性的个人用户作为样本(如表1 所示)。虽然选取人数不多,不能定义整个西藏网民群体,但选取的每个微博用户都有一定的代表性,且他们与其他藏族微博用户之间存在大量的评论、转发等互动,通过对这些情况的分析,能够增进我们对边疆民族特征微博用户在网络上表达与传播的了解程度。
本文选取2016 年全年作为分析的时间段,按照时间顺序,对每个账户在此期间的全部可见微博内容共1934条提取作为样本,对其进行统计分析。
(一)边疆民族特征群体微博表达的行为习惯
1、发微博的频率
表1:边疆民族特征群体样本微博用户的基本情况
本指标考察的是样本用户发布微博的频率及他们对微博的依赖程度。有两名用户保持每天更新的节奏,每天更新七至八次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有三名用户每周会更新两到三次。因此,我们应该继续重视微博平台在网民表达和传播上的重要地位,继续重视微博上的舆论引导。
2、原创/转发选择
本指标考察的是样本用户的内容生产方式及其与其他微博用户之间的联系。在全部1934条微博样本中,原创微博共有696条,占总量的35.99%;转发微博共有1238条,占总量的64.01%。
深入分析1238 条转发微博的原始来源后,可以将主要转发源分成这样几类:一是各样本用户的熟人生活圈子,这是他们维护人际关系的一种方式;二是藏族群体中的意见领袖(包括普通个人和认证账号),当这些意见领袖发布与西藏话题有关的微博时,样本用户也会进行转发评论,表达对民族相关议题的关注,并加入讨论发表自己意见;三是新闻媒体,当遇到公共议题时,样本用户也会援引来自新闻媒体的微博,作为消息来源加以扩散;四是各自兴趣领域的博主,以满足个人兴趣。
3、微博内容的议题分布
本指标考察的是样本用户在微博平台上主要关注和讨论的议题。参考以往对微博做内容分析的建构,将分析指标分为社会、个人生活、文化、娱乐、宗教信仰、语言、艺术、自然风光、历史、教育、科技和广告共十二大类。
总的来看,排名前三、倍受样本用户关注的议题分别是个人生活、宗教信仰和社会公共事务。微博的一大用途就是记录个人生活,藏族用户也将这一用途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们会拍下今天的天空、中午的美食等发布在微博上,也会记录下当时的心情。西藏地区无论僧俗,都受到藏传佛教的耳濡目染,对他们而言,藏传佛教覆盖了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和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他们在微博上表达自己时也离不开藏传佛教的大环境,不仅关注寺庙庆典、高僧大德,还热心于讨论诸如放生羊、转神山圣湖等宗教活动的话题。另外,其他几种议题虽然所占比例不高,但也反映出西藏微博用户的多元化视野,他们既关注身边的本民族的事务,也会放眼世界,关注美国大选、朴槿惠闺蜜门事件、引力波的发现等。
表2:微博内容的议题分布情况
哈贝马斯曾经提出,“公共领域有其独立的一面,它完全独立于国家的政治权力之外,与普通意义上的私人空间不同,它介于这两者之间,是这两者之间的第三世界,在进行公共交往与公共舆论的建构过程中,最终实现对政治体系的理性思考和意见表达,并对政府起到体制外监督的作用。”[1](P21)由于微博的开放程度比较高,网民可以毫无阻碍地交流意见,且彼此之间的交流频率和相邻密度都保持在较高水平,空间感染力较强,因此,哈贝马斯理想中信息传递和意见表达的公共领域,在微博上有了实现的可能性。
(二)微博舆情中的情绪研究
本指标考察的是样本用户在所发微博中传达出来的情绪倾向,判断标准是所使用的字、词、图片和视频所反映出的情绪。微博中使用了“好”“不错”“感谢”等字词,或表现出积极、感恩、肯定等态度,被视作正面的情绪倾向;微博中使用了“糟糕”“不好”“讨厌”等字词,或表现出消极、否定、厌恶等态度,被视作负面的情绪倾向;微博中使用陈述性质的字词来表达冷静的中立客观的态度,被视作中性的情绪倾向。总的来看,样本微博以正面和中性内容为主,其中正面内容的微博多达817条,占总数的42.2%;中性内容的微博多达948 条,占总数的49%;负面内容的微博有169条,占总数的8.7%。六个样本用户的负面情绪微博比例分别为0、1.3%、4.1%、5.9%、10.3%、9.1%,负面微博的比例不高。
正面情绪的微博,实际上是样本用户从自身角度对政府、生活和社会的肯定,了解这些,为今后政府工作进一步发挥优点提供了方向。正面情绪微博主要有以下议题:第一,文化方面,认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已经在壁画抢救工作上采取了措施,拉萨的农耕仪式开始复苏,蓝面具藏戏、民族曲艺文化得到保护;关注国内外非遗文化博览会中出现的唐卡等西藏非遗项目;第二,宗教方面,对藏民族煨桑、转神山圣湖的行为表现出十分明显的正面情绪,听从高僧大德的言行,关注寺庙活动和宗教节日,肯定政府在宗教信仰自由上的举措;第三,社会方面,对民间组织的拾垃圾活动十分赞赏,认为近些年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西藏环境得到改善,藏狐等保护动物再度出现;第四,艺术方面,欣喜地转发外籍藏族艺术家的作品和日本等国博物馆举办的西藏主题艺术展,为本民族瑰丽灿烂的文化感到自豪;第五,娱乐方面,十分关注藏族歌手和音乐、藏族导演和影视纪录片、藏族运动员和他们参加的各类赛事,积极转发推广;乐于参加和转发赛马节等西藏民间娱乐活动。
负面情绪虽然较少出现,但每一次出现都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因为分散在微博中的负面情绪极有可能是针对同一事件或同一现象的,容易汇聚到一起,形成对同一事件或同一现象的负面舆论。针对负面微博比例接近10%的两个样本用户做了进一步的分析后发现,主要是由乔三爹事件①、万玛才旦西宁机场事件②等引起,相对而言情绪状态比较稳定。尽管如此,仍需引起注意,预防突发性事件可能带来的舆论影响,采取有效措施开展情绪疏导。
(三)微博中体现出的民族意识
1、民族话题关注
本指标考察的是样本用户在微博中对民族话题的关注程度和民族意识,无论是原创微博还是转载微博,只要内容涉及西藏或藏族,就判断本条微博与本民族有关。对6 位样本用户全年微博内容进行分析统计后可以看出,涉及本民族的微博占总样本数的比例均超过50%,四名样本用户甚至超过80%。边疆民族地区网民的关注热点仍然集中在本民族自身,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藏族语言和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二是关注藏族社会现状和民族未来的发展,三是自然环境和藏传佛教的发展。由此可知,边疆民族地区网民十分关注本民族相关事务,民族意识强烈,积极自豪地看待自己的民族,并把对母语文化的维护和崇拜整合进了个人的认知结构中,在微博中对本民族辉煌历史的追忆,增强了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
2、民族互动
2016 年藏族导演万玛才旦西宁机场被拘事件,前因后果扑朔迷离,在微博平台上引发持续讨论。研究发现,围绕这次事件的讨论中微博网友大部分的评论都离不开导演的少数民族身份。共存在微博等网络平台上的不同族群,在对对方产生误解和怀疑时,在相互理解上出现偏差时,族群间的充分交流和及时沟通便显得尤其重要。因此要特别予以注意,必要情况下要组织政务微博、媒体账户、意见领袖等在事件过程中予以引导和澄清。
3、民族语言的使用
在研究中发现,大多数藏族用户在发布微博时都使用过藏语,有些用户的使用频率甚至高达100%,即所有内容均以藏语发布。此外,还有些藏族用户使用微博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推广藏语,从中可以看出边疆民族地区网民对本民族语言的保护。
在微博中广泛使用本民族语言,一方面会限制与其他民族用户之间的交流,比如在评论中多次看到“想知道说的什么,能不能翻译成汉语发一次”“看不懂,但还是喜欢你”等内容;但另一方面民族语言的使用会引起本民族成员的共鸣,即使对方是名人,已经生活在西藏以外的地方,但共同的民族语言将他们凝聚在一起,使用藏语发布内容和评论转发的过程,也是他们建立身份认同和民族认同感的过程。
三、基于边疆民族特征群体表达的网络舆论引导建议
网络舆论引导不能做无根之木、无水之源,一切都要建立在对边疆民族特征群体的表达方式和沟通特征足够了解的基础上。
(一)注意微博平台发布中隐含的危险因素
由于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对时政有害信息、违法信息、不实信息的严格管控和清查,有些微博用户会通过发布长图或视频的形式,以避开系统的敏感词和关键词检测。
边疆民族地区由于历史、政治、地理位置等方面的特殊性,往往成为境内外分裂分子反动宣传的重点地区,为了规避微博系统的过滤,他们会使出很多花招。针对这种情况,需要我们加倍重视,多留心,在系统排查的基础上配合人工排查,将反动宣传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同时,理解是交流沟通的基础和前提,学会边疆民族地区的民族语言十分必要,一方面,能看懂他们表达的内容,理解他们,掌握舆论动向;另一方面,更容易被民族成员所接纳,便于各项工作的开展。
(二)尊重和了解边疆民族地区网民的心理和表达习惯
具体来说,要对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了解:一是要了解边疆民族地区网民使用微博等互联网平台的行为习惯,对可能出现的舆情形成过程有基本的判断。二是要了解边疆民族地区网民中间的微博意见领袖以及他们关注的群体外微博意见领袖,重点对这些意见领袖施加影响。三是要了解边疆民族地区网民的心理,他们的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分别因何而来因何而发,尤其是负面情绪,一定要对症下药,及时疏导。四是要了解他们关注的领域,对民族语言、传统文化、社会公共事务、宗教信仰和民族发展等议题要特别留意。五是要了解边疆民族地区网民强烈的民族意识,特别要对突发事件中微博转发和评论里出现的族群互动保持敏感,及时介入缓解对抗情绪,预防矛盾和冲突的发生。六是要了解针对边疆民族地区的微博内容中可能隐含的危险因素,将分裂分子别有用心的宣传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三)高度重视边疆民族地区民众的负面情绪,合理引导网络舆论
在网络时代,有形的信息围墙容易被打破,四处弥漫的负面情绪更容易被催化成怨恨情绪。而怨恨情绪一旦形成,“因为无法向外表达和发泄,便在内心猛烈翻腾,脱离了原初对象的怨恨,紧缩聚拢,融化为一团有毒物质,形成一个毒源。如果意识控制稍有松懈,它就会脱颖而出。……网络舆情在群体怨恨情绪的作用下产生的聚合能量将使群体性事件发生的现实可能性大大增加。”[2](P41-42)脱胎于负面情绪的怨恨情绪会对社会产生难以预料的后果,尤其是从网上到线下,从域内到域外,一切关联的或不关联的、合法的或不合法的、极端的非理性的言论行为介入社会生活,不仅会引发浩大的网络舆论危机,还会造成极具破坏性的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
因此,边疆民族地区的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民众在网络中传达出来的负面情绪。首先,可以在微博平台中设立以负面情绪词汇为关键词的过滤筛查系统,实时监测边疆民族地区网民的负面情绪微博,建立负面情绪的监察预警机制和心理疏导机制。其次,了解民众负面情绪因何而起,负面情绪产生、发展的过程与危害,有针对性地解决民众关心的问题,将舆论引导中的“说”和工作中的“做”统一起来,不回避问题,不流于形式;一时不能解决的情况要开诚布公说明原因,争取得到民众的理解与支持。第三,各级政府要有强烈的网络舆论危机意识,充分发挥政务微博、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的信息发布、互动功能,积极引导网络舆论,建立畅通的利益表达和沟通机制,理性回复民众的诉求,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对民众的负面情绪进行有效疏导。
[注 释]
①乔三爹事件:2016年11月,一名ID为“乔三爹·甜心轰炸机”的网友在视频直播app 美拍上直播的时候发布了很多侮辱藏族同胞的恶意言论,引起藏族同胞的强烈反感和愤怒。随后公安机关介入调查和网警“@西藏网警”等发声,“乔三爹甜心轰炸机”的美拍直播账号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被关停。
②万玛才旦西宁机场事件:藏族导演万玛才旦于2016 年6月25日在青海西宁机场被机场警方采取强制措施带离,在其后的羁押过程中,万玛才旦出现身体不适并入院医治。对于事件缘由双方各执一词,引起媒体和网友极大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