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渗透媒介素养教育
2019-12-06屠智勇
屠智勇
【摘要】目前随着新媒体技术和科技的高速发展,在青少年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各种媒体的影响力日益突显,作为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青少年还处于自控能力及辨别能力较弱的阶段,因此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针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通过与媒介素养教育的有效结合,对媒介素养教育的有效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高中 信息技术课程 媒介素养教育
青少年在电视、手机、网络等各种现代媒介包围的环境中成长,由于媒介素养缺乏引导和有效培养,在媒介娱乐化、商业化的影响下,在认知和行为上出现偏差。而不少家长和学校采用限制的方式,避免青少年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但在高速发展的媒体环境中无法实现。因此需要对媒介传播影响和意义进行反思,并客观看待,通过与信息技术课程的有效结合,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看待媒体的特性,从而对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进行树立。
一、媒介素养教育概述
媒介素养的概念首先由国外研究中心提出,主要是指人们面对各种媒体信息时,所具备的评估能力,质疑能力,理解能力,创造能力,选择能力以及思辨反应能力,对于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主要是针对学生使用媒体过程中,帮助学生如何更好地去认清媒体的特性,读懂媒体,了解媒体传播效果和传播技巧。因此从各种定义中可以看出,媒介素养主要包括三方面的能力,知识方面主要是针对各类媒体传播技巧和特性的了解能力;能力方面主要指批判解读和选择媒介信息的能力,以及通过媒介创造信息和表达自己的能力;最后就是态度层面,需要具备一定表达精神和批判意识,对各种媒介信息能够有自己的选择性和判断力。而对于高中媒介素养教育,同样具有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了解媒介不同特性;学生能够对媒介信息进行批判性的解读;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媒体信息进行自我完善。
二、媒介素养教育现状
通过相关调查显示,学生平均每天接触各种媒体的时间较多,其中使用手机时间最长,另外电脑、电视是使用人数最多、使用时间最长的媒介,同时数据还显示普遍使用电脑的男生较多,普通高中人数较多;从接触媒介的目的可以看出,主要是为了娱乐休闲,了解新闻资讯,最后才是利用媒体进行学习。可以看出,对于利用媒介进行学习,进行自我服务,完善自我的学生较少。
同时也有一部分不接触媒体的学生,主要因为学习原因,不感兴趣;没有条件或老师家长不允许,主要还是因为担心学习,害怕过多使用媒体,对学生学习效果造成影响,其根本原因是学生缺乏足够的自制力,而作为老师和家长未采取有效手段培养和提高学生使用媒介的自觉意识,只能采用“堵”的方式进行限制。
三、信息技术课应用设计与实践
(一)信息技术课教学目标
根据相关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进行了明确,从技术教育的层面扩展到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作为教育的基本目标,通过最基础的计算机操作水平的学习,对信息时代所应具备的信息素养重要性予以强调。因此信息技术课程目标和媒介素养培养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信息技术课程渗透媒介素养教育的条件分析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对信息素养的定义为:评价信息活动的过程、结果、方法以及信息的能力;获取、管理、加工、交流、表达信息的能力;交流思想、解决问题、发表观点、开展活动的能力;遵纪守法、遵守相关伦理道德,对与社会相适应的责任感价值观进行树立。中国将媒介素养和信息素养相比较,两者之间具有许多共同之处,都对信息表达理解评价的能力进行了强调。因此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渗透媒介素养教育是可行的,也有着充分的条件。
(三)教学实践总结
通过一系列的教学实践和课程结束后的问卷调查,对于信息技术课程中渗透媒体素养教育的实践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对媒介素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通过对媒介知识的学习和实践,学生们实际操作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对广告新闻的表达制作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学生知识面的拓宽,使综合素养提高,同时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的思维方式得到转变,动手能力得到提高。
(四)教学实践反思
通过媒介素养培养与信息技术课程相结合,在教学案例设计和教学实践中反思如下:教师应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水平,教师自身水平在教育中价值引导作用的发挥、师生之间情感交流、语言沟通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教师应通过多种方式提升自身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在教学设计方面需要对教学策略和模式进行重视,选择案例应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实践活动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同时根据任务进行不同分组模式;教学实践方面,需要对信息技术课程内容进行扩充,做到教学内容符合学生实际水平;教学评价应与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同时及时对教学中的问题和教学设计方案进行反思,评价和修正。
四、结束语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根据教学特点和内容,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渗透,目前经过教学实践已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实践证明,高中生虽然具有一定水平的思辨解读和批判能力,但对信息的辨别能力较差,需要提高学生对媒介运营方式的了解。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与媒介素养教育的融合,不仅使学生信息素养得到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也得到了提升,有利于学生日常生活中,对所获取的信息增强解读、表达、批判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胡正勇.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渗透媒介素养教育的探索[J]. 教育信息技术, 2018,(3).
[2]任惠霞. 認识·甄别·应用——在高中信息技术课中融入媒介素养教育[J]. 中小学电教, 2011,(Z1).
[3]秦万山, 周韶梅. 试析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J]. 蚌埠学院学报, 2014, (1).
[4]胡正勇. 高中媒介素养校本课程开发——以广东实验中学为例[J]. 教育信息技术, 2015,(12).
[5]董瑜. 中国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现状考察[J]. 语文学刊, 20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