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时代教师角色转换和重塑

2019-12-06张春利

求知导刊 2019年24期
关键词:转换教师角色信息时代

摘 要:21世纪是信息化社会,要求教师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以多媒体和网络运用为主要教学手段。新教改的推行,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引导者。在这种新的环境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够满足培养新时代合格人才的要求,教师的角色必然随着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变化而发生转变。如何更新教育观念,用现代教育技术武装自己,做好教师角色的转换,是每一位当代教师迫切需要思索的问题。

关键词:信息时代;教师角色;转换

中图分类号:G715.1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24-0158-02

一、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义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教育工作者。传统观念认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信息时代下,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的引导者和合作者,由课本的教学者变成新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

二、信息时代教师角色的转换

1.教材执行者变为新课程的研发者

传统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中心,用灌输的方式传授教材内容,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教师只是教材的执行者。信息时代学生是教学的中心,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带领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变被动接受为主动专研,这就要求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学习环境,运用现代化技术制作教学课件,结合本地特色促进校本研修,提升信息时代教师的理论和教学水平。为此,教师应具备以下能力。

(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网络技术迅速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给教师带来了挑战与机遇。教师通过互联网获取更多的知识信息,解决教学中各种问题,进行经验的交流与分享,要求教师必须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网络教学,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提高教学水平,创设最佳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

(2)课程开发的能力。新课改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课程的功能、结构、内容、学习方式、评价标准与考试制度都有很大变化。教师应成新课程开发的主体,要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系统学习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尝试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把课堂延伸到现实生活中,结合当地文化特色和风俗民情,创编学生喜闻乐见的教材,开展校本研发活动,激发学生学习乐趣,提高教师的研发能力。

2.知识的传播者变为学习方法的指导者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是主动传授者,学生是被动吸收者,不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和创造力的培养。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空间,教师可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将更多的知识传递给学生,腾出更多的时间引导学生讨论问题,进行探究式学习,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发挥想象力,注重学习过程和掌握知识的方法。也就是说,教师的主要任务由“教”变为“导”。

3.知识引导者转变为未来生活设计者

在现代社会中,终生学习已是必须,学习范围渗透生活的各个方面。学生的学习不再是为了获取现成的知识,而是为了掌握各种技能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因此,教师不仅仅要引导知识的学习,还要将未来教育引进课堂,预测未来社会发展前景,设计教学计划与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设立自己的发展目标,大胆设计未来和创造未来,更好地融入未来社会发展,努力成为学生未来生活的设计者。

4.教育教学管理者转变为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体,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师生之间是主从关系,是不平等的。网络拓宽了交往空间,师生之间的交往沟通变得容易和平等。新课标的实施有利于师生之间平等、民主、和谐关系的建立。在这种新型关系中,师生双方作为独立的个体,相互尊重,彼此关爱,共同成长。当教师理解生命的独特性,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对学生的不同思想、不同见解能够宽容与支持时;当关爱的阳光洒向每一个角落,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温暖,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时,教师就真正成为交往艺术家。

三、如何帮助教师进行角色转换

1.转变教师的观念和心态

(1)角色转化意识到位。顺应时代发展,系统学习理论,转换传统思想,重塑教师角色。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共同学习,一起进步。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学生发展设计教学教研活动,将学生从被动参与者转变为积极探究者。

(2)用现代教育理念充实教师的头脑。现代教育倡导新理念,要求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学生,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形成开放式教育格局,倡导“和谐教育”,多样化的综合实践,实现终身教育。学校要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要求教师必须系统学习现代教育理念,提高认知水平,将新理念贯穿于教学过程中,以自身的高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不断学习现代教育技术。面对快速发展的社会,教师必须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以适合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首先,学会电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掌握方法和要领;其次,学会课件的开发和使用,掌握常用软件的使用和技巧;最后,学习上网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学会获取、应用、处理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只有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用于教学的各个环节,才能适应未来教育的发展。

2.提高自身素養

(1)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成为新时代的学者型教师必须具有完备知识能力结构:一要对本学科的知识体系有一个较深的了解与掌握;二要有一定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善于与学生交流沟通;三是有丰富的社会文化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四是有扎实的实践性知识,积累丰富教学经验,做到因材施教。

(2)完善教师的人格品质。教师爱心的奉献,顽强的拼搏,团队的合作,刻苦的专研,担当的实干,勇于创新以及园丁精神等都是教师的优秀品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行为。作为学生表率的教师,必须注重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养,逐渐完善人格品质,才能紧跟时代步伐,培养社会合格人才。

3.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层出不穷,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学会终身学习,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育的需要,教师必须强化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要不断学习,接受新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知识水平,保持与时俱进,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总之,网络教学改变了教师在传统教学中单一的教育者角色。教师逐渐从传统教学的执教者,转化成了新课标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研究者。

参考文献:

[1]薛文琳.浅谈网络环境下的教师角色[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16).

[2]冯建聪.信息时代教师课堂教学角色应如何转换[J].华章(教学探索版),2007(9).

作者简介:张春利(1965—),女,陕西宁强人,中学高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中学教学。

猜你喜欢

转换教师角色信息时代
信息时代年鉴出版的品牌建设
信息时代初中全学科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信息时代
大数据时代档案管理模式的转换与创新
教师角色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及角色转换
浅谈新课改下教师的角色与教学行为
浅谈平面图与立体图的思维培养
新媒体环境下多模态商务英语课堂教师角色定位
高中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应用探究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