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根雕艺术的探究
2019-12-06梁镇师
梁镇师
摘要:顺其自然,不矫揉做作,是艺术美的本质,也是根雕艺术的灵魂,根雕艺术的发展轨迹,是随着中华民族文明的生发而一路传承至今的,是老祖宗留给我们今人的精神血脉记忆,是割不断,舍不去的文化之“根”。本文针对根雕艺术的文化、与黄花梨的结合以及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传承与创新展开论述。
关键词:根雕;人文;海黄;传承;创新
根雕艺术是发现自然美而又显示创造加工的造型艺术。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要按树根的自然形态来巧妙构思,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略加雕凿变成各种形象,讲究似像非像,从中感受到一种韵味、一种境界。
一、根雕艺术中的人文素养与艺术底蕴
根雕艺术从古至今之所以能够得到人们的喜爱,完全取决于它特殊的艺术形式。从潜意识来说,人类从自然界分离出来以后,便不断思索自身与自然界的关系。大约完成于西周时期的《周易》一书中,古代的先哲贤人便已经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根雕作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天人合一”艺术形式,恰恰反映了人类认识的这种深层意识。由于根雕作品充分利用天然根所形成的弯曲、节、疤、纹、痕、沟、槽、奇、丑、凸、凹、漏、皱等特征,满足了人们向往自然,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心里追求,所以根雕作品具有自然美,其浑然天成、巧夺天工,根雕艺术具有抽象性,追求神韵意境,神似重于形似,契合中国的艺术风格和中国的美学特征。
中国的根艺作者们遵循东亚文明史上第一个伟大圣哲——老子的教诲,追寻自然之道,无为而无不为,宁静沉潜,专注地观察和体悟 自然,进而发现自然的丰富形象及其内里的逻辑,突显自然对象的组织结构所蕴含的艺术表现力。在东方文化传统浸润中成长起来的根雕艺术创作者们,更多地从东方哲学和美学观念出发,讲求“顿悟”的功夫,感悟“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哲理,追求顺天惜物的无为境界。中国造型艺术家的工作,则更多地以“突显天工”见长。创作者面对这过程中天道造化所塑型的各种奇形妙状,凝眸静观、飞驰神思,豁然顿悟之后,乘其势而为,或略加 点染,或强化突现,将隐然存在于其间的神似之形、奇妙之象昭显出来。这样的作品,便自然地显出了一种用任何其他创作方法都无法形塑的天然灵动与天生机趣来。
二、根雕艺术与海南黄花梨结合的艺术呈现
海南黄花梨,五大名木之一,肌理花纹如行云流水,样式简洁、线条明快、返璞归真,能给人一种遐想的空间。其美,含蓄不张扬,故其符合明代文人雅士的审美,也是中国文人追求的境界,被誉为文化品位的象征,自明代以来一直深受文人墨客推崇。
笔者认为,新时代背景下根雕与黄花梨的结合,要向外传播的不仅是根雕这门艺术,而是更细腻地将海南的风土人情、文化历史、民俗世态甚至是哲学思考一同传递出来。让未曾来过海南的人理解、感受其内在的文化之韵,作品的水平、技巧以及思维定位显得尤为重要。作品从内容上取材于本土,进行了不同民族之间的衔接和过滤。从文化角度探究,并不是简单的复制,要凸显出海南特有的文化气质。表现出来的主旨内容应该是朴实的颂歌,同时注重细节描述的唯美和情感传承的理解,如笔者创作的《我爱五指山》《苗黎舞蹈》《椰子树精神》《请到天涯海角来》等作品,这些作品结合海南山水田园的意境与灵性之美,勾勒出具有海南浓郁特色的风土人情,营造了别具一格的意境。每一件作品讲述的都是海南人民几千年悄然留存的浓浓的乡味乡情,这样的作品特点就能够呈现出与众不同的文化感召魅力。
其次要充分释放黄花梨本身的木性和自然美。海南黄花梨根雕艺术品之美,源于自然,又突破自然,把人的主观能动性融化进去,因異成异,千姿万态,更能以形让意,意在形外,原始色彩就含有雅拙、质朴、浑凝的特色。虽经雕琢,不失自然,就饱含着天趣。纵有巧的成分,巧生于淳,就像水墨画上的墨韵水渍一样,别具美质,似无意偶得,更见洒脱。朦胧、变形、抽象美,扩大了树根艺术的想像幅度,化短为长,点铁成金,更可以看出作者匠心。在创作载体原生形态上提炼和生发艺术创意,挖掘出生命意识中最本真的艺术活力。如笔者创作的作品《沧桑岁月》、《蛛网》、《和和美美》、《花开富贵》等,既有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又极力呈现国宝黄花梨的自然美感。
三、根雕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是不断变化的。同样,根雕艺术发展到了现在,除了题材内容的挖掘、整理、借鉴、继承和宣扬外,还要同其他艺术一样,不断地吸收其它艺术文化的营养,不断改变,不断创新,在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创作出具有时代感的根雕作品,以充实、丰富的根雕艺术的题材,宣扬和传承中华民族的思想和文化。中国根雕艺术虽有中国其他艺术种类的风采,但它更是一种借鉴与吸引其他艺术之长来丰富自己的艺术语言,加强其艺术表现力的艺术独特性,其美学内涵宏广、意蕴美妙、体系独特。
诗情画意作为一种艺术境界总是为世人所钟爱的。根雕与书画诗词的结合,既端庄义又典雅、既有可视性又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引人入胜。与画面相宜的题诗有深化主题、启迪思维之作用一,又能雅趣横生、富贵可掬。如我创作的作品《采莲曲》、《并蒂荷花》、《幽香》、《佛语禅心四扇屏》等作品,通过背景拼接和大量留白等手法,突出了整个主题,意蕴通过艺术形象把它表现出来,不仅使图文并茂抒情更深,而且使根雕作品的寓意更为广阔了。根雕作品有视觉形象,其在形这方面完整地描绘形象上的具体特征,所以它所塑造的意境,比书画诗词来得具体而实在。也正是这一特点,使得难以表现同一题材的境界,变得具体,变得形象了,这就是根雕与书画诗词结合的魅力。
根雕艺术作品内容极其丰富,题材广阔,内容可以随心而作,不受空间时间制约,可以纵横驰骋、尽情地表现胸中之晴。如我的代表作《金陵十二钗》、《四大名绣》、《中国好声音》、《一带一路》、《白猫黑猫》或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纳入其中,或诠释当代社会现象,进入根雕艺术大门,能够上下五千年、左右八万里,用根雕的技艺,表现出创作者的情调、情绪、意境,言出其深蓄的内涵,是艺术家们共同的着意追求。所谓技艺,技术的最高境界是艺术。
综上所述,根雕创作者要以技养身,择一事,终一生,坚持己见,不忘初心,以心养技,精于技,细于术,将作品品质做到极致,将根雕艺术文化代代传承,在传承中坚守,在坚守中创新,在创新中突破。根雕艺术传承至今,通过不同地域风格和艺术流派的发展,使其更具有艺术生命力,我们当代根雕创作者更需要以“匠心精神”弘扬根雕文化,不断创造出返璞归真,化腐朽为神奇的传世作品,从而推动根雕产业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古老哲学烛照下的视觉文化维新——自然门造型艺术论略.谭华孚发表于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