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跨文化交际中的人际距离差异考察
2019-12-06朱娇娇
朱娇娇
摘要:近年来,中日两国人民民间往来日益密切,在互相交流中难免会产生摩擦,尤其是跨文化交际中两国人民对待人际距离的方式有很大差异。以爱德华·霍尔的空间关系理论为基础,从空间距离、隐私意识以及他人意识三个角度对中日跨文化交际中的人际距离差异进行了考察,以期为中日跨文化交际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日 跨文化交际 人际距离 差异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20—0086—03
近年来,中日两国民间往来日益频繁,来华人员逐年增加,而国内赴日旅行、求学者也逐年增加。但由于中日两国之间的文化背景差异,两国人民在交往时难免会产生文化摩擦。为了尽可能减少误解,促进不同文化背景中成长起来的中日两国人民更顺利地沟通交流,有必要对跨文化交际中人际距离的差异进行考察。
跨文化交际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胡文仲(1988)提出人类的交际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跨文化现象。顾力行(2018)提出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交际者应该积极主动地学习与适应。中日跨文化交际的研究先例也不在少数。李红(2007)认为中日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基本目的是培养人们对日本文化持积极理解的态度,培养跨文化接触时的适应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际的实际技能。黄家嬿(2017)分析了中日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并提出了避免失误的对策。
对人际距离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爱德华·霍尔在实验的基础上将人类空间分成四类: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和公共距离。在这四类距离中,霍尔又将每种距离细分为近距离和远距离。熊仁芳(2006)就人际距离的中日对比研究以中日两国大学生为对象实施了问卷调查,得出结论:日本学生的人际距离相对来说比中国学生远;中日两国大学生在人际距离方面出现的最重要的一个新趋势是与朋友、特别是亲密朋友的距离更近了。潘晓青(2015)认为体现于环境维度的中日文化差异分歧之一就是体距(体距是个体习惯的人和人之间的空间物理距离)。岳峰(2017)从日本人的隐私意识这一角度分析,认为重视礼节的日本人很少使用握手礼。避免身体接触,保持距离,是对彼此私人领域表示尊重的表现。综上所述,对中日跨文化交际中人际距离差异研究主要集中在交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应对策略以及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等方面,研究对象主要为公司职员、中日大学生群体,因而不具有广泛代表性。再者,学者多从空间距离角度研究人际距离的差异,从隐私意识及他人意识角度进行研究的先例较少。基于此,将从空间距离的角度对中日跨文化交际中的人际距离进行进一步考察,并增加两个新的考察角度:隐私意识和他人意识。
一、爱德华·霍尔的空间关系理论
美国人类学家霍尔首先使用了“Proxemics”( 人类空间关系学) 一词来研究人类是如何使用空间的问题,并在实验的基础上将人类空间分为四类: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和社会距离。
亲密距离是人际交往中的最小距离或无距离,是彼此间可能的肌肤接觸、抚慰、促膝谈心、保护人时的距离。以至可以感知对方的体温、气味和气息。这一距离是双方自愿选择的,体现出亲密友好的人际关系。
个人距离是人际交际上稍有分寸感的距离,朋友和熟人可以自由进入,而陌生人通常处于这一距离的边缘。在这一距离下进行交际会对对方的体温、气味、气息的感知减弱,主要通过视觉和听觉进行交流。
社交距离是社交性、礼仪性的较正式的一种关系体现,一般较少带有私人情感。在这种场合下已经没有直接身体接触,相互间的眼神、听觉交流变成不可或缺的情感交流方式。与亲密距离与个人距离不同,社交距离中的人际交往相互约束性很小,个人可以自由退出或进入交际场合。
社会距离一般是为公众保留的空间,适用于较生硬的交谈及非正式的场合。这是一个几乎能容纳一切人的开放空间,任何人皆可自由出入,是否产生交际取决于处于这一空间内的个体。
霍尔表示对空间距离的划分、描述只是初步估算,这种估算并不能代表所有人类行为,这一距离可能因个体差异产生变化。在不同文化背景中成长的中日两国人民对空间关系中人际距离的感受和理解的差异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待人处事风格。
二、不同角度下中日跨文化交际中的人际距离差异
1.空间距离中的人际距离差异
在与日本人进行交往时,如果按国人的习惯保持和对方较近的距离,特别是直接身体接触,可能会给对方带来压力,造成困扰。相比之下日本人的空间距离大于中国人的空间距离,对体触行为也较为敏感。
案例一:有一次,笔者的两位日本老师在房间外的走廊交谈了很久,从始至终并未邀请对方到其中一人房间里。笔者很不理解,后来在与外教的交谈中了解到,日本人在与人交流中为了不侵犯对方的私人空间和隐私,哪怕是被邀请,也不会进入对方的私人领域。与此相对,中国人喜欢到熟人家做客(俗称“串门”),如果熟人路过自己家门而不邀请他进屋,会被认为是不礼貌的。
案例二:笔者在参加夏令营时认识了从日本来的山田。两人十分投缘,交谈甚欢。夏令营结束后笔者邀请山田一起去逛街,在逛街时自然而然地挽起了她的胳膊,山田突然露出了惊讶的表情并且匆忙抽出了手臂,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通过以上案例可以了解到国人的空间意识较弱,相互之间距离较小,轻易便将亲密的朋友纳入自己的私人空间。与此相对,日本人空间意识较强,Barnlund(1975)认为日本人接触行为较少是不愿将自己的内心展示给他人的缘故。因此,即使对方是自己的朋友,在请客吃饭时也更倾向于选择公开场合。国人男性之间挨肩搭背、女性之间挽臂拉手在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而这样的行为在日本社会中会被认为是“同性恋”之间才有的亲密行为。日本人从本能上对这种物理距离上的体触行为反应激烈,即便是亲密的恋人也很少在公共场合作出亲密举动。用霍尔的空间关系理论来解释,在人际交往中,日本人更倾向于处于亲密距离的边缘甚至是个人距离到社交距离的区域,不轻易依赖他人,注重保持个体的独立性。
2.隐私意识造成的人际距离差异
在日本人的日常交流中经常使用暧昧表达。国人见面经常向对方打招呼“吃了吗?”而日本人更倾向于谈论天气,或者仅是口头上询问“您去哪里?”对方也只是礼貌性地回以“出去走走”。这样的交流方式在显示礼貌的同时,避免了窥探他人隐私的嫌疑。
案例一:两个年龄相仿的关系要好的朋友
A:我怎么觉得你今天看起来没什么精神,发生什么事情了吗?
B:嗯,最近和男朋友吵架了。
A:哦,没事吗?
B:嗯,他已经一个星期没给我发短信了。
A:是嘛,希望你们能快点和好。
此后,就开始聊别的话题了。
案例二:课堂上,老师曾经提到在日本酒店住宿时的案例。酒店房间需要临时检修时,即使客人不在房间内,施工方在施工之前也要先用一块帘子将施工部分从客人房间内隔离出来。
我们会惊讶于案例一中关系要好的朋友之间轻描淡写的对话,倘若是国人则免不了会安慰对方。而日本人的交往常常给人一种“君子之交谈如水”的感觉,即便是亲密的朋友,也经常点到为止,不触及对方的隐私。案例二中,施工方的行为则是对陌生人隐私空间的尊重和保护。日本人的这种体察对方,不过多暴露自己、不窥探他人世界的强烈隐私意识与其民族性格和民族意识息息相关。尚会鹏(2017)认为日本文化对“和”的精神十分推崇,“调和”是日本式集团内部人际关系的重要特征。岛国面积狭小,人口众多。只有尽量和周围的人保持距离,保持平和,保持步调一致,才可避免摩擦,方可有自己的立锥之地。久而久之,日本人便有意识地与周围人保持距离,不过分接近对方,不愿意被干涉也不愿干预对方的隐私。即便是亲近的关系也心照不宣地保持这种交往方式。用霍尔的空间关系理论辅以理解,在隐私意识上日本民族更倾向于将人际关系维持在个人距离到社交距离甚至远至社会距离,社交场合中多行鞠躬礼,避免相互间的身体接触,保持一定距离,也是尊重彼此私人领域的体现。
3.他人意识中的人际距离差异
日本民族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顾及他人的意识。相比较之下,国人的自我意识非常强烈,他人意识却十分淡薄,在跨文化交际中应当尤其注意。
案例一:日本婆婆带孩子出门时一定会征求孩子母亲同意。日本的婆婆会问:“你希望我带他去吗?”而中国的老人认为带孩子出去理所应当,不需要告知孩子的母亲,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直接问孩子“走!我要去XX,你要去吗?”绝大多数日本妈妈会选择自己带孩子,极端情况下需要婆婆帮忙时,会提前打电话询问。而在中国,老一辈帮忙带孩子已经是习以为常的事了。
案例二:小A在观看日本影视作品时经常感到困惑:剧中上了年纪的单身父亲(或母亲)因为身体原因需要住院手术时,若非十分紧急的情况,子女并不会陪同父母一起就医,只是在手术结束后致电问候一下。为此,小A觉得日本人不近人情,很冷漠。
大多数读者可能会跟小A产生共鸣,表示很难理解日本人的一些言行。实则,日本人众多难以理解的行为是其“他人意识”的重要体现。日本儿童从小就被灌输“不给别人添麻烦”的理念,即“他人意识”。案例一中,日本母亲选择自己带孩子,一是出于代际之间育儿观的差异,二是可以避免婆媳矛盾,三是由于儿媳不愿意强占婆婆的个人时间,不想给婆婆添麻烦,婆媳之间虽有关联却并不附属。婆婆带孩子出门时征求儿媳的意见,一方面是对儿媳的尊重,另一方面则是出于不想给儿媳增加心理负擔,委婉地询问“你希望我带他去吗?”案例二中子女的行为看似冷淡,实则也是“他人意识”的体现。大多数日本的父母不会向国人一样过分关注子女的生活,也不会过分依赖子女,而子女在成年后离开父母生活,不会干涉父母选择人生的自由,不会将个人意志强加给对方。在一些公共场合,日本人更加注意约束自己,尽量不给对方造成困扰,相对的与周围人的人际距离更远。李萍(2001)认为“公共生活”即我与不相识的他者的共同活动,这些他者非我亲友,应以礼相待是日本人的惯常做法。用霍尔的空间理论来加以解释,这种“他人意识”是交际双方自愿将对方纳入自己的亲密距离,体察对方心意的同时,又将对方置于个人距离、甚至是社交距离,一方面通过“移情”表达不给对方添麻烦的意愿,另一方面,在行为上不给对方造成压力,更倾向于将人际关系置于个人到社交距离之间。
三、结语
中日两国人民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地理因素、社会制度下成长,相比于国人的豪爽慷慨,日本人更加细腻敏感。在中日跨文化交际时,应当特别注意不同的背景所孕育出来的这种民族心理差异。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中日两国文化、政治、经济往来更加密切,倘若不了解对方的文化,在交往中便容易产生误解。对此,应当加深对对方文化的理解,树立文化平等观念,在尊重对方文化的基础之上采取积极、开放、包容的心态展开进一步对话。只有了解对方的文化,体察对方的心意,才能正确表达自己、理解对方,减少误会、顺畅地交流。在跨文化交际中应十分留意人际距离的差异,提高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以达到更深层次的合作。
参考文献:
[1]李筱平,范苓.跨越文:中日跨文化交际[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2]李海军.爱德华·霍尔与跨文化传播研究[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2):43-44.
[3]李海军.爱德华·霍尔的跨文化传播思想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
[4]熊仁芳.关于人际距离的中日对比研究——以中日两国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报告[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0):62-68.
[5]岳峰.从隐私意识角度看日本社会的个人化倾向[J].现代交际,2017(24):77-78+76.
[6]尚会鹏.中日“文化基因”解码(下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225).
[7]吴高华,迟殿凤.日本儿童社会规则意识教育养成——从“不给别人添麻烦”说开去[J].中小学德育,2017(2):33-36.
[8]靳成.非言语交际与中日跨文化交际[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17(9):42-45.
[9]李萍.日本人的公共生活规则[J].道德与文明,2001(2):47-50.
[10]日本人的交往模式——追忆那些过往的小事[EB/OL].https://mp.weixin.qq.com/s/8QncLKJtbJOdb1ks-GslAA.
[11]中日婆婆的差别,竟然如此巨大,看后十分纠结![EB/OL].https://mp.weixin.qq.com/s/WOEpcWrAPWdRuSDN7YHVaw.
责任编辑:孙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