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政学人才培养模式述评

2019-12-06李荣莲

现代交际 2019年20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特色高校

李荣莲

摘要:高校家政学本科专业經过数十年的建设发展,逐步形成了服务社会,对接产业的人才培养特色体系。以聊城大学东昌学院为例,展示了高校家政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课程体系设置、双师型的师资力量、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自信+服务”的专业信念培养体系、“课内+课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等人才培养建设情况,以期对家政学专业未来的学科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校 家政学本科 人才培养 特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20—0005—02

家政学的英文名称是Home Economics,发端于19世纪中叶的欧美国家。中国于1911年开始创办家政学专业,1926年,燕京大学家政系正式成立,家政学在我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1952年,我国高校课程调整,家政学专业被取消。新世纪以来,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我国家政教育初见端倪,正在逐步建立起多元化的家政教育体系。

经教育部批准,聊城大学东昌学院于2009年开始创办家政学本科专业,授予法学学士学位,迄今为止,是山东省唯一一家拥有家政学本科专业的高校。家政专业下设“教研室”“实训室”和“创业孵化室”。十年来,学院在家政学课程教学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以“培养人才,服务社会”为宗旨,在全国范围内率先走出了一条家政学对接产业、培养高端家政管理与培训人才的路子。

一、“管理者与培训师”的人才培养目标

家政学是以家庭生活为研究对象的,是关心“粮食和蔬菜”的民生学科,关系家家户户的幸福。家庭,关乎公民素质与社会安定,必然成为政界、教育界、产业界人士思考问题的新视角。产业结构与专业结构密切相关,产业的结构调整成为我院家政学专业发展的宏观背景。2011年,学院加入了中国家庭服务业协会,了解到正在蓬勃发展的中国家庭服务业急需一批懂行的、能带动市场的高端人才;全国60万家家政企业和网店需要一大批职业经理来管理运作;全国2000万家政员队伍需要一大批培训师来进行职业化的打造。

鉴于以上认识,在对多家企业进行调研论证之后,2010年正式确定了培养“管理者”与“培训师”的人才培养方案。简单地说,就是要培养高素质、有理想、热爱家政事业并能推动家政市场发展的职业经理人和培训师。目前,学院已经成功培养了七届毕业生,他们在全国各大家政企业及家庭服务业相关企事业单位就业,成为其重要的人力资本,深受家政企业欢迎。

课程体系决定着受教育者的知识素质结构。学院开设了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原理、管理学、社会调查原理、家政学概论、中国家政思想史、家政学实务、家庭理财学、婚姻社会学、人力资源管理、家政企业管理、家政政策与法规、老年心理学、家庭营养学、家庭护理学、培训与开发、公共关系学、社区服务与管理等近30门课。

在全面基本课程、核心课程之后设定三个就业方向:企业管理与培训、养老服务与管理、早期育儿与教育。就业方向的课程以一个月的小课程的方式体现。

二、团结奋进、双师型的教师团队

学院的师资队伍是依托聊城大学及本院其他专业而建立的,充分运用了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学前教育专业、食品安全、服饰设计、艺术等专业的师资。本课程的教学队伍中,专职教师共有12人,整体队伍较为年轻,富有朝气和创新精神;所有教师均为研究生毕业,来自社会学、教育学、管理学、法学、护理学等各个专业,满足了家政学科知识综合性及学生不同发展方向的需要。该队伍中,高级营养师1人、婚姻家庭咨询师1人、育婴师2人、社会工作师1人,创业指导师1人、心理咨询师1人,是“双师型”教师团队。

三、“四位一体”特色实践教学体系

家政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为了达成实践教学目标,学院参考全国知名企业负责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整体的实践课程设计。总体设计思路为:以职业需求为出发点,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安排实践课程;结合理论进行实际技能操作,先实训后实习,边实习边思考,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突出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形成了“实验室实训”“企业顶岗实习”“孵化室创业模拟”“公益社会服务”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1.实验室实训

2011年,创建了包含厨艺、护理、茶艺、保洁、美容与化妆等技能教学的“家政综合实训室”,为学生打造实验实训的基地。

2.企业顶岗实习

开创“3+1+假期实习”的培养模式,三年在学校、一年进企业集中实习,学生有机会进企业充分实习、实训,鼓励学生入户从事家政服务,为未来的管理与培训工作打基础。通过校企联合的培养方式,学院与企业形成合作机制,企业对学院的评价良好。

3.孵化室创业模拟

2013年,建立了“家政创业孵化室”,使学生模拟创办自己的企业,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创业孵化室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的面向市场、自负盈亏的一个组织。学院主要向大学生提供创业孵化场地、提供创业项目推荐、创业专家指导等方面的支持。学生在学校接受专业培训后,利用周末和假期时间进入市场。学生通过孵化室形成了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为未来自主创业做准备。

4.公益社会服务

开展各种服务社会活动。举办“聊城市国际家庭日”宣传活动和“九九重阳,我为老人做家政”的活动,已经成了家政专业学生不变的传统。

四、“自信+服务”的专业信念培养体系

目前,公众对家政学仍有观念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学家政未来是“伺候人”的。为了让学生从心理上产生对家政行业、职业的认可,做事之前先做人,学院特别加强了学生“自信+服务”的专业信念培养。

教育学生要“选一行爱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培养他们高尚的人品、较高的情商、足够的专业自信。引导他们的家政情怀和服务之心,形成服务、整洁、勤快、热心的职业性格,培养致力于民众家庭幸福的责任感。实践证明,学生毕业后,除了考研、考公务员,都在家政行业就业或创业。

学院让学生参加实际锻炼,切实培养应用性人才,鼓勵学生从基层做起,从思想上放下架子,积极训练自身技能;要求他们“入企、入户、入基层”,并把这些表现加入学分。

全国人大代表、济南阳光大姐家政公司董事长卓长立曾这样评价学生:“东昌学院家政学专业大学生的表现彻底颠覆了我对当代大学生的看法。我以为只有40、50岁的人才做家政,原来90后大学生也这么热爱家政,我很感动。他们做人朴实踏实、做事认真专业,热爱家政事业,具有珍贵的服务意识和较高的专业素养。”

五、“课内+课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家政学专业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教学改革,摸索出适合家政专业的教学方式并及时运用于教学与培养工作中。

1.改革“满堂灌”的教学方式

学院在教学中坚持基本原理以教师讲述为主,发展性问题以讨论的方式为主,实践问题以实验、课业项目制作的形式为主。最常用的是“讨论法”与“小组课业项目制作法”,达到“教—学—做”统一。如针对目前家政员工队伍建设问题,从企业、员工、社会、政府几个方面入手,写出一份调研报告;针对周围老师或同学的体质,做一份营养餐,等等。

2.提供学科交流的平台

鼓励学生进行社会调研,调研后再结合理论知识讨论分析,形成自己的认识或形成文章,优秀的可发表在系刊《家政专刊》上。

3.组织学生参加资格技能考试

鼓励学生报考“高级营养师”“高级理财师”“育婴师”等社会技能资格考试,学生基本不用参加培训班学习,过关率可达90%以上。

4.邀请专家学者开展学术讲座

邀请山东师范大学于洪波教授为学生做了“我国家政教育发展现状与动态”的报告;邀请北京华夏中青家政公司董事长庞大春、济南阳光大姐家政公司董事长卓长立、聊城真诚大姐家政公司杜月环等人做市场策划、企业管理方面的报告。这些交流活动,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拓宽了视野,提升了自信力。

实践证明,学院的设计理念与教学方法能有效达成教学目标,解决企业提出的“懂而不会做”的问题,保证学生学有所成。

六、结语

为了培植这个专业,学院不惜成本,要求“来一个培养一个,培养一个成才一个”。在专业建设、实习基地建设、科研支持、对外交流方面全力提供支持,专业的发展一直激励学院坚定信念,将家政学及相关学科群建立起来。至今,学院的教学理念趋于成熟、教学设施逐渐完备、教学模式彰显特色、实践教学走向规范,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提升,为中国家庭服务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人才支持。

参考文献:

[1]张连红.金陵女子大学校史[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2]王世军.金大金女大社会工作专业沿革[J].社会学月刊,2002 (1).

[3]王顶明,刘永存.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调查[J].中国高教研究,2007(8):18-22.

[4]李慧敏,胡成功,刘浩.法学类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调查报告[J]中国电力教育,2008(22):23-24.

责任编辑:孙瑶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特色高校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