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家庭教育中父母亲身份的反思

2019-12-06陈彦君

神州·上旬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家庭教育

陈彦君

摘要:短片《包宝宝》映射了现实生活中父亲角色在孩子教育过程中的缺失问题。父亲角色长时间缺位的情况下,父亲对自我缺位“自然而然”的认知和社会舆论对母亲独当一面的“自然而然”的期待,加剧了母亲在独自教育孩子过程中的焦虑与控制,导致了进一步的家庭教育问题。这是我们在当今应予解决的。

关键词:《包宝宝》;家庭教育;父亲缺位;母亲焦虑

《包宝宝》是一部由华裔女导演石之予执导的动画短片,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该片讲述了一位空巢的中国母亲因“包宝宝”,重新找回了家庭的欢乐,也明白了孩子终将成长的故事。

短片以母亲和“儿子”的互动为线索,表现了从母亲和“宝宝”打太极拳,母亲和“宝宝”一起购物,到母亲和“宝宝”发生接二连三的冲突,再到母亲与儿子和解等一系列情节。如此概述,便不难发现,该片中父亲在家庭教育中也存在习惯性的缺位,与现实生活相似,母亲的性别角色在养育后代的过程中也被固化了——这也是该片给予我们的重要思考之一——如果我们长期不能被唤起“男人也要去关心孩子,照顾孩子”的意识,认定只有女人才能照顾孩子,我们就会回到传统的性别角色关系里,无视生养孩子给工作女性带来的巨大压力,无视“丧偶式育儿”给孩子性格形成带来的问题。

我们——特别是每一个父亲都应该认识到,现在我们面临的许多家庭教育问题,实际上与父亲角色的缺失难脱关系。父亲角色在家庭中的普遍性缺失,以及以男性为主,发声的主流群体的自我无视,才是引发普遍性家庭问题的主要因素。这种自我无视一定程度上来自于文化造成的封闭。在历史上很长的一段时期,我们的文化将“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形式定义为“自然的事”,从而封闭了其他家庭分工形式的可能性。当男性参与家庭教育时,他们会被大肆称赞为“好男人”;当女性独自撑起家庭教育的重担时,她们却只被描述为“尽了义务”,而非承担了“更多的责任”。

现实中,当一个孩子的家庭教育问题暴露出来时,父亲身份的影响常常被忽略或扭曲,这直接导致了舆论的矛头指向单一的角色——身为女性的母亲,从俞敏洪微博上分享的类似“女性影响国家前途”的观点,到清华天才弑母案中,人们对谢母压抑吴谢宇的归因分析,无不折射出这种怪论。诚然,吴谢宇的父亲早早去世,表面上不能解释其性格的转变。但那种“父亲早年给予他的快乐随父亲去世而殆尽”的观点,本质上还是“母亲的教育失格”类的结论。简单来讲,就是,父亲不参与,是正常的;父亲给了好的影响,是难得的;但出了问题,基本都倾向于从母亲身上寻找问题。

并且,就是父亲角色本身,也常常扮演着指责母亲的角色。他们不太能反思他们的角色和应尽的义务。正如《灿烂千阳》所说:就像指南针总是指着北方一样,男人怪罪的手指总是指向女人。我们更应该去关注家庭教育中父亲身份的缺失如何弥补,而非母亲如何分担父亲没有承担的更多的责任。

更进一步来讲,在女性一方,她们的配偶——父亲对自身缺位“自然而然”的态度与所处社会舆论“想当然”的认知,是很多女性在自己扮演的角色上缺少反思意识,尤其是抽离能力的重要原因。在大部分的传统中国家庭中,母亲往往难以区分自己作为社会人和作为养育者的身份。前几年我们甚至会看到,网络上宣传的伟大“母爱”——母亲舍弃了自己所有爱好,倾注自己的全部精力去养育孩子;母亲像保姆一样无微不至地照顾孩子;母亲只吃孩子吃剩的食物……实际上,这些文章、漫画传递出的是一种畸形的家庭观。歌颂个人牺牲型的母亲,会抹杀母亲作为女人对自己身份地位的认同。这往往直接导致了另外一个极其严重的家庭教育问题——与《包宝宝》相类似,我们至今仍能看到母亲以绝对控制的方式“爱”子女的社会新闻。一如短片《包宝宝》中,母亲不允许已婚的儿子未经同意而离家,一口将“宝宝”吃掉。当母亲将所有的感情和注意力倾注到子女身上,无论是母亲,还是孩子,都将成为一个不完整的人,一个残缺的社会人。而这也往往是因为,女性,特别是母亲——无法通过自身来确证自己的主体性,而是通过一个“他者”达到窥镜的效果来确认自己的价值。

当然,除了父亲们对自己角色的觉知和担当,以及社會舆论对女性在养育中角色的期待之外,女性的自我觉醒是更重要和必要的。但如果问题的解决,可以从多面入手,我们怎能只是要求女性群体“单枪匹马”地面对这个问题呢?

一位女性,她得先是个女人,而后选择自己要不要成为一个母亲。作为一个母亲,自然要承担比起作为一个女人更多的责任,但一位母亲,同样也需要拥有她作为女人角色的权利,例如交友的权利,娱乐的权利,甚至于爱情的权利。让母亲拥有脱离母亲身份之外的权利,不仅有利于女性的独立,还可以分散母亲倾注在子女身上的焦虑。与母亲是否有能力无关,每一个母亲都应该拥有属于自己的时间,这是母亲的权利。

对中国式家庭教育身份的反思是必要的。《包宝宝》映射出来的,不但有父亲身份的缺失,还有母亲“虽曰爱之,其实害之”的过度焦虑与控制,更有前、后两者的内在联系。在社会愈发包容与开放的今天,对家庭角色的分工与家庭成员身份自我认识的改变,既是时代的要求,也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获得了新的机遇,我们也应更加勇敢地参与其中。

猜你喜欢

家庭教育
浅析隔代教育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教育之我见
论犹太人的金钱观教育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