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2019-12-06罗文娟
罗文娟
摘 要 人的创造活动是以创新意识作为心理支撑的,数学作为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在现实生活中是大有用武之地的。
关键词 数学;创新;思維
中图分类号:C9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6-0027-01
小学生的创新意识,要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激发、保护和强化——在师生双边活动的特定情境中,引导学生重新经历前人已经走过的创造过程,使他们形成新知,转移经验,感受成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思维力,提高他们的创新力,为其成为具备创新意识的人才奠定优秀的数学素养基础。
一、创设思维情境,激发创新欲望
(一)激活“再创造“的心理准备。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因此,激活学生学习心理准备的最好方法,是用现实世界中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自身的诱惑力。例如:教学《圆的周长》一节时,我先用电脑模拟了中国古代“记里鼓车”计算里程的过程,然后提出“计里鼓车怎么就能计算走过的里程”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做好了学习的心理准备。
(二)铺垫“再创造“的必要条件。教学中,学生的“再创造”不是在自然状态下,完全由自己独立完成的,而是在接受必要控制的条件下进行的,否则教学过程将不复存在。教师为学生铺垫“再创造”的必要条件,就是这种“控制”的一个方面。
(三)保证”再创造”的时空。数学的教学目标不仅在于使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也不仅在于使学生具有计算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因为这种能力是创造能力的重要因子。因此,数学家弗登塔尔批评传统教法说:“将数学作为一个现成的产品来教,留给学生活动的唯一机会就是所提的应用,其实就是作问题。”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就要为他们辟出“再创造”的时空。其要点是:①观察思考的时空;②动手操作的时空;③推理寻素的时空;④交流沟通的时空;⑤尝试计算的时空;⑥提炼规律的时空,等等。
(四)展示“再创造”的成果。衡量创造成果的标准应当是它的社会意义,而在教学过程中,衡量学生“再创造”成果的标准,则是学生个体主动探索、超越自我的程度。这个“探索”与“超越”,学生自己首先感受到了,因此,展示“再创造”成果的心理需求十分强烈。这时,教师要组织他们在不同范围内,以不同方式展示自己的“再创造”成果,并向他们传递肯定、赞赏的信息。只有这样,他们的创新意识才能得到强化。
二、营造课堂氛围,诱导创新意识
教学情境是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情感构成的不见于形的“场”,一旦学生置身于这个“场”从众心理就会使他们情不自禁地参与学习;共同的行为就会使他们产生情感的共鸣……,可见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情关重要。
(一)刺激好奇心。好奇心是主动探索的火种,是激发创新意识的契机。在教学中我常用新奇有趣的数学现象刺激学生的好奇心。例如:教学《能被3的整除的特征》时,我让学生随意一个自已计算过的数,老师当即判断是否能被“3整,学生大感不解,好奇心被激发起来了,形成了良好的教学情境。
(二)鼓励质疑。带着问题学习是学生占据主体地位的重要标志,如果这“问题”是学生自已出的,则会带动所有学生积极寻索、发现难的境界。例如:我教学六年级《比的认识》一课时,一位同学提出数学的“比”与球类比赛积分的“比”是否一样的问题,我即时组织全体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讨论,得出了正确结论。这不仅深化了对“比”的认识,而且为同学们树立了“学费有疑”的榜样,使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提出有价值的间题。
(三)组织讨论。讨论是学生依据教师提出的任务,在独立学习基础上的合作学习方式。讨论的目的是学生交流自己的思索与实践所得,内容是各自的思维过程和结果,形式是与同学、与教师平等的交谈、争辩,结果是他们不同程度地经历了学习、创新的过程。在讨论中,教师不是公正的判,他用精辟的见解引导学生,用饱满的情绪感染学生,是有权成的参加者。学生不为标准答案所困,各抒己见;同伴之间相互切磋,积极思考。
三、启迪直觉思维,培育创新机智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创新,其参照是学生个体原有的认识水平,意志水平和情感水平。而教师由于旧有观念的影响,对学生创新的理解往往是用“超出常人”作为参照的。因此常常忽视学生个体的特点,打击了学生的创新的积极性,尤其是对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试想学生在其原有水平上经过了努力,取得了自己满意的成果,是希望教师给予肯定评价的。如果教师能从他们不像样的成果,纷乱的表述,甚至是错误的结论中找到闪光之处予以赞赏,他们自然会再接再励,小成功则会引出大成功;反之,如果教师认为他们的成果是微不足道不予理睬,他们很可能自暴自弃,失败情绪则会引出新的失败。
数学思维力是学生数学素养的核心,创新思维是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品质,因此,要求教师在数学课堂营造一种适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文化,这种文化以合作、对话和探究为主要特征,并且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性。
参考文献:
[1]邹霞.探究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J].华夏教师,2019(19):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