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引路,教给方法,让学生爱上阅读
2019-12-06邓灏
邓灏
摘要:随着部编版教材在全国的统一使用,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更加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在教学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语文教师应将阅读教学作为重点教学内容,积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他们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就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途径谈了一些简便、易操作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途径
阅读能力能帮助学生理解巩固课堂知识及提升表达能力,是在社会生存中不可或缺的一项能力,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掌握正确的培养途径。
一、激发阅读兴趣
俄國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小学生正处于较为特殊的年龄阶段,无法持续性地关注同一事物,但是,若其自身的阅读兴趣得到有效的激发,就能够充分调动其阅读积极性,使其全身心地投入语文阅读中。因此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阅读的巨大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其产生主动需要,如在学习《我和祖父的园子》这一课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生活与书中的“我”作比较,这样能够在对比中感受到萧红童年生活的快乐,进而领会文章主旨,这时也可以趁热打铁让学生写一下感想,在提高阅读水平的同时也对写作能力的提升有帮助。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在学习描写人文景观类课文时,提前收集相关资料,并借助多媒体设备通过图片或者视频等方式进行播放,动听的旋律、精美的图像、鲜明的色彩等一切内容能够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体验到文章中所表达的情感。教师还应该针对学生阅读了大量的读物,希望能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认可与赞许,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这一心理特点,开展一些朗诵、猜谜语、成语接龙、歇后语对接、讲故事比赛、名人名言交流会,读书心得、读书经验交流会等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这样不但增长了知识,而且可以激发了他们的阅读的信心和热情。
二、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环境对于学生的学习十分重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才可以使其产生阅读的欲望。因此,教师首先在课堂上要尊重学生,坦率真诚地面对学生,信任与鼓励多于指责,允许学生犯“错误”,对于他们的回答不全盘否定,鼓励他们通过与同学和老师的交流,逐步明确正确的答案,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其次,教师要与学生平等对话并提倡多向交流,形成一种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情境,可以是教师提问学生答,也可以是学生提问教师答,或者是学生提问学生答,在课堂上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多向交流,给学生留下充足的阅读空间,引导他们将各个感官都参与到阅读之中,逐渐读出作者的感觉、感情和情趣。教师还可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并在教室的后面设置一个“图书角”,安排轮流的读书小组负责从学校的图书室借阅书籍,放在图书角供学生翻阅,在日常的教学中鼓励学生多多阅读课外的书籍,除此之外,教师自己也要海量阅读,当学生遇到阅读方面的问题时,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这无疑不是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假如学生阅读处于一种宽松愉悦的环境中,便会乐于思考、分析和总结文章的内容、情感及主旨,自然在分析的过程中,也会鉴赏到文章的优美之处,提升自身的阅读鉴赏能力,进而逐渐将阅读内化为一种学习习惯,开心地进行阅读。
三、教给阅读方法
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学会灵活多变的、科学合理的阅读方法。语文教师应该教会学生以下几种常见的阅读方法:1.略读法。将课文全部内容浏览一遍,对大概内容有一定的了解,有选择性地阅读相关篇章或相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2.精读法。对语言隽永,情节生动的文章,逐字逐句精思熟读,并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3.默读法。不发音地快速地读,在快速的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4.跳读法。抓住文章的核心内容,对各段落要点进行重点分析以及掌握,在疑点之处做上记号,便于课堂提问,如果遇到不能理解之处,可暂时跳过,促使阅读能够具备连贯性。5.摘抄法。在阅读过程中把自己的需要的词、句、段摘录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6.写读书笔记。形式可以是写摘要、列提纲、制卡片、写心得、画图表、写读后感等,表达出自己的见解、想法,以增强阅读的深度。阅读方法的习得,可以帮助学生更高效,更省时地获取更多有用的信息,提高学习效率。
四、尊重个性差异
对同一篇课文或同一个人物,学生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和反应,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喜欢读一本书,可以只是很单纯地喜欢,也可能是书中有自己的影子,有生活的情趣、感人的细节或者是其他的,只要没有方向性的错误,教师就应该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不要用单一的评价尺度限制学生。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中的“碧玉”,既可以理解为质地纯正的绿宝石,也可以理解为“小家碧玉”的美貌女子;又如在教学《卧薪尝胆》时,学生对越王勾践为什么给吴王当奴仆说法会不一,有的会说越王为了保全他的国家才求和当奴仆的;也有的会说越王当奴仆是为了取得吴王的信任,然后东山再起;更有的会说越王也是没有办法了,才出此下策,他肯定有他的道理……这些,都充分展示了学生自己的个性,正因为学生在情绪、兴趣、注意、思维诸多方面存在差异,教师更应珍视他们的表达,允许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以此吸引各种阅读水平的学生参与进来,把不同的看法、独特的见解都表述出来,从而使每个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让学生品味书中人物的形象,把心中的体会尽情交流,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感受读书的魅力、享受读书的乐趣,养成热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这才是最重要的。因此,语文教学决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还应“授人以渔”,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岳秋景,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6(14):148-149.
[2]袁峰霞.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赤子,2015 (22).
[3]张海波.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4 (07).
基金项目:贺州市“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关于引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创建书香校园的实践研究”(2019C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