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进退两难的自由

2019-12-06刘牧宇

北方文学 2019年32期
关键词:自由意志电影改编

刘牧宇

摘要:英国作家安东尼·伯吉斯的小说《发条橙》是一部杰出的反乌托邦小说,既揭示了自由作为人基本权利的重要性,也指出自由意志的存在和善恶标准的制定所处的尴尬境地。而美国导演库布里克据小说改编的电影《发条橙》,又以视听艺术赋予了原著更多的深意和内蕴,引我们思考在绝对自由与自由湮灭的两个极端状态之中,应当让自由保持怎样的平衡。

关键词:《发条橙》;自由意志;善恶标准;电影改编

《发条橙》(A Clock-work Orange)是英国作家安东尼·伯吉斯于1962年出版的一部小说,虽然他本人对其并非很满意,但《发条橙》获得了极高的赞誉。作品以主人公艾利克斯自由意志的放纵和毁灭,对人类生存境况进行了探讨,具有反乌托邦性质。1971年,美国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将小说创造性地取舍改编后搬上大银幕,融入了自己的思索,在延续伯吉斯“道德选择权”的探讨之外,也对未来社会的可能走向深入反思,建构了更广阔的审美和思索空间。

一、自由泛滥下的恶之思

影片开始就以由近及远的镜头展示了主人公艾利克斯形象:脸色苍白,眼神狡黠,笑容邪魅,作为叙述者,他用散漫的语调勾勒出一个无序的混沌世界。他和三个同伙欺凌弱小,打斗火并,无恶不作,一次甚至利用一位作家的好心袭击了他和妻子。他们的暴行并没有明确的目的性,只是认为自己拥有绝对的“自由”,就随意施恶来宣泄旺盛的荷尔蒙和生命力。以现代文明社会的道德标准去衡量,则他们身上不具备人性与柔软,所作所为是纯粹意义上的“恶”,是导致社会动荡不安和混沌无序的直接原因。但导演库布里克在展示暴力时做了精巧的处理,使之披上了艺术的外衣。奶吧迷幻露骨的装饰,人物的穿着和场景中的装饰都色彩斑斓,都有着强烈的超现实风格和非真实的舞台化效果。其次本片对古典音乐的使用充分挖掘了其多种诠释可能。艾利克斯是狂热的贝多芬迷,一个“恶人”怎么会和象征博爱、个人奋斗的贝多芬联系在一起呢?实际上,罗曼·罗兰在他的贝多芬传中对贝多芬就有过这样的描述:“他完全放纵他的暴烈与粗犷的性情,对于社会、对于习俗、对于旁人的意见、对一切都不顾虑。……所剩下的只有力、力底欢乐,需要应用它,甚至滥用它。”(1)这种对情绪的张扬与艾利克斯对自由意志和欲望的恣意挥洒惊人的相似。库布里克也把贝多芬的乐曲作为每一次暴力行径的背景乐,将恶行变成艺术表演,他的处理让观者对艾利克斯的“恶”不会过于排斥,甚至会思考其与生命力之间的联系。这种心理对观众而言既自然又不安,十分矛盾,为电影之后的探讨埋下伏笔。

这部分结尾,艾利克斯为自己的“恶”付出了代价,失手杀人后被同伴出卖而被捕,他肆意放纵自由和暴力的行为终于得到了制止。伯吉斯和库布里克在虽然使用了不同的艺术手段,但所探讨的问题是相同的,除了对社会中罪恶面的暴露,更重要的是对人最基本的权利之一——“道德选择权”的使用进行了审视。艾利克斯认为上帝创造了善行和恶行,它们同属于自我,人们有权对此进行选择,艾利克斯选择了“从恶”,所以实施暴力就成了他实现自我的方式,也成为追求极端的自由意志的反映。虽然伯吉斯极为看重“道德选择权”,毕竟人类社会基本价值观念的“自由”就蕴含其中,但艾利克斯对它进行滥用的行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我实现,反而否定了“自由”的存在,因为他自身自由的实现是以他人自由的丧失为前提的。因此,伯吉斯和库布里克在肯定自由意志的同时,也通过艾利克斯传达了对其天然合理性的质疑,认为“自由”始终应当受到约束,不能毫无节制的存在。

二、极权改造出的“发条橙”

艾利克斯入狱之后的经历又将“道德选择权”和“自由意志”的思考引向了另一个方向。在国家暴力机关中,“用更强一筹的集体暴力来统领个体暴力,只是将人性的恶制度化,以制度的恶统领人性的恶,这根本不可能使一个罪犯改过自新。”(2)所以艾利克斯尽管表面上表现良好,但强制性“道德改造”并没教化他。因此,当他听说有一种可使罪犯在短时间内改过自新,提早出狱的疗法,便自告奋勇地做了实验者。但名曰“路德维克”的疗法远非他所想,他被绑在椅子上,夹子将眼睛撑开,注射药物后不停地观看情色、暴力影片,起初的享受在药物的催化下变成恶心和恐惧,尤其是背景乐还是他最钟爱的贝多芬,这令他无法接受,对此渐生厌恶。

这种将生理反应和思想意志连接而有效控制行为,使罪犯变成社会认可的“善人”的疗法显然效果卓著。艾利克斯面对他人的暴力凌辱,因为剧烈的生理反应无法还手;见到迷人的女性,只要有非分之想就恶心作呕。但疑问随之而来,如此改造后的艾利克斯,还是自己吗?狱中神父曾对艾利克斯说:“善心是发自内心的,是选择出来的事物。当人不会选择的时候,他就不再是人了。”艾利克斯接受疗法的初衷只是为了早出狱,因此治疗实质上是他自我异化的过程,从一个完整的人变成了无法遵从本心,否定了自我的“发条橙”。伯吉斯认为“发条橙”“标志着把机械论道德观应用到甘甜多汁的机体上去”(3),这是一个具有丰富联想的奇谲意象,鲜活独立的人内在却是机械的,一旦上了发条就要任由外物控制驱使,那这种丧失了一切根本特质的“活物”还是“人”吗?库布里克在此揭示了自由意志的另一种极端状态:人在极权力量的操纵之下选择向善,尽管符合主流道德观念,但也意味着被剥夺了“道德选择权”,这样的改造必然是可悲的。艾利克斯“治愈”后的经历也恰恰印证了这一观点,曾被欺凌的老人伙同其他流浪汉对他拳打脚踢;赶来制止的警察是昔日同伙,又羞辱了他一顿。疗法使他只能屈从而无法反抗。最后,奄奄一息的艾利克斯误打误撞来到了作家家中,在被识破身份后,作家为了报复和政治目的,以贝多芬的音乐逼迫艾利克斯从楼顶跳下,险些使其丧命。

这也延伸了库布里克的探讨,即社会是否有评判善恶標准的权利,又是否有剥夺人“道德选择”的权利?实验成果展上,衣冠楚楚的人笑着欣赏对艾利克斯的施暴;流浪老人对艾利克斯的殴打比他当年更狠毒;作家虽然身心俱创,但为了私欲能逼迫一个年轻人跳楼。这些制定标准的“上流人”,企图通过极端控制的方式将他们所认定的“恶”向“善”进行转化,但打着“善”的旗帜用残忍手段扭转他人的意志,这种行为本身不是“恶”么?自由意志的滥用固然令人生畏,但极权社会下对其的磨灭和剥夺更值得警惕,这也是库布里克提出的,所要堤防的未来社会的可能发展方向。

三、“最后一章”问题

《发条橙》还有一个著名的“最后一章”问题。小说最初出版时共二十一章,然而在美国出版时删去了最后一章,库布里克的电影正是据此改编。对此伯吉斯表达了强烈的不满之情:“《发条橙》拒绝被忘记,这主要归功于斯坦利·库布里克的同名电影。我自己非常乐意与它断绝关系,可惜做不到”为什么他如此看重这一章呢?

电影结局中,艾利克斯的跳楼被执政党的敌对抓做把柄,为了挽回人民信任,主导“路德维克疗法”的官员亲自到医院看望艾利克斯,允诺为他妥善安排生活,希望他能经过治疗变回自己,艾利克斯欣然接受。于是在闪光灯下和花团簇拥中,他再次露出了影片开头的笑容,说出了一句:“我已经全好了(I was cured all right)”。艾利克斯最终的转变是符合人性发展规律的,“欲望与身体原是相互呼应的——身体欲望的满足产生快感推动着下一轮的欲望的竞逐”(4),即便可以用药物使欲望与身体发生分裂,指向不同的方向,但只能一时有用,身体永远具有革命性,它代表了不能被编码的本质。库布里明晰这种本质,于是像一个冷静的剖析者把最冰冷的结局展现给了观众,这无疑是“给现代文明的一记耳光”。但原著最后一章中,伯吉斯安排艾利克斯遇到了已经娶妻生子的老友,幡然悔悟,决心开始新的生活,“这位长大的青年颇为羞愧地回顷着自己肆意破坏的过去,他需要有迥然不同的未来。”(5)。伯吉斯要讨论的是“道德选择权”的重要性,他认为年少犯错是由于青春叛逆,在长大成人之后必然要得到宽恕与拯救,因此在结尾采取温和的方式,以艾利克斯的醒悟做结,回归为一部地道英国式的,充满悲悯情怀的作品,“使世界这甜橙在上帝的手中转动”(6)。他明显希望通过主人公的选择,暗示与告诫小说文学应具有的道德导向。

如果说伯吉斯的安排是“一个指引”,那库布里克的选择则是“一个寓言”。他摈弃小说的“道德引导”约束,让艾利克斯最终仍是一只“发条橙”,没有觉醒和悔悟。库布里克不追求道德暗示,电影艺术只以“无关道德”的态度记录故事,虽然强调选择善恶的能力,但绝不制定善恶标准,而期待观众的独立思考与选择。这一客观性与库布里克在影片中提出的观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即树立理性的道德观,不将基于个人偏好的道德观念强加于艺术或他人身上。《发条橙》的原著与电影,是同枝上长出的孪生花,各自诞生的那一刻起就都拥有了独一无二的生命力。

四、结语

《独立宣言》中说:“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平等,并由上帝赋予不可剥夺的权利,这些权利是: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7)一方面,自由意志不可或缺,对自由的体悟与追求是生命意识趋于成熟的重要标志,任何事物都无权以个人或片面的标准去定义善恶,并强制实施。但另一方面,处于现代社会中的人无法无限制地实现自我意志,因为这必然会对他人自由意志的实现造成困扰和破坏。伯吉斯和库布里克以两种艺术揭示了这种存在困境,《发条橙》背后的探讨已经深入到人类的生存本质。自由作为人类不断追求的事物,它的真正实现需要制约,需要平衡,需要基础,需要多方因素共同作用,其最终实现将是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

注释:

(法)罗曼·罗兰(Romain·Rolland)著,傅雷译:《贝多芬传》,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78年,第35页

张一冰:《自由的困境——解读库布里克的电影<发条橙>》,《电影文学》2003年第10期

安东尼·伯吉斯(Anthony  Burgess):《发条橙》,江苏:译林出版社,2011年,第7页

张一冰:《自由的困境——解读库布里克的电影<发条橙>》,《电影文学》2003年第10期

安东尼·伯吉斯(Anthony  Burgess):《发条橙》,江苏:译林出版社,2011年,第203页

出自豆瓣影评《“你的发条橙。”“不,是你的发条橙。”》,作者海燕eva

引自美国《独立宣言》(The Declaration ofIndependence,1776),第二段

参考文献:

[1]安东尼·伯吉斯(Anthony  Burgess).《发条橙》[M].译林出版社,2011.

期刊论文:

[1]张一冰.自由的困境——解读库布里克的电影《发条橙》[J].电影文学,2003(10):3-5.

[2]王東宇.人与社会的对抗——从《发条橙》谈自由意志[J].名作欣赏,2017(18):146-147.

[3]王丛.泛暴力时代的“文明病态”警示——析库布里克电影《发条橙》[J].电影评介,2013(Z2):60-61.

[4]秦烨.追寻自由意志——伯吉斯与库布里克之争[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01):88-90.

猜你喜欢

自由意志电影改编
探析秘书之独立人格
以《归来》为例探讨文学电影改编艺术
想象与自由:反思文学价值的一个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