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数学教学游戏化教学的应用
2019-12-06玉义能
玉义能
摘 要:最近这几年,新课程改革的力度越来越强了,小学教育得到了教育人士的广泛关注。小学数学是小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在小学时期对基础性数学知识的掌握,将对未来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所以,为了更好地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强化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讓以往传统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枯燥无味性得到降低,可以尝试将游戏化的教学模式引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游戏化教学;应用
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游戏化教学法的主要作用
(一)有助于对学生的学习潜能进行激发
对当前学生的学习模式和学习环境进行改变,是为学生解压的重要举措。几乎每个小学生都对游戏十分感兴趣,也乐于参与。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将数学知识的讲解以游戏的方式展示出来,这样就能让学生的学习压力有一个良好的释放,同时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有效地消除畏惧感,能够更加自主地加入学习活动中,从而对学生的学习潜能产生良好的激发。
(二)对学生的合作意识是一个良好的培养
在游戏活动中,经常会涉及实施分组游戏教学的问题,分组的时候就能对学生的合作意识进行有效的培养。合作能力对促进小学生的未来成长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合作性也是当前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通过游戏教学的方式来对学生的合作意识进行有效培养,这样就能使教学活动收到很好的效果,同时强化学生之间的感情,让整个班级处于活力十足的教学氛围中。
二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游戏化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
(一)教学和游戏实现融合,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将游戏的理念融入其中,将有效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对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产生良好的激发。例如,在对“倍数与因数”这个数学概念进行讲解的时候,如果老师单一地讲授理论性的知识,就很难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为在理论讲解下学生对数学概念很难实现掌握和应用。同时理解上的困难将造成学生的学习兴趣丧失。所以,在具体的教学活动开始之前,老师可以制定一些具有游戏性质的教学方案,让学生准备足够数量的塑料棒,老师在纸上画出平行直线来代表数位,然后结合具体的数字,比如说2和3,以分组的形式让学生以合作的形式将2和3的公倍数求出。首先让学生将2的倍数借助于塑料棒摆出来,再将3的倍数用塑料棒摆出来,如果都能够除尽,就是2和3的倍数,这样就能求出2和3的公倍数。
(二)对游戏化教学要充分地利用,这样来寻找最佳的解题技巧
数学知识的抽象性是十分强的。在数学学习中,需要学生具有很高的想象力和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在传统的数学知识讲解模式下,教学形式的抽象性是十分强的。而小学生的数学逻辑能力十分低,学生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困难很大。这个时候就需要小学数学老师对教学模式进行积极的改变,将游戏化的教学理念充分地应用于数学课堂教学中。比如,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必定遇到数字的加减问题,而小学生往往在日常生活中对数字的加减没有概念,所以老师在设置游戏教学场景的时候,要积极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可以学以致用。老师在教学的时候,让学生分别扮演消费者和收银员,实施购物游戏教学,一本书的价格是20元,学生手中有50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来计算收银。以这种教学方式,学生将在游戏化教学过程中对数学加减知识有更好的理解。
(三)实施分层游戏教学模式
在小学时期,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差异化已经很明显了。对于这些差异,老师在设置游戏教学情境的时候,要充分地考虑实施分层游戏教学,根据游戏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来对学生实施分层,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能力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来制定相对应的游戏项目。
比如,在学习统计图的有关知识的时候,老师可以组织学习能力比较弱的学生一起讨论学习,对统计图的具体含义进行研究,然后让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对统计图的制定进行讨论,而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这个时候老师要适当地提升学习难度,要让他们对统计图的数据开展预测。这样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开展针对性的教学,使得不同的学生学习能力都能得到提升。
结束语
可以说,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效果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对此老师要予以高度的重视,要对传统的教学方式不断地改进和优化,将游戏化教学的方法融入课堂教学中,通过提升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强化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性,整体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马龙飞.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5(6):101-102.
[2] 徐杭红.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J].考试周刊,2015(39):7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