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集体德育功能培养官兵优良品德
2019-12-07温旭辉
温旭辉
品德对于个人和部队具有基础性意义。优良的品德是立身立业为人处世之根本,是为官从政树立良好作风之基石,是带兵练兵克敌制胜之保证。在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习主席提出了“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标准,“有品德”作为其中的重要部分,突出体现了党和人民对军队道德水准、军人品德修养的期望和要求。培养有品德的新时代革命军人,要注重发挥集体在育人树德方面的重要作用,不断增强集体内聚力,充分运用集体规范和集体舆论来引导、激励官兵,全面提高官兵品德素养。
一、集体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力量
品德是一种个体现象,是个体将道德行为规范转化为自身人格特征的结果;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为调整人们之间关系行为而提出的行为规范,它体现的是一种价值观。因此,培养品德实际上就是将某种价值观内化为个人人格的过程。这其中历经认识、接受、反应、评价、行为等诸多环节,受家庭、学校、社会等多种因素影响,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有一个持续稳定的外部环境,不断给予引导、鼓励、纠正,以保证道德的树苗能够笔直地成长,而集体正是那把最有力的剪刀。
集体,作为实现一定的社会目标而严密组织起来的有纪律、有心理凝聚力的群体,是连接社会和个人的重要中介。人不但是社会存在物,更是集体存在物。马克思指出:“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个人必须也必然生活于集体中,个体的成长发展一定是在真实确定的集体中实现。在集体中,由于趋同心理作用,个体会努力在行为态度等方面与集体保持一致,以免受到孤立和制裁,所以,个体构造组建起集体,集体影响塑造着个人。集体不仅是教育的对象,更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
集体是个体品德责任田的“育苗室”。个体间的交往互动是道德行为的直接来源。在日常交往中,每个人的一言一行、每一句微笑问候、每一次协作劳动,集体都悄无声息地播下道德的种子,并且使之不断地萌发、成长、壮大。心理学认为:道德行为的决定因素是环境、社会文化关系、外部条件、榜样等。对于军人来说,部队集体几乎综合了以上全部的影响因素,是一个条件极其优越的“育苗室”,它既不像家庭那样过于亲近,受感情影响过多,也不像学校、公司那样疏远松散,缺乏持续有力的作用。在这样一个相对稳定、统一、排斥短期利益的环境中,个体的行为受到持续的内部压力,经过长时间的维持和强化,从而内化成为个人的道德行为。
归属感是集体教育力量的“原动力”。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虽然人的归属需求属于第三层次,排在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之后,但在现代社会中,它实实在在是一种最基本的需求。人需要将自己归属于一个自己认同的群体,如果个体的行为与集体的共同价值取向不一致,往往会产生心理上的焦虑,形成无形的压力,促使个体努力谋求一致,从而使观念和行为发生改变。这种归属需求是集体产生道德教育力量的内在原因。部队集体对其成员具有唯一性,使得每个个体必须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而另一方面,就像拼图游戏一样,集体也给每一个成员留出位置,即使是那些性格偏激孤僻、曾违纪犯错的个体,“不抛弃、不放弃”的理念使得部队集体的教育力量超过一般的群体组织,具有更强的实践意义。
集体规范是个人道德行为的“导航仪”。规范通过对人的行为的直接约束,强化某些心理和行为倾向,通过蕴含在规范中的价值观、道德观潜移默化地塑造个体的道德思想。在道德的旅途中,它不断地提醒着你:“前方红灯”“您已超速,请减速慢行”“注意路边行人”等。通过长时间的累积,最终形成良好的驾驶习惯,将规范转化为行为自觉,成为个人的情感需要。
集体舆论是个人道德行为的“仲裁者”。舆论是外在的具体的集体压力体现。“众口铄金,积毁销骨”,集体舆论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异口同声的议论可以使人感到强大的群体压力,时刻影响着个人的行为选择。健康的集体舆论无形中扮演着“仲裁者”的角色,对个体行为不断给予奖励和惩戒。比如集体舆论对那些助人为乐、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等行为的表扬和赞赏,会使当事人感到巨大的荣誉和满足,即便是那些极端自私、狭隘的人也会羡慕不已,而对各种不道德思想和行为的批评和谴责,就连最麻木不仁、不求上进的人也会畏惧几分。
二、发挥集体力量加强品德教育
集体的教育作用与集体自身建设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加强了集体,以后集体自身就能成为很大的教育力量了。”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发挥榜样示范作用。集体的力量来源于组织,来源于坚强的骨干队伍。首先,支部要统一思想。风成于上,俗化于下。支部一班人要深刻认识到品德建设对于连队的重要基础性作用,树立以德润身、以德正风、以德创业的理念,持之以恒抓好德育工作。其次,干部要以身作则。人格就是力量,德行就是才干。作为干部要赢得战士的认可和拥戴,仅有文化知识、军事素质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很高的品德修养和人格魅力,否则无论你在台上讲什么,讲得多么深刻动情天花乱坠,都教育不了官兵。身教重于言教,品德是一种无声的感召力、亲和力。第三,骨干要选准配强。骨干岗位是支部意志在集体中贯彻落实的关键环节,选配骨干是一种导向的体现,在各方面因素中应首先考虑个人品德。当然,人无完人,现实中每个人都有一些小毛病,所以要以更高更严的标准加强对骨干的教育培养,通过岗位竞争激发骨干严格自律、自我提高的意识,培养一支德才过硬的骨干队伍。
二是合理制定集体目标,持续激发集体活力。目标是集体动力的源泉,是引导、激励和教育官兵的重要手段。首先,集体目标要有一定的层次性,由低到高、由近及远,高低搭配、相互衔接。比如连队的年度目标是争创先进连队,但是如何实现呢?它可以分解成一个个的阶段目标,可以分解成军事、政治、后勤各项工作目标,可以分解成每排每班每人的目标。但一定要科学合理地统筹好,所谓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既要充分调动起官兵工作训练热情,也要给予足够的休息放松时间,就像汽车一样,油门不能一直踩到底。其次,集体目标还要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民主性,既要考虑到发展需要,又要吸收全体成员的共同意见。要切实发挥军人委员会作用,把军事民主、政治民主、经济民主的制度优势发挥出来,把官兵的民主意识转化为工作动力。
三是营造和谐集体氛围,发挥集体凝聚功能。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在带给人们极大便利的同时,却把每个灵魂禁锢在小小的手机上,你用得越多,孤独感便越深。然而人终究是社会动物,需要一个和谐、融洽、充满真诚和关怀的生存环境,而部队恰恰是这种日益稀缺的资源中最优质的部分,这也是军营巨大魅力之所在。一是要维护公平。公平是集体这棵大树生长的土壤,是集体风气最主要的指标。要树立依法治军、以德治军的理念,强化法规条令意识,奖其当奖,罚其该罚。尤其要加强法规边缘的管理,对那些损害集体利益、违反集体规范的人和事,比如一些人摆老资格、搞特殊化,一些人打擦边球、钻制度的空子,少数人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等情况,要及时掌握,针对性地进行批评纠正。二是要尊重官兵。这是我军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我们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在当前社会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日趋多元的条件下,官兵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必须更加大力坚持发挥优良传统,真诚听取官兵心声,千方百计为官兵解决实际困难,调动官兵的主人翁意识,增强集体创造力和内动力。三是要关注大众。每个人在潜意识中都希望站在舞台中央,但舞台有限,大多数人难有展示的机会,因此作为主持人就应该多为后排创造机会,把话筒交给观众。一方面,组织各类活动为官兵搭台,比如文体比赛、节日晚会表演、拉歌唱歌等,通过提任务、压担子,把那些具备一定才艺的官兵推出来;另一方面,给予普通官兵关注、鼓励、期待的目光,通过集体生日、开展“我心目中的老兵”互赞活动等方式,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四是充分利用集体舆论,发挥集体评价功能。舆论是集体道德功能实现的重要手段。一是要抓住舆论。集体中每天产生大量的言论,时时刻刻影响着官兵的思想和行为,这是了解掌握部队的重要窗口。要重点关注那些在一定范围内有影响力的言论,比如几名要好的同乡、同年兵、篮球队员、游戏爱好者等,特别是这些非正式群体里掌握话语权的核心成员的言论,其对其他成员有较大的影响力。二是要引导舆论。培育集体强势声音,集体中必须有明确的是非方向,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该支持哪些、反对哪些要十分鲜明;而当集体中有不和谐言论时,强势声音要坚决发声,果断反驳。因为沉默等于放任,杂草的生长是极快的。在一般情况下,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被管理者总有相信一些消极言论的倾向,比如有些涉及到幕后操作、裙带关系、领导照顾、政治内幕等,这些大大小小捕风捉影以讹传讹的负面言论就像病毒一样危害无穷。而强势声音则是集体的抗体,用正能量保护着集体的健康。三是要用好舆论。看问题的视角不一样,得到的结果便不同;同样一个事件,教育引导的方向不同,产生的效果截然两样。比如,对于调查问卷中官兵反映的尖锐问题,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还是左猜右疑要找出“罪魁”?对于单位发生的事故问题,是推卸责任保全自己,还是主动担当教育部队?每一件事情都会有舆论,每一个热点都会掀起舆情,因此要善用舆论、用好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