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2019-12-06马晓琴
马晓琴
摘 要 近些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教师,都越来越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但是由于数学本身就比较抽象,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不强,所以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的难度比较大。而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优势之一则是能够有效地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加强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
关键词 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6-0099-01
小学数学教师立足教学实际,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多元化的课堂问题,创设温馨和谐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对问题,产生强大的动力,自主地去探究、分析,让学生的智力活动,始终处于最佳的状态,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那么,创设怎样的问题情境,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呢?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现状
(一)没有关注问题的趣味性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对于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基础是指,教师创设的数学问题情境是否可以吸引学生的眼球,是否可以对学生在课堂中的兴趣进行激发。就目前的现状来看,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学生并没有积极地参与其中,大部分学生并未主动地投入到数学课堂中,学生普遍存在兴趣不浓厚和对所创设的问题情境没有兴趣的现象,因此造成数学课堂中所创设的问题情境不具备有效性。
(二)没有对问题难度实施分层
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中所创设的问题情境,数学教师并没有对问题实施分层,只是主观地认为只要创设了问题情境,并对问题进行了设计,就达到了有效问题情境创设的目的,严重缺乏对问题难度进行分层与分类的意识,一味地将问题情境给予学生,最终造成一些数学知识学习能力比较好的学生不能在问题情境中进行较好的锻炼,一些数学知识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被匹配到了较难的问题,导致问题情境创设形式化色彩浓厚。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小学数学教学质量造成影响。
二、优化措施分析
(一)创设体验式的问题情境,增进学生获取知识的情感
知识和内容,相对于问题而言,是处于静止状态的,无法赢得学生发自内心的喜欢,在知识不断碰撞和增多的过程中,学生就会渐渐地失去激情,感到课堂枯燥无味,不愿进行深入地探究。为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把问题与知识串联起来有机地整合起来,赋予知识生命活力,把学生的认知能力与情感融为一体,促使学生深度地思考,从而达到课堂教学持续地发展。例如:在教学《可能性》时,出示一个放进红、白两种颜色球的盒子,让学生猜:任意摸一个球,可能是什么颜色的?学生先猜,再摸球展示,多次实验后提问:“你能用一句話概括刚才摸球的情况吗?”从而引出“可能性”。再出示第二个盒子,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比赛摸球,摸到红球的获胜。当学生带着必胜的信心摸球时,却没有一个人摸到红球。由此引发学生疑惑、猜想:盒子里可能没有红球。此时适时展示盒子,“一个红球都没有,能摸到红球吗?”由此引出“不可能”。紧接着提出设想:“如果任意摸,要摸到红球,盒子里应该怎样放球?”上例中教师借助游戏活动与问题引导展开教学,学生在“迫切想知道能摸到什么颜色球”的心理下积极猜想着、分析着、推理着。这样的教学是带有感情色彩的思维活动,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不断探究的过程。
(二)结合生活实际,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
站在客观的立场来讲,小学阶段的知识点都比较容易理解,且和我们的生活存在着息息相关的联系。教材中的很多知识点都是我们在平常生活中可以看到、可以使用的知识,所以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当在结合生活实际的基础上,为学生的学习营造出最适宜的问题情境,继而为教学目标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创造有利条件。尤其是学生反映比较激烈的问题,教师一定要在适当的时候添加相应的生活化元素、实例等,并依据问题实际进行讲述。当学生对该问题有一定了解以后,再慢慢渗透与之相对应的概念、公式等。
(三)开展教学活动
小学生对有趣的事物都没有抵抗力,在教学过程中组织一些有趣的活动能够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当然,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也与教师的教学方式有关,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要与某个生活现象联系起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学生主动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教学活动中,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加强。另外,开展小组活动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通过讨论,得出相应的结论,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记忆深刻。我在进行《分米和毫米》这一节的授课时,将学生划分成几个小组,学生在知道米和厘米的条件下,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分米和毫米,学生发现1分米等于100毫米,它们的换算与米和厘米是一样的。在这节课的结尾,我让学生在课后思考米和毫米、厘米和毫米、分米和米、分米和厘米的换算,可以通过讨论的方式进行。在第二次上课之前,有部分学生告诉我他们已经有了换算的猜想,借着这个契机,我给学生延伸了关于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激发,积极探索,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创设问题情境,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为全面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会文.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J].考试周刊,2018(2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