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的宗教艺术品—擦擦
2019-12-06许小燕
谈及藏传佛教的宗教艺术品,印入脑海的有佛像、唐卡、法物、法器等,除此之外,还有一种鲜为人知的圣物——擦擦。它不像立体塑像那样引人注目,也不像平面唐卡那样色彩丰富,但它以自身的质朴丰富了藏传佛教艺术的文化内涵。
“擦擦”一词是藏语对泥模浮雕佛像梵语名的音译,源于古代印度中北部方言。是藏传佛教中一种用凹型模具,捺入软泥等材质,压制成型脱范而出的模制小型泥佛或佛塔,有的再经烧制或彩绘,以增加擦擦的耐久性和可看性。制作擦擦的模具一般为铜、铁器,也有木刻、陶器,因为此物体积小,便于随身携带。它不同于刻玛尼石,或印制经幡,不需要技术,也不需要任何专门的材料,只要有一个模具和随地可取的泥土即成。所以擦擦在民间供奉神佛的圣物中为数最多。
擦擦来源于印度,据唐·义净《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载:“归东印度,到三摩坨国,国名曷罗社跋毛,……每于日日造拓模像十万躯”。这里所说的“拓模像”就是指泥模佛像,根据现在存世的有年代可查的泥模佛像实物来看,这种佛像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传入我国,在唐朝时期再传入西藏,《元史·释老志》载:“又有作‘擦擦者,以泥作小浮屠也。”擦擦这一称谓一直沿用至今。
藏传佛教僧俗制作擦擦的目的在于积攒善业功德,并将其视作消灾祈福的圣物,多用于佛像及佛塔的装藏。有些放置在寺庙、山顶和路口的玛尼堆处,与风马旗、玛尼石和经幡在一起,受到信众的膜拜,故又称为"善业泥像"。
擦擦从工艺上可分为单面模具制作的浮雕和双面模具制作的圆雕。形制大致有两类:一是塔形,上面有佛像及各种变相;二是砖形,印有佛教和经咒。
虽然擦擦都是泥制佛像和泥塔,但是也有等级之分,从最普通的泥擦到用高僧们的骨灰或药水和泥做成的擦擦,一般分為五种类型,即泥擦、骨擦、布擦、药擦和名擦。
一、泥擦:一般用普通的泥巴,脱模而成,好一点的则用阿嘎土、炼泥、香泥(掺有香灰)、纸泥(掺有纸浆)等制成,信徒们还喜欢在泥擦内捺入几粒青稞或谷米,再经烧制或彩绘。
二、骨擦:将圆寂活佛、高僧的骨灰混合泥土制成,因其成分掺入骨灰而得名。这种擦擦源于对祖师、高僧们的敬重,表示以身供奉于佛,祈求善业、攘除恶业。
三、布擦:将脱水处理出的大师体液混合泥土制成的擦擦称为“布擦”。藏语“布”意为法体。历代达赖喇嘛、班禅大师及少数大活佛圆寂后实行塔葬,这是藏地最高级的葬礼。塔葬之先,须将大师法体用盐巴、藏红花等珍贵药品进行脱水处理,方可塑成金身,安放于金、银灵塔塔瓶之内,供万世瞻仰。据藏地传说,身带布擦,无论人处何方可医百病,可避邪恶,可得平安。因此信众认为布擦最宜作护身符,挂在身上,可得佛法护佑,以避邪恶。
四、药擦:是以多种名贵藏药为原料,依藏医药工艺流程,精炼压制成型并可服用医病的擦擦,因其原料为藏药(或有藏药成分)而取名“药擦”。信众佩戴此种药擦于身上,不仅平时可以护身,喻示抵挡邪气,若遇疾患,便可作药物及时服用。
五、名擦:出自名人、名家之手而得名。故将达赖、班禅等大活佛、知名人士亲手制作的擦擦称作“名擦”,类似“名画”、“名作”。
阿拉善博物馆馆藏的这尊泥擦擦佛像属于清代的彩绘泥擦,为《金刚座触底印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是梵语的音译,意为能仁寂默,“释迦”为释迦族,属古印度四种姓中的剎帝利族,意为能仁,即能以仁慈之心怜悯众生。“牟尼”意为寂寞,指心净无垢。释迦牟尼又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即“释迦族的圣人”,简称:释尊。为颂扬佛教精神,后人对释迦佛的塑造多表现其智能、坚忍、安祥的姿态。该尊佛像身着袒右肩袈裟,衣褶流畅舒展,左手托钵作禅定手印,右手作降魔触地印,全跏趺座。佛像身材伟岸,面部富有个性特征,头略前倾,以洞彻万物的深邃目光,俯视众生。这里所说的降魔触地印,是指右手覆于右膝,指头触地,以示降伏魔眾。相传释迦在修行成道时,有魔王不断前来打扰,以期阻止释迦的清修。后来释迦即以右手指触地,令大地为证,于是地神出來证明释迦已经修成佛道,终于使魔王懼伏。所以称为触地印。
该泥擦擦佛像虽表面磨蚀、颜色脱落,少了几分华丽,但更显出古佛的悠远神韵。
在藏传寺庙里,擦擦作为佛教理论的物质载体被大量供奉起来,成为藏传佛教寺院艺术品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它虽是泥模制品,相对各种铜造像来说显得较为粗糙,但其忠实造像仪轨,是佛教图像学及其艺术风格传播的重要载体,再加上擦擦体积较小,便于携带,促进了藏传佛教文化向各地的传播,对藏传佛教艺术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与唐卡、酥油花一样是藏传佛教艺术中颇具典型的艺术品,体现了信众们信仰佛教的虔诚和才智,是留给世人的古代艺术奇葩。(见图1)
参考文献:
[1]薛建华:《佛教面具》,2012年,青海人民出版社
[2]王志远:《中国佛教百科(第四卷)》,2008年,华龄出版社
[3]桑吉扎西:《佛教文化》,2006年,第一期
作者简介:许小燕(1977.7-)女,蒙古族,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人,硕士,文博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民族民俗、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