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德两难情境”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2019-12-06熊彩侠

读写算 2019年27期
关键词:德育管理小学教育班级管理

熊彩侠

摘 要 小学生由于年龄的不够成熟性,在管理时相对要考虑的更加全面。当下对如何管理小学生各说纷纭。小学生既是学生,又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他们不仅有《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保护,更应该具有基本的人权。在这样的基础上,如何管理小学生就应该更多地考虑他们应有的权利,不能仅仅是教师简单粗暴的命令。因此,本文从德育中的“道德两难情境”作为切入,谈论其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 道德;两难情境;小学教育;班级管理;德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7-0043-01

“道德两难情境”是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经常会选择的方式。之所以说是“两难”,就是意在让学生“左右为难”。小学生的自律性相对较差,而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成型,所有教师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直接对他们的成长进行干预,不能干脆得认定什么是错什么是对,而更应该引导着让他们意识到因何对又为何错。因此,教师提倡通过“道德两难情境”的设置,让他们从细致分析行为的过程中,实行班级的民主化管理。

一、“哥们义气”和班级纪律之争

现在的小学生,虽然年龄不大,但是随着社会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多地沾染上了“社会气息”。他们或者以家长为学习榜样,或者将看的电视当做模仿的对象,特别是对“哥们义气”的演绎,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行为的反馈,最直接的就是作用在班级管理中,出现了很多“小团队”“小集体”。从教师的角度而言,这是幼稚而不成熟的,且不利于班级的整体团结。但是从尊重学生成长的方面来看,又无可厚非的可以理解。如何让两者相互制衡呢?教师组织了一次“哥们义气”和班级纪律的大讨论,旨在通过具体“道德两难情境”的设置让学生明白如何维护班级荣誉。在情境中小张和小李是“铁哥们”,小张是班级的学习委员,主要负责班级作业的汇总。平时小李也都是安分守己,可是有一天晚上给好朋友小张打了电话,请求他明天在作业汇总时“放他一马”。小张想了想觉得反正小李也不是经常这样,于是就答应了他。那么,小张这样做到底对不对呢?问题一出,学生的立场果然分成了两种,一类学生认为,小李是自己的“好哥们”,自己理应“关照”他,否则就太不讲义气了。而另一类则表明这样的行为违反了班级纪律,而且,如果小张这样做既是对自己的工作不认真,更是對其他学生的不公平。教师欣慰后者对全局的考虑,但是又不能强制前者一定要怎样做,因为在经历“道德两难”的选择前,很多学生确实没有太多意识,甚至不认为自己的“偏袒”有什么不妥。

二、当“父母之命”遇上班级管理要求

班级之所以难以管理,一方面因为学生的“不以规矩”另一方面则是家长的“不成方圆”,这也就是为何“家校共育”的话题一直存在的原因。好的家长对班级的管理有事半功倍的促进作用,而故步自封的家长常常也会成为班级管理的阻碍。在实际的班级管理工作中,源于家长各方面的考虑,确实有很多“不配合”,甚至是“唱反调”。有些家长认为,学生来学校就是来学习的,不应该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尤其是像值日,或者是最辛苦的当班级的“门官”——去得最早,走得最晚。那么,当家长的命令遇上了班级管理的要求,学生们又应该怎么做呢?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的是,绝对不能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学决裂开来,即不能强制地让学生听命教师而孤立父母。教师设置“道德两难情境”的选择,让学生在选择中既能够考虑父母的感受,又能够理解班级管理工作的必要性。为了实现这种目标,要让学生更多地去思考家长强制性的命令背后究竟暗藏着什么样的原因,而不是一味地去指责父母不了解自己,更不能毫无原则的“屈服”。那么纵观事情的始末,家长之所以拒绝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工作,有可能是考虑到会耽误时间、影响学习、或者怕学生太辛苦。倘若通过“道德两难情境”的设置后,学生能够谅解家长的心意,可能就能够用委婉的方式告诉家长,并说服家长让其安心地放手,让孩子自由发展性格。

三、到底该不该做班级里的小“情报员”

小学生直接管理班级的一个典型标志就是——报告老师,俗称“打小报告”。这种报告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班级里发生了紧急的需要教师立马去处理的事情,而是源于同学之间的一些私下里的“小秘密”。不可否认的是,有很多老师都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小“情报员”,通常是班级里的一些“小干部”,也可能是班委成员以外的某一些“神秘人”。这里有一点要提出的是,有些学生是单纯地想要接近老师,所以会主动和教师说很多班级里别人的事情。而另一种情况,则是老师指定某个学生做这样的小“情报员”,让这个学生密切观察班级里的情况,意欲把“防范”扼杀于“未燃”。那么,一边是老师的要求,一边是朝夕相处的同学,如果你是这名被老师选定的小“情报员”,你又会怎么做呢?对于这样的“道德两难情境”,学生是确实感觉到为难的。在学校,几乎老师说的话就是“圣旨”,即便老师也不是完美的人。对于儿童来说,他们没有那么明确的是非观,但他们会陷入不想“得罪”老师和不想“出卖”同学的两难之中。这个时候,教师作为该情境的组织者,不能作为绝对的旁观者。面对这样的问题,教师依然要让学生明白行为背后的动机。作为教师,为什么需要这种小“情报员”?当然,不否认这样的行为有不恰当的成分,教师本应该自己去直接了解学生,但是又要让学生明白教师这样做的目的,毕竟是为了更好地管理班级。而同样的,学生不想当这种小“情报员”,就不是说不遵守纪律,也不是说不关心集体,更多的是一种在参与班级管理时的情感表现。而对于那些“热衷”于做“情报员”的学生也不能一竿子打死,也许他们需要更多的关注。

总而言之,在小学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不断设置“道德两难情境”,能够在提高班级管理水平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德育发展。同时,通过考虑他人的感受,也让教师将管理的民主权交由学生进行选择。

参考文献:

[1]马瑛.班级管理之我见[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12):14.

[2]刘琳.班级在引导学生核心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有效途径[J].华夏教师,2018(08).

猜你喜欢

德育管理小学教育班级管理
试析小学德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基于以人为本的高职德育管理艺术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